美国想拉上韩国一起加强对华出口管制,但是韩国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样呢? 在上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安德根对美国进行了访问。
据报道,安德根此行的重点是加强韩美在半导体、能源和高科技产业领域的经济合作。
访问期间,安德根与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进行了会面,讨论了扩大两国在供应链合作的具体措施, 尤其关注半导体、电池和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机会。
除此之外,他们还探讨了如何通过韩美供应链和商业对话(SCCD)实现更广泛的成果。
在会谈中,安德根提到了去年8月成立的韩美日产业部长会议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即将到来的会议安排。安德根提议在今年内能够举行韩美部长级能源政策对话 ,以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电池、电力设备、可再生能源、氢能和核能等领域的合作。
在贸易救济和企业支持方面,安德根强调了解决韩国企业在美市场遇到的障碍的必要性。 并特别关注了为韩国企业在美建设设施提供的支持,包括确保合理的补贴和税收优惠,以及帮助其专业人员顺利获得签证。
此外,美国官员也在会谈中提出了希望韩国对向中国出口的高端逻辑芯片和DRAM内存实施限制的要求。 美方认为尽管这可能会影响韩国企业在中国的业务,但还是希望美韩两国能够在六月的七国集团峰会前达成一定的共识。
其实早在本月初,美国方面就传出消息, 希望韩国方面能够配合美国一起对中国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的「管制」。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美国官员已私下与韩国讨论此事,希望韩国能够限制其高端逻辑和存储芯片技术。 尤其是超过14纳米的逻辑芯片和超过18纳米的DRAM内存技术的出口到中国。
这些技术是现代电子制造业的核心,关乎智能手机、电脑及其他高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
但是对于美国的这一建议,一向「以美国为尊」的韩国政府却犯起了难 ,因为其主要的芯片厂商三星以及SK海力士在中国都拥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韩国政府担心跟随美国的脚步会惹怒中国 ,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彭博社则以SK海力士的遭遇举例, 2020年,韩国SK海力士公司以90亿美元从英特尔公司购买了位于中国东北的大连工厂。
原本这一海力士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产能,并在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中扩展尖端芯片的生产线。
但是后来美国的出口限制措施打破了海力士的美梦, 作为全球第二大内存制造商,海力士在中国的投资成为了这场技术战的一个焦点。
这种政策环境的变化使得海力士在大连的工厂陷入了长期的不确定状态, 公司也很难对该工厂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一方面,海力士需要维持和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以保持其在全球内存芯片市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公司又必须小心应对美国的技术出口限制,避免在中美之间的技术战中受损。
那么韩国之外的其他市场呢?根据【东亚日报】最近对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的分析, 2023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总额达到了44.76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减少了20.3%, 这表明在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技术设备贸易出现了明显的萎缩。
相比之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金额减少的幅度相对较小,仅下降了3.1%。
除此之外,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设备金额从2022年的156.8398亿美元增加到了164.1512亿美元,增长了4.7%。 而增幅最明显的是中国从荷兰进口的半导体设备总额从2022年的32.2108亿美元跃升至去年的80.7306亿美元,增幅达到惊人的150.6%
虽然其中有中国企业想赶在禁令之前更多地从ASML采购机器的因素在里面,但是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那就是相较于美、日等国的产品,韩国企业提供的大多是存储芯片,而不是CPU级别的芯片 ,而由于长江存储等企业的努力,这些来自韩国的芯片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
怪不得安德根在回应美国时说到,「虽然两国在很多议题上达成了一致,但是在一些议题上双方也存在着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