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4位亲华的美国总统,1位助力中国入五常,1位更改世界格局

2024-04-25国际

近年来,美国的竞选活动中,候选人们为了赢得选票,常常会攻击对手与中国过于接近

但其实在美国历史上,有四位总统对中国表现得相当友好,其中一位帮助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有一位改变了全球格局。这四位总统是谁呢?

首先,让我们提到罗斯福,他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在任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带领美国度过经济危机,还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陷入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罗斯福实施了「新政」,帮助美国走出困境,重新振兴了经济。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罗斯福认识到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美国和中国是同一阵营中的伙伴,都受到法西斯势力的威胁,应该展开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将中国视为关键盟友,并在各个层面提供支持,帮助中国抗日战争。

罗斯福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在中国抗日战争处于困境的时期,罗斯福力促召开了这一会议,讨论了战后处理日本的方案,同时也涉及中国在战后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主权问题。

在开罗会议上,罗斯福坚持将中国政府作为会议的主要参与者,并充分考虑中国的利益。

面对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反对,罗斯福坚持认为中国在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应该得到相应的地位。

最终,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战败后,必须将侵占的中国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

这就是罗斯福对中国的重要支持,他不仅在二战期间帮助中国巩固地位,还在国际事务中为中国争取到了重要的权益。

(二) 强烈支持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中国曾长期受列强压迫,加上国内动荡,联合国的成立给中国提供了获得现代主权国家正当国际地位的机会。但因为国共内战的局势,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代表身份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联合国创始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反对让中国政府在联合国中拥有合法席位和常任理事国的资格。相比之下,罗斯福则坚持认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在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应该在联合国拥有应有的位置。在罗斯福的坚持下,中国最终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不仅认可了中国为全球和平所做的巨大牺牲与贡献,也赋予了中国在制定国际规则方面的重要话语权。

(三) 空中运输和物资援助支援中国抗日

罗斯福政府不仅在外交和政治层面给予中国支持,还为中国的抗战事业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由于中国的西北通道被日军切断,内地战场陷入物资短缺的危机。为了应对这一困境,罗斯福政府在1942年专门为中国开辟了一条空中运输线,即「驼峰航线」。通过这条运输线,美国向中国运送了85万吨军火、弹药和生活必需品。

驼峰航线的运作持续了三年,期间共进行了近7万次航班,有约1400名美国飞行员和航空人员因此失去了生命。

这条「空中走廊」可以说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生命线,美国提供的这些军火和物资在支撑中国的抗战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罗斯福政府还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贷款,累计高达10亿美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军火和装备,支持中国军队进行长期抗战,其中一部分也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战后的重建提供了资源。

可以说,罗斯福不仅在国内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和社会,还在国际上拉近了中美两国的关系,为共同抗击侵略和维护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位亲华总统:尼克松改变世界格局

如果说罗斯福在二战后为中国重新站稳脚跟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尼克松则通过他的亲华举动,彻底改变了全球的政治格局。

在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陷入僵局。冷战思维深深影响着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战略上的不信任达到了顶峰。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威胁」,对中国施加了大量的外交、经济和军事压力。而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两国直接面临武装对抗的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做出了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决定,他进行了那次著名的访华之行。这次访问不仅大大缓解了中美长期的紧张关系,也为两国以及全球格局的深层次变化铺平了道路。

尼克松之所以决定访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自身的战略需求。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外交政策出现裂痕,深陷越南战争,同时与苏联的冷战关系因古巴导弹危机而变得更加紧张。此外,美国原本依赖的西欧盟友也开始与美国渐行渐远,无法全力支持美国的战略部署。因此,尼克松意识到拉拢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来改变美国的被动局面。

然而,尼克松政府与中国关系改善的最大障碍在于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美国长期以来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主要意识形态敌人,并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抗。

在许多美国人看来,中国的共产党政府是这种意识形态在东方的代表,因此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禁区,竭力遏制其发展。

不过,尼克松作为一名精明的实用主义者,没有被意识形态的差异完全束缚。他清楚地认识到,与中国建立联系实现关系突破,可以帮助美国摆脱越南战争的困境,缓解国内外矛盾。因此,尼克松敏锐地抓住了中苏关系恶化的时机,他认为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不仅可以有效遏制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力,还可以为美国从越南撤军提供有利条件。

此外,尼克松还成功摆脱了美国国内保守反对派对其亲华举动的阻挠。这些反对派长期坚持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但他们因广泛民众的批评和舆论压力而失去了影响力。这为尼克松访华扫清了国内障碍。

除了克服意识形态障碍,尼克松访华期间还着重解决了台湾问题。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与中国的核心利益产生严重冲突。然而,在访华之前,尼克松政府已经开始放松对台湾的支持,到达北京后,尼克松明确表示,他承认「一中原则」。从这一点开始,美国事实上接受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两国后来正式建交扫清了最大障碍。

虽然尼克松在任期内没有见证中美建交的历史性时刻,但他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所做的巨大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第三位亲华总统:卡特

在尼克松的努力下,中美关系重新回归正轨。之后,吉米·卡特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建交,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峰。

卡特虽然来自一个政治世家,但作为一名农场主,他对中国事务并没有太多了解。然而,在他担任总统后,他非常重视促进中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互利合作。

在他上任的前三年里,他带领美国实现了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这在过去30多年里从未有人做到。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这是经过多年外交努力的结果,也是卡特执政后不懈努力的成就。

在1978年12月15日的声明中,卡特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政府。

他明确表示,美国将从1979年1月1日起,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并完全切断了与台湾的外交联系。同一天,美台【互助防御条约】被正式废除。

这份条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签订的,代表了美国与台湾之间的准军事同盟关系。

卡特的这一举动彻底消除了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潜在隐患,为美中关系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第四位亲华总统:老布什

老布什是一位美国政治家,他不仅在总统任内对中国持有亲善态度,而且一生中与中国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从1971年开始,他就频繁与中国打交道,并在与中国有关的多个关键岗位上任职。

1974年至1975年,他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在北京工作了13个月。

在此期间,他经常骑自行车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亲身感受中国的文化和氛围,并被中国人民的朴实和友好所感染。

虽然后来不再担任大使,但老布什对中国的热爱没有因此减退。

1989年,当他成为美国第41任总统时,第一项外事活动就是主动提出访问中国。

这个举动在当时十分罕见,因为按照传统,美国新任总统通常会先访问欧洲盟国。

但老布什打破了这个惯例,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中国作为首次出访的目的地,显示了他与中国的不一般关系。

在任期间,老布什积极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尽管国内对他的亲华立场有一些反对声音,他依然坚持「重视中国」的政策。

老布什一生共22次访问中国,创下了美国总统的最高纪录。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已是高龄的他再次来到中国,并感慨自己仿佛回到了「家」。

结语

许多美国总统,如罗斯福、尼克松、卡特和老布什,在他们的执政时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他们的远见和坚定决策,促成了两国关系从对立走向缓和,为中美双方的合作共赢开启了大门。

然而,当今的美国领导人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线,似乎在竭尽全力阻止中国的发展。

近期,美国的一系列行为再次引发关注,仿佛又掀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新制裁。

首先,在本月1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试图阻止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美国的这一举动显得手伸得太长,似乎试图干涉中国的能源采购自由。

然而,这还没完,17日时美国又宣布计划对中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实施新的限制措施,关税甚至提高到原来的三倍。

从这两件事不难看出,美国的对华政策明显存在问题,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威胁和竞争对手。

如果美国继续坚持这条错误的道路,可能之前四位总统所积累的中美关系成果都会被消耗殆尽,而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将面临动摇,这是迟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