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美国「援乌」新动向

2024-04-29国际
就在近期中东局势成为全球焦点的时候,本周,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的「援乌」议题,又随着一项法案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4月2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610亿美元的「援乌」法案。截至去年底,美国国债总规模已突破34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2倍。在面临债务危机的情况下,美国巨额资金投向境外,究竟是「本国优先」,还是「他国优先」,进一步引起国内广泛争议。
随着美国资金和武器的不断注入,「援乌」新动向所带来的俄乌冲突升级的危险进一步加大。
超600亿美元 美防长称「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援助计划」
2024年4月26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宣布,将动用国会刚批准的超600亿美元援乌资金中的60亿美元,为乌克兰军队购买美制武器。
美国国防部长 奥斯汀: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承诺的最大的安全援助计划。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此前的4月17日,在美国2025财年军费预算听证会上,前「绿色贝雷帽」特种兵、美国佛州众议员迈克·沃尔兹的吐槽视频引发美国网友「病毒式传播」。
沃尔兹:部长先生,这是一袋子衬套(一种常用零件)。衬套是技术工人生产的,技工都不需要高中毕业。这里没什么高科技,在袋子里的都符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商用)标准。你知道美国空军采购这一袋子衬套花了多少钱?
美国空军部长 弗兰克·肯德尔:我不知道,议员先生。
沃尔兹:9万美元,买这袋子衬套花了9万美元。任何涡轮式发动机都在用这种零件。这种高昂成本是因为五角大楼只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那里购买商用零件,其实就是唯一来源。真的正在让我们(美国政府)破产,美国的国债利息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军费支出,我们负担不起了。
「沃尔兹的愤怒」也引发美国网友的热议。
美媒记者:美国试图将俄乌冲突长期化
4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火速签署了刚刚在两院通过、还冒着热气的「援乌法案」。
美国总统 乔·拜登:早上好。这对美国来说是个好日子,对欧洲来说是一个好日子,对世界和平来说是个好日子。它保持了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
在美联社记者科普看来,与以往美国援乌只是临时性「清库存」不同,这次的「援乌法案」为美国军工部门有计划持续向外输出军火打开了「泄洪闸」,是美国试图将俄乌冲突长期化的新动向。
美联社记者 塔拉·科普:该法案资助与国防工业的长期合同购买更复杂的系统,比如「爱国者」导弹,比如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比如「海马斯」。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签订合同并实际生产。
就在同一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透露,美国国防部已经提前备好了10亿美元的军援,其中包括了号称能改变俄乌战局「游戏规则」的「远程版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美国国防部匿名官员也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证实,早在今年2月,拜登就绕过国会,秘密下令将远程进攻性战术导弹运抵乌克兰。
据印度【欧亚时报】报道,该导弹重约两吨,长4米,射程能达到300公里,可由履带式M270多管火箭系统和公路机动式「海马斯」火箭炮发射,而此前美国宣称提供的导弹只能打165公里。
4月17日,乌克兰首次使用导弹轰炸了距离前线约165公里的俄军机场,也印证了这种说法。但此次援乌之后,冲突规模是否会持续扩大,引人担忧。
在德国媒体看来,美国此次将「战争机器」升级,是在倒逼德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超过500公里的「金牛座」隐身巡航导弹。该导弹不仅可以摧毁克里米亚大桥,德国总理朔尔茨更直言不讳地表示,「金牛座」的发射高度依赖德国提供瞄准技术。如果金牛座被乌克兰「不当使用」,甚至可能打到莫斯科的某个「敏感目标」,这将使德国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甚至可能引发世界大战。这是德国难以承受的。
国会两党上演「旗子闹剧」 内斗不断
与欧洲人担心的实际「安全困境」相比,长期「隔岸观火」进而大发战争财的美国政客们则更关心所谓「面子问题」。
两党内斗的背景下,美国共和党议员并没有指责美国总统绕开国会私自「援乌」,而是把更多焦点聚集在一场「旗子闹剧」上。
共和党众议员 莫利纳罗:在这次投票中,赞成票为311票,反对票为112票,该法案获得通过。
据福克斯新闻网报道,4月20日,众议院「援乌」法案通过后,民主党议员曾举起乌克兰国旗庆祝。这引发处处要和民主党人对着干的共和党人的不满。
共和党众议员 莫利纳罗:众议院保持秩序,我提醒我的同事注意在会议厅内挥旗子是不合适的。众议院保持秩序。
共和党议员 卢娜:把那些破旗子收起来!
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米尔斯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除了美国国旗,任何国旗都不应出现在美国国会内。」「这是美国国会悲哀的一天。」
这不由得使人想起3年前「占领国会山」事件中万分荒诞而又令人尴尬的一幕。
4月23日,另一名共和党众议员马西抱怨称,其因为在社交媒体上传了民主党众议员挥舞乌克兰国旗的视频面临罚款。
「民主党人没有因为挥舞乌克兰旗帜而被罚款,但是我却被告知,如果我不删除这段视频,我将被罚款500美元。」
根据美国众议院播放规则,任何个人不得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会议厅内「拍摄视频图像」。在「政客」新闻网看来,从「旗帜事件」就可以看出,现在的美国国会对于援助乌克兰等涉外战争方面的态度明显撕裂。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约翰逊由于促成了法案的通过,不得不处于尴尬的复杂境地。
法案通过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第一时间表示「感谢美国」。
乌克兰总统 泽连斯基:这太重要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感谢国会的两党支持,我要感谢约翰逊议长和拜登总统。
但与此同时,大批共和党人则怒斥约翰逊为「叛徒」。
【纽约时报】提到,对乌援助法案「引发国会共和党人的分裂」。投票期间,101名共和党议员支持,112名共和党议员反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称,这笔600多亿美元的巨款,还没有化作「及时雨」,反倒在美国国会引发了一场大火。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投票前,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专门为约翰逊做了有关乌克兰的「情报简报」,使后者意识到了所谓「肩扛美式民主」的重任。
据报道,与曾在基辅广场发小饼干的「乌克兰通」纽兰类似,资深民主党人伯恩斯曾担任过美国驻俄罗斯大使,被拜登看作是能恢复「美国情报机构信誉」的关键人物,感召力非凡。但在一些美国媒体看来,约翰逊的大儿子近期被海军学院录取,可能会面临到欧洲服役,甚至「上前线」的情况,这是一些美国政客不愿意去「亲身体验」的。
众议院议长 约翰逊:简单地说,我再说一遍,有句古老的军事格言,我们宁愿向海外冲突发送子弹,也不愿向我们自己的孩子,向我们的部队发送子弹。
对于给别人家孩子提供武器,自己孩子却置身事外的「双标」做法,美国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不满之声。
共和党众议员 玛乔丽·泰勒·格林:今天是对美国的出卖。当我们的国会议员在众议院挥舞着乌克兰国旗,而我们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确保我们的边境安全,我认为每个美国人都应该感到愤怒。
【卫报】感叹道,虽然约翰逊只不过是做了身为议长的「分内之事」,但一旦格林等人提交罢免议长的动议,在投票环节,约翰逊就要依靠民主党人的「怜悯票」来保住议长的职位。这在美国历史上可以说极为罕见,也解释了美国政坛的荒诞。
主播:民主党有可能帮他(约翰逊)一把吗?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 诺伯斯:这不好说。让一名共和党议长继续掌权,这对民主党人来说风险很大。虽然他们(民主党)对约翰逊通过援助法案很高兴,但在援助法案过后,国会还将面临许多问题。有为政府提供拨款的问题,有农业法案的重新授权问题,别忘了议长还要认证2024年的大选结果。如果民主党允许他继续掌权,约翰逊将染指所有这些事。
有分析人士认为,鉴于此前民主党人十分乐见麦卡锡被自己人赶下台的闹剧,约翰逊恐怕难以避免重蹈麦卡锡的覆辙。
而此次投票的数据显示,原本总价值约950亿美元,包含了对以色列援助的「拨款法案」是在被拆分后才勉强获得通过。其中援助乌克兰610亿美元的部分只得到了众议院311票的支持,支持率远不及2022年4月,俄乌冲突刚爆发之时,以417票通过的所谓「捍卫乌克兰民主租借法案」。
更少的支持背后,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俄乌冲突可能迅速升级的担忧。
4月23日,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从本周就可以正式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和装备,这与美国在「大基建」方面的「龟速」形成对比。
美国总统 拜登:我确保立即开始发货。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我们将开始向乌克兰运送防空弹药、火炮、火箭系统和装甲车的设备。你知道,这个一揽子计划实际上是对乌克兰安全的投资,也是对欧洲安全的投资。
与此前披露的拜登提前两个月「秘密援乌」相比,此番操作可谓是「先上车,再买票」。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也表示,快速行动至关重要。
俄方:美国援助「丝毫不会影响前线局势」
据报道,由于美国军方在本土和欧洲拥有多个储存站点和武器库网络,大部分武器弹药已存放在德国和波兰的站点中,炮弹将成为首批军事援助的重点。此外还将包括「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以及各类导弹等。
对此,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作出回应说,美国援助「丝毫不会影响前线局势」。
俄罗斯总统发言人 佩斯科夫:无论如何,在提供这些援助的任何情况下,事实上,说到挑动乌克兰采取进一步敌对行动,哪怕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都将确保美国的利润得到保证。
经济放缓 巨额援助 多重因素牵扯「特拜之争」
2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放缓,1.6%的增长率较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的3.4%大幅下降。
法新社认为,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显著放缓」。一方面,美国经济意外「爆冷」;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却不出所料地「保持稳定」。在这种背景下,巨额对外援助,不仅引发美国民众的不满,也成为年内总统大选的热门话题。
4月25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国会山骚乱」中是否享有总统豁免权而免受刑事指控听取辩论。
美联社注意到,各方在辩论中很少提到诸如「11月」「2024」或点名特朗普之类涉及今年大选的「关键字」。而极可能出现的「特拜之争」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房间里的大象」。
而此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2年大选时对老布什说的一句「扭转乾坤」的名言,似乎又在耳边回荡。
「笨蛋,关键是经济!」——克林顿
美国前总统 特朗普:非常感谢。你可能听说过,一些非常大的事情已经发生,但最大的事情似乎是刚刚宣布GDP一路下降到1.6%,并且还在下降,情况会变得更糟。加州的汽油价格也刚刚宣布为7.60美元(每加仑),汽油价格正在上涨,能源成本正在上涨。从某种意义上说,股市正在崩盘,而且数字非常糟糕。这就是拜登经济学。
在外界看来,更令人糟心的是,当不断上涨的物价与拜登经济学以及「援助乌克兰」同时出现时,美国民众在对经济失望的同时,对政治的厌倦情绪也越发浓烈了。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4月2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4%的美国选民对11月的大选「非常感兴趣」,而在2020年总统竞选中这一比例为77%。
报道认为,选民热情的「历史性缺乏」反映了选民对两位主要候选人都持负面看法。全国广播公司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38%的美国选民对拜登持积极看法。对特朗普有积极的看法的选民也是同样比例。
民意调查专家霍威特不无讽刺地说:美国人在很多问题上都意见不一致,但没有什么比选民对这次选举的厌弃更一致的了。
对于一直期待着所谓「十月惊奇」的美国媒体来说,以及对于各种消息早已免疫的美国民众来说,今年大选也许不是「高度关注」,而是「准备躺平」。
经济疲劳、政治疲劳、丑闻疲劳、援乌疲劳。也难怪特朗普在「艳星封口费」庭审时疑似打起了呼噜。
而饱受争议的援乌议题,在给俄乌冲突「快速回血」的同时,也给国会山政客们打了「兴奋剂」。
援乌法案通过前,多家美国民调显示,特朗普对拜登的领先优势在正在缩小。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主播:拜登总统正在缩小与前总统特朗普的差距。在二人对决中,特朗普以46%对44%领先拜登两个百分点。一月份时,特朗普和拜登之间相差五个百分点。
这使共和党感到压力,急需新话题转移焦点。
在外界看来,两党「援乌议题」争论的焦点似乎并不是该不该把大笔钱花在军事和对外援助上,而是这笔巨款该怎么花?
共和党众议员 奇普·罗伊:我认为这是不幸的。我的意思是,我再次强调,我支持为以色列提供资金,我也支持寻找支持乌克兰的方法,但我认为1130亿美元是一笔非常大的钱,我不认为它能得到应有的有效的使用,虽然我们站在他们一边。我认为,不幸的是没(加强)边境安全。我不能回到我所代表的人民面前说:嘿,我们没有为你们做任何事情,为边境做任何事情。但这里还有100美元,现在另外有950亿美元要用于对外援助。我不能支持这个。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不管谁当选,美国军费开支都会屡创新高。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 麦康奈尔:关于声称这是一笔巨款的说法,我知道它看起来似乎是不少,但要把这600亿放在整体中来看,它是占GDP的0.2%,而我们的总体国防预算是(占GDP)3%。
在【国会山报】看来,在僵持了大半年后,援助法案在此时获得通过,并非美国共和党对国际安全议题的整体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在国内政治压力下做出的妥协。
在援乌法案中,近90亿美元被改为以贷款形式援助,以部分满足共和党人的需求。但这一调整又被加上一个前提,即「总统有权决定是否需要偿还」,以满足民主党人的主张。
在一些共和党议员看来,「美国优先」就是减少对欧洲的投入,让欧洲更多出钱出人。
得克萨斯州众议员 塞尔夫: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俄罗斯的9倍,他们的人口是俄罗斯的3倍,欧盟可以做得更多。如果美国继续为此提供资金,欧盟将不会鼓起政治意愿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而在共和党内部的「MAGA」派,也就是「特朗普」派的议员看来,与其巨额援乌,不如拿来增强南方各州的国民警卫队,加强对边境移民的管控。
共和党众议员 玛乔丽·泰勒·格林:你看,美国纳税人已经向乌克兰汇款了1130亿美元,其中很多钱下落不明。这是美国政府病态商业模式的延续。联邦政府继续为军事工业综合体提供资金。这是一种商业模式,要求国会继续投票支持,继续为外国战争提供资金。这种商业模式美国人民不支持。
既要「援乌」又要「援以」 美国内部冲突因此愈演愈烈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美国政坛为「援乌」斗得不可开交之时,美国多地大学校园爆发示威,要求加沙地带永久停火、美国停止军事援助以色列。
在「援乌」和「援以」新动向下,美国内部的各种冲突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美国「奥斯卡得奖专业户」,曾制作了【瞬息全宇宙】的「A24」电影公司,推出了一部电影【内战】,在美国引起热议。片中描述在未来的美国社会,由于社会已经分崩离析,一场内战在所难免。在一些美国民众看来,这部影片与其说是虚构未来,更不如说是「预言」了美国政坛和社会舆论进一步分裂的现实。
此次巨额军事援助法案的通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朝野态度的摇摆不定,集中反映出了美国社会在援乌问题上的撕裂。
而在已经开始进入僵局的俄乌冲突中,美国提供新的巨额「军援」,无疑是给本来可以降温的局势再次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希望冲突能尽快转向政治解决,又制造出新的障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