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中美高铁速度对比如同断崖!美国时速300公里,中国高铁速度如何

2024-07-15国际

2023年8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亲身体验中国高铁后,深感震撼。

她未曾料想,全程约1300公里的路程,中国高铁仅需4.5小时即可抵达。而在美国,相似的距离却需耗时18至24小时。

这一鲜明对比凸显了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也迫使美国媒体正视两国间的这一差距。



美国的高铁之路
2024年4月24日,美国迎来历史性时刻:宣布开建首条高速铁路,引发广泛关注。这不仅意味着美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突破,也反映了该项目经历的曲折与挑战。



该高铁计划最初提出于2005年,然而在接近20年的时间里,始终未能从图纸走向现实。历经三届政府更迭,这一项目进展缓慢,凸显了美国在高铁建设上的长期困境。直至2023年12月8日,在国会议员的积极推动下,拜登政府终于采取行动,为该项目注资30亿美元。



然而,预计2028年完工的时间表却引发外界对美国基建效率的质疑。全球高铁建设背景下,四年的建设周期显得格外漫长,揭示了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效率的短板。该高铁项目预计总投资120亿美元,看似不少,但考虑到美国基础设施的高成本和低效率,这一预算恐怕仍显不足。



尽管挑战重重,首条高速铁路的建设仍被视为美国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它不仅将为民众提供更快、更环保的出行选择,还有望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在美国首条高铁消息的推动下,人们不禁质疑,为何这样一个大国直到现在才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铁。



不被认可的高铁
事实上,这并非美国首次建设高铁。美国已有11条所谓的「高铁」线路,但多数未得到国内认可。2023年,迈阿密至奥兰多的首条高铁开通,然而,这条备受期待的高铁线路在初期就遭遇了一系列问题,引发公众对美高铁建设和基础设施状况的热议。



尽管名为「高铁」,其实际表现却远低于人们对现代高铁的期望。全长仅56公里,最高时速仅200公里/小时,与其他国家的高铁相比显得黯然失色。更糟糕的是,开通首日就发生行人被撞事故,次日更是发生导致6人死亡的悲剧,为这条新高铁蒙上阴影。负责建设和运营的「光线」公司因安全问题备受质疑。



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运营的西棕榈号列车已导致98人死亡,引发对其安全管理能力的严重担忧。与此同时,加利福尼亚州的高铁项目也陷入类似困境,原计划长达826.8公里的项目最终被大幅缩减至191公里。



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陷入停滞。长期忽视导致公路、机场、桥梁等关键设施严重老化。据统计,美国四分之一的桥梁存在结构性问题,超过一半的致命交通事故与道路设施状况差有关。



此外,美国城市布局和地理环境与中国不同,高铁建设面临更多土地征用和地形障碍。长期以来,美国更依赖公路和航空运输,铁路投资不足。政治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进展。



然而,中美高铁发展的差距并不意味着竞争的结束。相反,这种差距可能激发美国在高铁领域的追赶热情。随着美国首条高铁的建设,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国的高铁技术和运营水平将显著提升。



中国高铁的崛起
中国高铁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国内交通格局,还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作为现代铁路技术的佼佼者,中国高铁已成为多国高铁建设的参考。

2008年,中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最高运营速度达350公里/小时,刷新世界纪录。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展现了在高铁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京津城际铁路的成功运营,为中国高铁网络的快速扩张奠定基础。



中国高铁的成功不仅在于速度,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样重要。先进的减震技术和精密的轨道设计,使乘客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也能感受到平稳。即使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乘客也能轻松行走,杯中水依旧平静。这种卓越的乘坐体验,成为中国高铁吸引乘客的关键因素。



中国高铁并未止步于此,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使其不断刷新记录。例如,正在研发的CR450动车组计划将运营速度提升至400公里/小时,进一步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为乘客带来更快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同时,中国高铁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从智能化售票系统到人性化车站设计,从准点率的提升到餐饮服务的多样化,中国高铁全方位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结语
中国高铁的成功经验为世界提供了宝贵借鉴,展示了高铁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为其他国家的高铁建设提供了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全球对高效、环保交通方式需求的增加,中国高铁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大,为世界交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对此,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最后不要忘了点赞转发哦!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网2024.4.23(美国第一条高铁开工 时速300公里 官员感慨:等了几十年!)

【2】-中国日报2023.9.1(美商务部长体验中国高铁,【纽约时报】悄悄删了报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