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中俄28万亿大单迟迟不签约,俄媒急出主意:美国是决定性力量

2024-09-04国际

文/熊姐

就中国跟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来说,到底是中国更急切,还是俄罗斯更急切?

最近,俄罗斯的【观点报】出了一篇评论员写的文章,对中俄有关第二条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 2 号」的较量做了分析,还觉得,美国可能会是促使中国公司签约的关键因素。

文章讲,当下这条管道的前期勘察和规划设计快弄完了,预计 2024 年开工,可中俄连最终合同都还没签。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的专家伊戈尔·尤什科夫称,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在价格方面一直没谈拢。

尤什科夫接着表示,当下,中国公司还想着把天然气供应的价格再压低些,所采用的谈判策略大概是「拖延」。照他的意思,中国觉得时间对自己有利,就现在这形势,俄罗斯跟西方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而且前些年的财政储备不停被耗费,俄罗斯公司也只得在价格方面妥协。

不过【观点报】觉得,时间也是站在俄罗斯这边的,当下中美关系处在低谷,要是双方关系再变差,甚至因为台海问题直接起冲突,那美国能通过封锁马六甲海峡、对中东等主要能源供应国进行压制制裁之类的办法,故意造成中国能源供应短缺。可「西伯利亚力量 2 号」不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中国在谈判时也得想想美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地缘政治压力,赶紧把合同签了。

【观点报】的讲法乍一看好像有些道理,可这篇文章实际上更直接地展现了两件事:

第一,就这条管道来说,着急的其实是俄罗斯。

中俄在 2014 年就签了「西伯利亚力量 2 号」项目的备忘录,每年能供气 500 亿立方米,合作期限 30 年,据说总值有 4000 亿美元(差不多 2.8 万亿人民币)。

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这条管道对俄罗斯来讲,不光能让收入增多,还能用来恢复西伯利亚油田的产能出口。之前,西伯利亚油田的天然气主要是给欧洲供应的,每年大概 1000 亿立方米。转向中国后,出口量虽说比之前少了一半,可「总比啥都没有强」。

也许,【观点报】这会儿突然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是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俄罗斯人都对这个大单「等不及」了。

第二,俄罗斯还是没能摆脱「地缘政治束缚商业」这样的思维模式。

确实,像「西伯利亚力量 2 号」这类商业合作,少不了有地缘政治的因素在,可地缘政治绝对不是决定合作的唯一要素。

在商业活动里,客户想找特别低的价格,这再正常不过了。要是俄方能抛开地缘政治的念头,纯从商业角度看待这次合作,给中国这种长期稳定的大客户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价格,估计就不会有「时间在我还是在你」这种想法,也不会觉得美国会是当中的决定因素。

说不定啊,就是由于俄罗斯人在商业合作里「顾虑太多」,中俄的这个大单子,才一直到现在都没最后签下来。

实际上,俄方别指望着不知啥时候会出现、甚至都不一定会有的中美台海冲突,还是别抱着「时间在我」的念头了,跟中国公司好好坐下好好商量。要知道,从长远来说,这条管道对中俄是能双赢的合作,要是在合作还没开始的时候就互相猜疑或者傲慢,很明显对双方都没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