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那可是咱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之一,还被叫做「世界屋脊」呢。这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特别敏感,完全可以当作全球气候变化的标志。
现今,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迅猛扩大,这给位于青藏高原两边的中国和印度带来不少困扰。毫不夸张地讲,青藏高原湖泊面积的增加,会成为中印两国不得不应对的一个世纪性难题。
青藏高原的湖泊水体面积为啥一直在变大呢?这又会造成啥样的影响呢?
【01 青藏高原:世界气候探测标】
为啥说青藏高原是世界气候的探测指标呢?那是因为跟其他海拔低的陆地一比,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变化反应更突出,受气候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近些日子,全球变暖的情况愈发严重了,好多地方的温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在这当中,青藏高原的升温表现得特别突出,从1981年到2020年这40年的时间里,青藏高原总共升温差不多2摄氏度,这差不多是全球平均数值的两倍呢。
这么一看就能知道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老严重了,就这区区 2 摄氏度,那能量可老大了,能直接对整个高原的气候产生影响,甚至能让其改变。
首先,温度一升高,高原冰川融化得就快了,冰川往后缩,相应的湖泊就变大了。融化的冰川变成溪水、河水,甚至是地下水,流进、渗进湖泊里,让湖泊的面积变大了。
好多人可能对青藏高原没啥清楚的认识:青藏高原到底有多大?咋就能对中国、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构成威胁呢?
青藏高原那地方可老大了,东西方向的长度超过了两千八百千米,南北最宽的地方能有一千五百千米,总的面积大概在二百五十万平方千米,差不多相当于十五个河南省呢,占了咱们国家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
在这么广阔的一片地方,冰川湖泊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产生的能量那是没法计算的。就拿青藏高原的绒布冰川来讲,由于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绒布冰川出现了冰川融化的情况,而且形成了好多冰湖。
啥是「冰湖」呢?其实就是冰面形成的湖。冰川末梢退化后,有些冰化成了水,这些水在坑洼不平的山体上聚成了湖泊。因为一直有水流进来,而且不会再冻成冰,这样就有了冰湖。
这边消退那边增长,冰川的末端退缩速度不断加快,冰湖的扩张也在不断提速。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好多冰川的退化程度都在 700 米往上了,而在同一时期,冰湖的面积增多了超过 63%。
其次,降水增多是湖泊面积大幅增加的一个关键原因。从国家气候中心的资料来看,近 40 年里,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大概增加了 56 毫米,而这是在 250 万平方千米的范围上来考量的。
长久以来,青藏高原降水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这股气流经高原大山抬升而形成降水。因为全球变暖,这股暖湿气流变得越发显著,量也越来越大,持续的时间也更长了,进而使得降水持续增多。
好多降水落进了封闭的湖泊里,使得湖泊的水位一个劲儿地往上涨,面积也跟着变大了。高原地区天气冷得很,自然蒸发的量不多,而且那里的冻土很厉害,水分渗不出去,差不多就只是往里进水,没有往外流水的情况。
瞧瞧整个青藏高原上湖泊的分布情况,南边的湖泊扩张的速度比较慢,北边的就快得多了。可能是北边对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更敏感,因此变化幅度较大。
近些年来,全球变暖越发严重,这使得青藏高原的湖泊蒸发变快了,能在一定程度上让面积剧增的情况得到缓解,以后湖泊扩张的速度会减慢,不过形势还是不太好。
依据卫星数据来看,2000 年的时候,青藏高原湖泊水体面积加起来大概是 5 万平方千米。可到了 20 年后的 2020 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7.03 万平方千米。就这短短 20 年,总体增长率达到了 40%呢!
一开始有专家研究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大是件好事,那这个说法是咋来的呢?
湖泊的面积要是变大了,那就说明水资源变多了。在水资源特别缺乏的青藏高原,多出来的这些水那可真是宝贵又让人高兴,能让湖泊周边土壤的湿度情况好很多呢。
有了水资源的保护,好多植物都有了生长的可能,这对青藏高原提升植被覆盖率、整治土壤荒漠化作用可大了。近二十年,青藏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涨了 12.5%,同时,荒漠化土地少了大概 3.9%。
人类活动持续发展并不断扩张,就连青藏高原上的一些无人区都被开发了,虽说获取了资源,可不少地方的环境却因人为活动而遭到了破坏。
要是有些地方短时间内靠人没办法修好,那让不断扩大的湖泊去起到缓和作用,这可太合适啦。
【02 湖泊面积扩张带来的世纪难题】
不过得留神,这好处也就只是短期内的,往长远了说,湖泊面积变大那可是相当严重的灾祸,它产生的坏处可比这几个好处多得多了。
第一,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的改变。这世界啥样的环境都有,像特别寒冷的、特别干旱的、毒性特别强的,这些常人觉得难以想象的环境,都有能适应的生物在那生存着,这其实也是大自然维持平衡的一种方式。
在青藏高原地区,这儿的好多湖泊都是封闭着的,水的散失差不多都靠蒸发。这样一来,本来就带着盐分的水进来后,就算水蒸发掉了,盐分也不会跑掉,时间长了,青藏高原的湖泊就成了含盐不少的内流咸水湖了。
咸水湖是挺特别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很有特色的景观,每年能招来好多游客呢。虽说水是咸的,可周边的植物、动物还有微生物都能适应,它们打小儿就喜欢这「重口味」。
那盐分积累呢,是水分流失比盐分流失多造成的。可现在湖泊的水量猛地增多了,这样一来,盐分占的比例就降低了,原先那种水盐比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盐量一降低,那些习惯高盐环境的生物就难以适应了,会造成很严重的生态问题。像靠盐活着的微生物会大批死去,这样一来,把它们当食物的生物就没了生存保障;湖里的鱼也会大批死亡,靠捕鱼过日子的鸟类以及其他动物就得挨饿了。
生物圈里的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每一个要素都至关重要,要是有哪个部分遭到了损害,那就会导致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一连串垮塌。
第二,好多草场和牧场都大幅减少了。为啥呢?因为湖泊面积变大了,这样一来,草场和牧场的面积就变小了。青藏高原整体变热了,冰川积雪融化的水多了,这些大量的融水汇聚到一块儿,就形成了新的地面水流。
因为这些地表径流的侵蚀,原先的草地植被都给弄得七零八落的,已经没法当成草场和牧场了。虽说水分增多可能对遏制荒漠化、让植被变多有点益处,可那些植被可不是草场,这俩差别大了去了。
草场、牧场变得不行了,这对靠它们过日子的当地牧民来讲,那可是相当大的冲击,他们的收入会大大减少,没准连吃饱饭都难了。
要是有一天,湖泊的水流到处泛滥,搞得灾害连连,再也找不到一块空旷又纯粹的草地让牧民放牧干活了,那可真是不敢想的大麻烦啊。
第三,对人造基础设施构成威胁。在 2018 年,可可西里盐湖的水往上涨,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安全通行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湖泊面积变大,水量增加,水位上升,不少原本和湖水没啥冲突的重大工程设施以及农牧业生产设施,都面临着被淹没的风险。
在修建青藏铁路的时候,铁路经过的地方有好多永久冻土层,要是没啥强大的外力去影响,这些冻土层永远都不会化开。可现在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永久冻土层也不再一直是「永久」的了。
要是建在冻土上的铁路、公路碰到冻土融化了,那特别容易导致塌陷的危险,会让整条路充满危险,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还好啊,咱国家的工程师在修建之前就想到了冻土解冻的事儿,在有些地方采用以桥代路这类办法,使路基能依据实际状况做出调整,整出了能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
不过呢,要是气温再往高了升,那铁路、公路还有其他设施能不能一直没啥事儿,这可不好说,冻土解冻这事儿一直是咱得面对的一个大麻烦。
保护冻土,可不单单是为了人工设施的安全着想。冻土当中有好多有机物,它们被封存在那儿,微生物分解不了。可要是冻土融化了,微生物就能把这些有机物给分解掉,然后会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像甲烷啥的,这样一来,全球变暖就更严重了。
这么一搞,就弄成个坏循环了,根本打破不了。要是不想让这种情况出现,那一定得把冻土保护好。
打从新中国成立后,咱国家为了让边远地区的老百姓生活条件好起来,投入了好多人力和物力,建了这些很宝贵的东西。这是咱的自豪,也是咱的心血付出。可现在呢,这些成果面临威胁了,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才行。
要说这些严重后果,印度挺有话说的,在最近这二三十年间,印度因为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大,可是遭了不少罪呢。
2021 年 2 月 7 号,在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查莫里地区,冰川垮塌了,这使得杜利恒河出现了大规模洪水。这股大洪水把两座水电站的堤坝给冲毁了,还冲垮了好几百间民房,好几千人就这么没了住处,到处流浪。
后来一统计,这场灾祸让二百多人没了性命。这里头少部分是当地的老百姓,大多数都是水电站的干活儿的人。
北阿坎德邦跟西藏挨着,那儿的冰川和青藏高原的冰川来源一样,这次冰川垮塌,就是因为全球变暖让冰川变得脆弱,没法保持原来的样子了。
那当然了,这种情况属于突发的,不能算「平常那样」。因为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变大了,印度人得靠着生活的恒河,它的涨落幅度也增大了不少。
对印度来说,青藏高原特别重要,印度主要的降水来源就是它。印度洋的暖气流在到达青藏高原之前,因为遇冷就变成雨水了,这样才形成了印度的降水。
不过呢,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变大了,气温也升高了,这样一来,蒸发的水汽就越来越多。这些水汽进到青藏高原的冷空气中,等再碰到印度洋的暖气流时,就会和暖气流一起变成降水,这就等于是让降水量增加了。
要是这个增加的程度太过分了,本来平常的降水就会变成暴雨,从而引发洪涝灾害。那印度的房子啥样呢?他们的那些小房子,一碰到洪水,就直接被冲垮了,根本没法起到抵御的作用。
在咱国家,湖泊面积扩大产生的坏处已经显现出来了。因为全球变暖,青藏高原不少次出现冰湖溃决的情况,本来被冰层、冻土还有雪层封着的冰湖,因为冰雪化了,使得湖水往外流,造成雪崩,把村庄和居民都给淹了。
2020 年 6 月,那曲市的冰湖发生溃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 1 个亿呢。才过了短短一个月,日喀则市又出现冰碛物垮塌的灾害,这损失跟那曲市的差不多。在全球变暖的作用下,这种状况不断变严重,一直都没好转。
雪山垮塌、冰川断开、冰湖决口,按道理讲,这类灾害都属于小概率的事儿,甚至十年都难碰到一回。然而,它们发生的概率正在变大,说不定啥时候,它们就会变成常有的事,老是出现,咱可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03 齐心协力,共破难题】
要是咱就这么放任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不停地涨,那印度可就是个惨兮兮的例子在那摆着呢。以后得做点啥措施,才能不跟印度一个样儿呢?
首先,得推进综合型、立体式的生态监测系统搞起来。近些年来,咱国家的卫星体系逐步完备,用来监测地表、探查情况的遥感卫星的功能也在弄出来。借由这个新法子,能够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对青藏高原的自然情况进行监测,能赶紧察觉出不对劲的地方。
给青藏高原搭建一套完备的体系,里面要有监测、分析以及应急响应这些内容,这特别关键。等把青藏高原的各种情况都摸清楚后,制定出切实管用的应急预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其次,得推动相关的研究考察工作,把专业知识水平给提上去。不管是搞监测,还是做预警,那都得有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做支撑,所以,一定要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它带来的影响形成科学的认识。
加强研究,这不单单是科学家自己的事儿,而是得全民都参与进来的整体性工作。民间得给干这些行业的科学家足够的理解跟尊重,靠舆论的力量去鼓励、支持研究项目接着搞下去。
应该呼吁专业人士着重攻克冰川冰雪、湖泊冻土等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在经济和组织上全力给予保障,逐步把这方面的理论空白填补上,这样才能给实践提供帮助。
最后,得把适应气候的应变能力提上去,筑牢生命防护的根基。拿洪涝灾害来说,可以加速推进藏区梯级水电站库群的建设,让水电站库群相互配合,把洪水的强大破坏力给化解掉,甚至能把不利变成有利,把洪涝灾害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围里。
全球变暖属于「全球性」的问题,咱们肯定得在自己能做到的地方尽量搞低碳环保,让全球变暖别变得更严重了。不过有时候,有些国家可不考虑那么多,像某个超级大国,就光想着自己的好处,退出了【巴黎协定】。
所以呢,咱得把两手准备都给做好喽。一头呢,得尽全力做到低碳环保;另一头呢,得去适应那变化特别大的气候。
就拿冻土区路基建设工程来讲,青藏铁路修筑时采用的热棒以及块式结构路基,都能当作参考的例子。
「热棒」可不是发热的棒,而是用来吸热的。热棒里面是液氨进行对流循环,能够将土层下面的热量给置换出来,以此保持冻土的温度,避免其解冻。青藏铁路是我国首个主动去适应气候变化的大型工程项目,有着里程碑一样的意义,对摸索怎样适应青藏高原的气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以前有一种讲法,说全球变暖是地球自然变化的结果,在很长的时间当中,地球既经历过寒冷的时候,也有过变暖的时候。现在的全球变暖不过是地球自己在进行调节,根本用不着担心。
南极臭氧洞在警示我们,好多极端自然气候事件也是深刻的教训。南极洲的平均温度差不多升高了 10 摄氏度,要是任由全球变暖这么发展下去,往后冰川一融化,海平面一上升把陆地给淹了,那人类还能在哪待着呀?
长久以来,各个国家都一门心思搞城市的建设跟发展,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给忽视了。地球渐渐地丧失了自我调节的本事,这状况是愈发严重了,担忧全球变暖可不是瞎操心。
青藏高原的湖泊总面积超过了全国内陆湖面积的一半,对全国气候特别重要,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敏感变化,都可能影响全局,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存。
碰到这个超级难搞的世纪大难题,得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块儿行动起来,赶紧保护环境,维护生态,这样往后才能慢慢地把这个难题给解决掉。
【参考信源】
1,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变大啦!这会给生态安全带来啥影响呢? 澎湃新闻
2,青藏高原的冰川持续融化,差不多20亿人的生命线遭到了威胁
3,过去30年,青藏高原的冰川缩减了15%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