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由中亚挖运河,避开马六甲海峡往欧洲!是奇思妙想还是脱裤子放屁

2024-07-09国际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网友脑洞有多大呢?在台湾海峡修桥,把喜马拉雅山炸穿都是小工程。

如今,又有人认为, 从新疆往西挖一条运河,可直接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这样我国和欧洲之间的航运,就不用走马六甲海峡了。

那么,这项工程理论上如何去操作?实际开工又会面临哪些困难呢?今天咱们不妨就一起思路打开一下来看看。

首先,得看看挖这条运河的前提和背景是什么。

不必受限于马六甲海峡

世界上大宗货物运输,比如石油粮食运输,我国的汽车出口等等,绝大多数都是走 水运和海路 的。

以我国和欧洲的经贸往来为例,大型货轮从 国内沿海地区 出发,然后 一路向西到达地中海欧洲沿岸港口。

如果要是前往英国或者北欧等别的国家,还得从地中海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再往北航行。

这条最常走的线路,是经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印度洋后再进入红海,穿过苏伊士运河才能进入地中海。从我国沿海地区到地中海海域,距离已经超过了10000公里,如果再到欧洲腹地,距离则更长。

第二条线路,则是货轮进入印度洋后向南,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然后再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北行驶前往欧洲。

这条线路 比原来的线路多了近一倍, 除非是苏伊士运河受阻,或者货运船只很大才会走这条长线路。

近年来还有一条不常用的线路,那就是挨着俄罗斯的 北极航道

具体来看就是从我国沿海地区北上,经太平洋穿过白令海峡,然后往西从北冰洋地区前往欧洲。这条航线,相对于绕行非洲好望角稍微短一些。

不过, 北极地区的海面冬天会冰封 ,所以第三条航线就带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

综合来看,上述3条航线的里程,都在 10000公里到15000公里之间 ,有些特定的航线距离甚至更远。

除了距离远以外,马六甲海峡与苏伊士运河,这两个关键的节点,往往也会因为世界局势变化而发生多种变故。

比如印度和我国微妙的关系,其在 马六甲海峡西端出口就设置有军事设施 ,这对于我国的海运和石油进口来说,就像是头上悬了一把剑。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网友在看过地图后,才会脑洞大开,想在 中亚地区挖运河 ,这样就能打通我国到欧洲的新航运线路。

那么,咱就来看看理论上如何实现。

理论上的运河距离只有2400公里

向西挖运河连通地中海,主要是借助大自然的力量。

我国西部是中亚五国,再往西则是俄罗斯南部的高加索地区。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由东往西分布着巴尔喀什湖、咸海、里海和黑海。

网友挖运河的脑洞,就是 把这4个主要的水域用运河连通 。这样就可以从中亚直接行船到黑海,然后再经过土耳其海峡,就能到达地中海地区了。

不考虑地形因素,只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来看,巴尔喀什湖到咸海的直线距离,大约是1100公里。咸海到里海的直线距离,大约是601公里。里海再到黑海的直线距离,大约是723公里。

把三段运河的距离加在一起, 算起来直线距离只有2400公里。 也就是说,只需要2400公里,就能到达黑海东岸地区。而从黑海东岸前往地中海地区,距离就很近了。

因此,如果只计算直线距离的话,这可比传统的航运线路要短多了。

当然,巴尔喀什湖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从这里到我国还有一段距离。由于新疆境内没有适合连通的湖泊,所以这段距离可以由水运改为陆路运输。

算过了距离,再来看看理论上运河穿过地区的环境地形如何。

从巴尔喀什湖到咸海再到里海,这一广阔区域为中亚草原,地形地貌以平原和草地为主。从施工的角度看, 理论上这两段运河相对容易挖。

比较难的是最西端的运河,也就是连通里海到黑海的部分。中间的俄罗斯南部,以及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等国家,境内都横亘着高加索山脉。在山地地区挖运河, 难度直线上升。

当然,也可以从里海南端开挖运河,经过伊朗北部地区,再经过土耳其连通黑海。或者是在土耳其境内直接向西挖, 把里海和地中海连通起来。

理论上可以这么挖,但伊朗北部和土耳其境内,也都是典型的高原地形,挖掘的难度同样很大。

而且,上述情况是不考虑任何实际因素的理论挖掘,单就距离来看, 这比现在的海运航线近了一半还不止。

但是,地图是地图,实际又是实际。在实际中, 想要把巴尔喀什湖、咸海、里海、黑海这几个湖海串连起来,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比登天还难。

先来看看自然因素存在哪些困难。

没有水,咸海要消失了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人为活动的因素, 咸海就一直在萎缩 。它原来的面积超过了6.8万平方公里,如今其实际面积, 萎缩的不到原来面积的10%。

很多原本有水的区域,多年来早已干涸成为了沙漠。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用运河将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以及里海连接起来,实际 水运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哈萨克斯坦境内干涸的咸海和废弃的渔船

再者,中亚地区深居欧亚大陆腹地,都是内陆湖和内陆海,咸海和里海,都是靠着附近的河流,向其中注入水源的。

如果挖掘人工运河的话, 中亚地区的河流和水域格局就会被打破 。咸海在消失,里海也在萎缩,另一方面沙漠却在一点点扩大。

中亚地区的水源危机原本就很严峻,如果再开挖人工运河,从巴尔喀什湖到里海的距离,将达到1700公里以上。

漫长的运河线路,会带来巨量的蒸发, 而自然的水源补充已经捉襟见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段运河如果开挖,将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咸海区域, 有些地方早变成了沙漠

眼下的咸海,就因为流入的水量在不断减少,所以才会消失。开挖运河,只会加剧这种风险。

除此之外, 运河穿越高加索地区也很难。

3000米到4000米的高山地形

里海到黑海之间为高加索山脉,这一地区的最高海拔在5600米以上,平均海拔在3000米到4000米之间。

二战德军在高加索山脉地区

二战期间,希特勒命令军队穿越高加索山脉,占领苏联南部和伊朗北部的油田。德军在翻越高加索山脉的时候,可谓吃尽了苦头。

现在要在这一地区挖运河,而且还要保证能够大规模的通航,其中的难度有多大,恐怕不用描述也能想象出来。

要保障航运, 运河的水平要基本和两个海域持平。 这样一来,运河要尽量挖的很低,不能建在高山之上。

想象一下,要挖穿数千米的地形,而且光是直线距离都在700公里以上。实际情况为了避开地势高的地区, 只能尽量找低洼地区开挖,长度距离就会延长

这样的施工量是不可想象的,绝对比开挖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还要难。 苏伊士运河全长164公里,用了将近11年的时间才挖通。

巴拿马运河全长81公里左右,用了10年的时间才开挖建好。想象一下要在 里海和黑海之间开挖一条长700公里以上的运河 ,而且地形海全部是山地,又得需要多少年才能挖通呢?

历史上开挖巴拿马运河的情形

以上情况,还仅仅只是自然因素,如果考虑到社会因素的话,连开挖的可能都没有。

中亚的水资源战争

苏联时期,中亚地区虽然也缺水,但在苏联中央的统一调配下,即便存在一系列矛盾也被压制住了。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 中亚五国各自独立,围绕咸海、河流等水源,三十多年来爆发过各种争端。

中亚的地形是东南高、西北低,河流的走向都是由东南向西北注入咸海。这样一来,位于上游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因为地势高所以水源相对充足。

位于河流下游的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乌兹别克,则成了贫水国家。

数据显示,塔吉克斯坦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每年11171立方米,土库曼斯坦人均每年只有217立方米,乌兹别克斯坦的也只有702立方米。

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而中亚地区的河流,又是跨国的,在水资源分配上, 上下游国家就会生出很多矛盾。

比如塔吉克斯坦水资源丰富,但石油、煤炭能源匮乏,于是就想修建一座水电站保障供电。这座名为罗贡的水电站,要修在跨境河流阿姆河的支流瓦赫什河上。

水电站规划好了,但却不能推进,因为位于 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极力反对 。因为上游一旦截留水源,势必会冲击下游用水。

由于塔吉克斯坦要依赖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双方为此展开博弈,甚至一度到达要爆发军事冲突的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要在中亚地区开挖运河,河道经过哪些国家,运河水又从哪里得到补充,这些情况稍微处理不好,就等于是在引战。

还记得土耳其是如何刁难的吗

历史上,俄罗斯为了争夺南部的出海口,和曾经的奥斯曼帝国爆发过无数次战争,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俄罗斯最终也未能掌控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峡。

现在的土耳其海峡,完全在土耳其的领土范围内, 按照国际法,这个海峡属于公共区域,是可以自由航行的。但是,国际法也是人制定的,所以更改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当初我国购买的瓦良格号回国,要通过土耳其海峡的时候,可是 耗费了一两年 的时间,经过谈判和满足了土耳其的部分利益诉求,才勉强让那艘航母通过了海峡。

想象一下,未来运河挖好了,我们的航运船只要时刻穿越土耳其海峡,你觉得土耳其会无动于衷吗?他难道就不想在海峡处设立检查站收取过路费?

所以你看,社会和政治因素根本绕不开,每个地区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引发冲突和战争。

说白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是犬牙交错的,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行。

结语

真要开挖这样一条运河, 除非未来的欧亚大陆甚至是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

可如果地球未来真的统一了,以那个时候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又何必费时费力去开挖一条运河呢?那时候的人类,目光早已瞄向宇宙了,何必还盯着地球上的一亩三分地儿。

所以说,在欧亚大陆上开挖运河的脑洞,现在难以完成,未来人类又不屑于干,根本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参考资料:

【因地势引发的水政治博弈】 澎湃新闻 2018年4月21日

【中亚水资源危机临近】 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9月20日

【中国引进瓦良格号内幕】 南方网 2013年9月4日

【湖泊之殇:咸海生态危机事件】 中工网 2023年7月12日

【面积减少了「4个北京」,谁在榨干咸海?】 北京科协 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