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华商亲历|日本北京总商会会长潘若卫:中日加强商贸合作给企业带来红利

2024-07-23国际
中新经纬7月23日电 (李自曼 实习生 张舒毓)「我深感荣幸地见证了中日商贸合作与改革开放浪潮的交相辉映。这一历史性的时代机遇,不仅是对我们企业发展战略的深刻肯定,更是推动我们加速国际化进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力。」近日,日本北京总商会会长潘若卫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潘若卫在日本创业、经商近40载,作为中日商贸合作发展变化的亲历者,他一直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与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日本北京总商会会长潘若卫 受访者供图
与时俱进寻找商机
潘若卫1959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1985年,他作为日本外务省国际交流基金的研究员,赴早稻田大学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其间获得了硕士学位。
1993年,潘若卫在完成其学业深造后,踏上了前往日本探索商业版图的征途。
潘若卫介绍,在公司初创阶段,他带领团队与日本四国地区的知名纺织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将高档羊绒制品的生产基地成功拓展至中国内蒙古。通过精心策划与执行,这项业务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不仅赢得了客户的认可,更在巅峰时期实现了年营业额突破20亿日元的成绩,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企业发展道路上,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挑战与困难。潘若卫回忆道,面对原毛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生产成本激增问题,他带领团队通过多元化布局,将委托加工工厂扩展至50余家,有效分散了供应链风险,确保了生产的稳定与高效。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纺织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制造业在当时经济环境下的局限性及其转型的紧迫性,必须突破旧有框架,拥抱变化,寻找并投身于那些具备更强增长动力与广阔前景的新兴行业。」潘若卫说。
经过市场调研与战略分析,他觉察到日本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蓬勃兴起,特别是在云计算、系统集成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潜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于是,在1998年,潘若卫成立了一家提供尖端计算机软件开发服务的新公司——BigHands(即大手集团)。
转型之路并非坦途。潘若卫坦言,转型初期,企业面临着适应新兴市场需求、掌握前沿技术以及构建全新业务模式的重重挑战。特别是在软件开发项目的初期,解读日本企业那些带有日式思维逻辑与表达方式的规格书,成为一道亟需跨越的难关。这不仅要有深厚的技术功底,更需要深入理解日本的商业文化与传统,才能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实现高效沟通。
为此,潘若卫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广泛结交日本企业界人士,不仅深化了彼此间的理解与信任,更为公司开辟了广阔的业务版图,赢得了众多重量级客户的青睐与信赖。
「这些挑战与经历,对我而言,不仅是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更是引领公司不断前行、勇攀高峰的重要驱动力。也让我们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持续为客户提供超越期待的价值与服务。」潘若卫说。
乘贸易政策改革东风
2022 年 1 月 1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这也是中国和日本两国首次达成自贸安排,中日贸易出现历史性机遇。
潘若卫抓住这次机会,深化了与日本顶尖科技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全方位合作。
他谈道:「RCEP的生效,不仅标志着中日两国首次建立自贸关系的里程碑,更为我们企业开启了中日贸易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为我们深耕日本市场铺设了宽广的道路。利用这一政策红利,我们不仅成功渗透更多日本市场细分领域,还通过关税减免等优惠措施,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成本的降低直接转化为更高的利润空间,为公司带来了实质性的增长动力,让我们在中日自由贸易的新纪元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潘若卫称,近年来,中日两国在商贸合作领域的政策协同不断加深,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不仅降低了企业合作的成本门槛,也为在日业务开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
潘若卫相信,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融合,中日两国在IT、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等前沿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中日两国在这些领域的互补优势也将为在日侨商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体来说,华侨华人在日本经营事业,面对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我鼓励并带领公司团队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不断创新求变。同时,作为日本北京总商会的会长,我肩负着促进日中经济文化交流的重任,将继续秉承‘龙的传人’的奋斗精神,探索中日经济文化融合的新路径,为构建中日经济友好合作的桥梁贡献我们的力量。」潘若卫说。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李自曼:[email protected])(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