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克兰寻求加入欧盟与北约的敏感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波再次将全球的目光聚焦于这片饱受战火洗礼的土地。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3日援引彭博新闻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在基辅的会谈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不仅暴露了两国间深藏的历史裂痕,更对乌克兰的入欧之路投下了重重阴影。
乌波会谈:从希望到失望
原本,此次会谈被视为两国修复关系、共同推进乌克兰入欧进程的重要契机。波兰总理图斯克上任之初,便承诺要改善因前任政府而恶化的双边关系,乌克兰方面更是对图斯克寄予厚望,期待他能成为推动乌克兰融入欧洲的得力盟友。然而,事与愿违,会谈中的摩擦不仅让这一愿景破灭,更让两国关系再次陷入紧张。
历史旧账:沃伦屠杀事件成绊脚石
报道指出,此次摩擦的根源在于历史遗留问题——1943年的沃伦屠杀事件。这一事件是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在纳粹德国占领下的波兰东部地区对波兰人进行的大规模屠杀,导致约10万人丧生。这一历史仇怨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乌波两国之间,成为乌克兰入欧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波兰方面坚持认为,乌克兰必须正视并妥善解决这一历史问题,否则无法成为欧洲大家庭的一员。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甚至将迁回二战期间埋葬在乌克兰的波兰族群遗体作为乌克兰「入盟」的条件之一,这无疑是对乌克兰的一次重大考验。
国际态度:西方支持减弱,历史与现实交织
在乌克兰争取国际支持的关键时期,西方国家的态度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西方社会普遍出现了「战争疲劳」情绪,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柏林卡内基欧洲中心研究员朱迪·登普西指出,乌克兰的处境之所以复杂,不仅仅因为战争本身,更在于那些尚未算清的历史旧账。
尽管如此,波兰在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乌克兰军事支持、加大对俄制裁的同时,也表现出对乌克兰难民的慷慨接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乌克兰的燃眉之急。但历史问题的悬而未决,仍然让乌克兰的入欧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