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交通话探讨中东局势
据环球网报道,10月14日,以色列外长卡茨主动与中国外长王毅进行电话会谈,讨论了中东局势相关问题。会谈结束后,卡茨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通话内容,并表示希望中国能够「理解」以色列的「平衡和公平立场」。外界认为,以色列外长此举意在促使中国支持其立场。此外,卡茨还特别提到有两万名中国公民在以色列工作,似乎暗示了一种潜在的威胁。
请注意,最后一句暗示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核实,因为这种说法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紧张。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宜直接表述为威胁。如果需要更准确的表达,可以考虑以下版本:
「此外,卡茨还特别提到有两万名中国公民在以色列工作,似乎试图强调两国之间的某种联系。」
中以外交交锋
在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中国和以色列之间进行了多次外交交锋。其中,在去年10月的联合国安理会上,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批评俄罗斯和中国没有支持美国提出的「支持以色列自卫权」的提案。对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回应称:「将中国视为对手是错误的选择。」
以色列:美国中东军事堡垒?
根据一些分析,以色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美国在中东的一个「军事堡垒」。这种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以色列与周边国家几乎没有经济往来,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依赖欧美供应;其次,以色列国防军(IDF)与美军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并且经常派遣人员前往美国接受培训。
虽然以色列建国的基础是联合国提出的「两国方案」,但实际上其维持现状主要依靠美国的支持以及IDF的强大实力。然而,最近的加沙冲突显示,IDF的战斗力有所下降,而美国似乎也不急于在中东地区直接介入。因此,以色列可能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促使美国直接采取行动。
为了使语言更加客观准确,我们可以这样改写:
根据某些分析,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角色可以被视作美国的一个「军事堡垒」。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包括:以色列与周边国家几乎不存在经济联系,大多数生活必需品需要从欧美进口;此外,以色列国防军(IDF)与美军之间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且定期派遣人员到美国进行培训。
尽管以色列的成立基础是联合国提出的「两国方案」,但实际维持其稳定和安全主要依赖于美国的支持以及IDF的强大实力。然而,近期的加沙冲突表明IDF的战斗力有所削弱,而美国目前并不急于在中东地区直接干预。因此,以色列可能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促使美国直接介入该地区的事务。
以潜在对手视中国
张军大使的言论表明,以色列可能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例如,伊朗尽管只有初步的工业体系,却拥有数千枚各类导弹,能够突破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因此,以色列担忧中国作为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国家,与中东国家开展军事合作,可能会削弱其在中东地区的军事优势。目前,包括埃及、土耳其、沙特和阿联酋在内的多个国家对中国的军事装备表现出兴趣,并且一些国家已签署了相关合同,这并非以色列希望看到的局面。
以色列面临生存环境变化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即以色列作为一个依赖「美国霸权」而建立的国家。然而,中国的迅速崛起及其支持「多极化」的立场,与「美国霸权」存在结构性冲突。此外,「美国霸权」正在逐渐衰落,在中东地区,美国已无法确保伊拉克政权保持「亲美」,只能接受沙特和伊朗关系缓和的事实。鉴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这种困境,以色列也逐渐意识到,其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王毅对以提出三要求
以色列外长希望中国在巴以冲突中明确支持其立场。对此,王毅外长直接向以色列提出了三项要求:立即实现加沙地带的全面停火、确保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安全以及加强对在以色列境内的中国公民和机构的有效保护。由此可见,中方已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接下来将视以色列的选择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