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国拍不出好电影?瞧瞧这部筹备了18年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导演胡玫可是下了血本啊!结果呢?票房扑街,观众破口大骂。
这不正说明我们的观众眼光高了吗?连18年都不够,看来以后拍电影得准备个30年、50年的。
不过话说回来,18年准备就这点货色,要是真准备50年,怕不是要把观众笑死在电影院里。
胡玫的18年"磨一剑"
18年 ,说起来容易,可真要熬过去,那滋味估计连胡玫自己都说不清楚。从2006年开始构思,到2024年终于搬上大银幕,这部【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可以说是胡玫的心血之作。
想想看,18年前的你在干什么?没准还在上学,没准刚开始工作。而胡玫呢?她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把【红楼梦】这块硬骨头嚼碎了咽下去。
18年,足够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长到成年,足够一个腼腆小伙变成油腻中年,也足够让一个导演从信心满满变成自我怀疑。
胡玫是怎么熬过这18年的?大概每天都在想:今天的林黛玉选好了吗?明天的贾宝玉够帅吗?后天的剧本改得够狗血吗?
结果呢?18年的心血换来的是一片骂声。这下好了,胡玫可以把"18年磨一剑"改成"18年磨一笑话"了。
观众的期待与现实的巴掌
电影一上映,观众们兴冲冲地跑去电影院,心想着:这可是筹备了18年的大作啊,肯定精彩绝伦。
结果呢?
期待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观众们看完电影后的表情,大概和林黛玉哭完之后的样子差不多——又伤心又生气。
有网友吐槽道:"我还以为18年能拍出个'新红楼',结果就这?连87版的零头都比不上!"
另一位网友则说:"看完后我只想问:胡导,您这18年是在研究怎么把【红楼梦】拍烂吗?"
看来,胡玫的18年"苦心经营",在观众眼里就是18年的"自娱自乐"。
争议的焦点:林黛玉不黛玉,情节不解析
说起来,这部电影最大的争议点,莫过于林黛玉的选角和情节的改编。
林黛玉,这个让无数读者魂牵梦萦的角色,在新版电影里变成了什么样?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就是:"这哪是林黛玉啊,分明就是个网红整容脸!"
再看看情节改编。原著中的林黛玉初进贾府,那叫一个细腻入微,字字珠玑。电影里呢?简单粗暴,仿佛在演【乡村爱情】。
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段,在原著里可是充满了讽刺和幽默。到了电影里,变成了什么?一场粗糙的闹剧。
胡玫大概是想告诉我们: 18年不是白准备的,我们不仅能把经典拍烂,还能把观众的记忆一起毁掉。
胡玫的回应:艺术家的倔强还是自负的狂妄?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胡玫的反应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艺术家脾气"。
她不是虚心接受意见,而是怒怼网友:
"你们懂什么是艺术吗?"
老胡啊老胡,你这话说的,观众花了钱买票,就是为了来上你的艺术课?
这种态度,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句老话: "文人相轻"。只不过这回是"导演轻观众"。
胡玫可能忘了,没有观众的电影,就像没有读者的书,再高深的艺术也不过是自娱自乐。
中国电影界的通病:挂羊头卖狗肉
说实话,【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遭遇,在中国电影界并不是个例。
多少号称"重塑经典"的电影,最后都成了"毁经典"的罪魁祸首?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不仅伤害了观众的感情,更是对经典的一种亵渎。
有人说,中国电影人缺的不是才华,而是对观众的尊重和对艺术的敬畏。
看看胡玫的例子就知道了,18年的准备换来的不是精品,而是一地鸡毛。这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准备的时间越长,离经典就越远?
观众的声音:失望之余的期待
尽管【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让很多人失望,但观众们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电影的期待。
这件事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认为:"虽然这部电影很失败,但至少证明了我们对经典的热爱。希望以后有导演能真正拍出一部好的【红楼梦】。"
也有网友认为:"与其花18年拍烂一部经典,不如花18年创作一部新的经典。我们需要更多原创力作,而不是一味地翻拍。"
还有网友认为:"胡玫的失败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相反,这应该激励更多有才华的导演,用心去创作,用作品去打动观众。"
这些评论表明,尽管失望,观众依然对中国电影抱有希望。他们渴望看到真正优秀的作品,渴望被电影打动,而不仅仅是被噱头吸引。
写在最后:教训与展望
回顾【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不仅是一部电影的失败,更是中国电影界的一面镜子。
它反映出了我们在对待经典、理解观众、平衡艺术和商业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但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希望这次的教训能让我们的电影人明白:
- 尊重经典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要理解其精髓。
- 尊重观众不是一味迎合,而是用心创作。
- 艺术追求和商业利益并不矛盾,关键是找到平衡点。
最后,我想问问各位: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如何重新诠释【红楼梦】这样的经典?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电影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