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个 「失恋电影排行榜」 ,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一定能位列其中。
看着电影中的日历与现实一同翻篇,过期的爱与无尽的爱,一体两面,痛彻心扉。
30年来,这个极为简练、迅速、私密的故事与王家卫、中国香港、重庆大厦等人、事、地纠缠起来,聚拢起超越「失恋」主题的味道。
但在30年后,我们还是更愿意回到王家卫刚刚破茧而出的时代。
在一个都市迷宫里,沉浸在你侬我侬,你猜我想,你退我进的眼神、动作、歌声中。
影影绰绰的都市
我们看的版本是102分钟的完整版,相比于当年公映的90分钟版本,它保留了金发女子的更多戏份。
也让两个故事的时间比重更加均衡——40分钟与60分钟。
整体而言,梁朝伟与王菲的故事更偏向私人,是典型的都市人情感描摹。
林青霞与金城武的故事则在都市与人之间架起了桥梁,让同样私人的故事有了更具厚度的文化空间。
由于老朋友刘镇伟在之后创作中的不断「指涉」,以及周星驰的再演绎,本在细腻程度上不如后一段故事的「凤梨与爱」,通过一系列台词拥有了时空的超越性。
「0.01公分」。
「57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子的话,我希望它是一万年」。
台词为古典世界与都市共建了一个围绕爱生成的情感旋涡,一同印证了香港电影曾经有过的光辉岁月。
1995年,滚石乐队重新演绎了鲍勃·迪伦的经典曲目【像一块滚石】。
曲目的经典性自不必提,MV的表现手法非常独特。
残影、主副场景的分离,影像中形体的平滑挪移,是后来著名的「子弹时间」的雏形。
当我们重看[重庆森林]的开场,那些不稳定的画面,故意制造的破碎感,带有随机性的抓拍,都可以成为滚石乐队这首MV的原始素材。
这种联结源自MTV辉煌时期的叙事性,歌词与画面高密度的重叠,为这些影音的传播提供了帮助。
而在[重庆森林]的开场,这些摇曳的影像为本就混乱的追逐与穿梭凭添了紧张感,画外尖锐的配乐刺激着耳膜,直到警号223的何志武旁白声起,才降低了这种刺激。
对于熟悉该区域生活质量和状况的观众,很容易生出警觉的意识。
音乐的刺激或许会更为强烈。
这些不安定、动荡的画面,不只属于主人公,也是这片生息之地的特征。
担任这部摄影的刘伟强,赋予影片一种浓烈的视觉氛围,仿佛是煮沸开水激烈冒泡的部分。
而杜可风接手的第二段,则像是水壶中位于下方的沸水,看上去不激烈,却积蓄着强大的能量,与第一部分的沸腾感合成一处,形成一种奇妙的连贯。
毕竟,一部电影两个摄影这种事并不多见,也不正规。
而这跟前面台词的自由挪移一样,曾是红火港片的精气神之一。
单向的电话
都市的躁动只持续了一分多钟,阴郁的天色,急流的云团在高楼窄距圈住的促狭天空上方,即便是不太敏感之人,也难免气郁不畅。
更不用说刚刚失恋的何志武。
他长时间「煲电话粥」的场景与第二个故事里663的对物独言是一体两面。
都是对已经失去之爱的应激反应。
何志武的电话从来没有「对话」,有的只是他的自说自话。
沟通的工具此刻是孤独的象征。
这会随着类似行动的累积不断强化。
在开场的第一次「通话」中,与前后旁白中精心雕琢的语气、言词不同,我们能看到身处日常的何志武。
这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失恋者状态,借由言不由衷地问候,徒劳地想要再次抓住已不可得的拥有。
在这里,公共电话、CALL机都是当年都市生活的标配,30年后,它们凝结着浓重的怀旧意味。
这种感觉,是经典电影酝酿醇香的方式。
它必须值得,也有人重温,这时间的魔法才会启动生效。
金发与墨镜
影片取景自著名的「重庆大厦聚居区」。
开场大量印度裔面孔的扫过就是实地拍摄的明证。
这是不安定氛围的天然源头。
当初,有不少对香港城市背景不熟悉的影迷,因这些面孔而大生疑惑。
也有人借此,打开了一地生息的窗口。
数十年后,重庆大厦的区域经历了多次改建,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有些东西只留在电影之中,对于真实生活其中的人们,也许是件好事。
此时,夜店中的点唱机开始播放丹尼斯·布朗【生活中的事】,这是提领金发女子故事的核心旋律,兼顾其首尾。
金发与枪的结合也许会让人想起【女煞葛洛莉】,不过看过电影的都会意识到,林青霞的角色不是混黑社会的,更不是杀手。
她跟第二故事里的阿菲一样,拥有一个遥远的梦想,以及迟滞的行动意志。
这种渴望改变,又畏惧改变的状态极具普遍性。
讽刺的是,爱情往往是突破这种犹疑的强大动机。
只是身处其中的人,完全不知道那份「爱情」是否抓的住,留得下。
王家卫花费了不少笔墨展现整个走私进程,金发的林青霞紧张地组织着一群看上去就不靠谱的印度人,如同不在赌桌上的豪赌。
从局外人的视角来看,重庆大厦的生活因为那些印度裔的存在就是一种异域风情,这种异域完全可以和后一段的「加州」形成联结,形成一个令人焦灼的暗示:
远方是梦想,往往因为它是远方。
在她的旁白中,她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成了一个非常想小心的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
所以她穿雨衣也戴太阳眼镜。
仿佛是为生活的随机挑战做足了准备。
但处于局外的我们知道,那个开始,就是从她相信与一个酒吧无情客的爱情开始。
她的小心是一种自我催眠,她也许知道被欺骗,却还是陷入那种欺骗,并为之冒险,以求得微弱的胜机。
等到欺骗真的到来——印度走私犯们失踪,她的爱破灭了,雨衣与墨镜对此无能为力,唯有「复仇」的火焰,可以为冲出重庆森林,开辟一条道路。
林青霞饰演的假金发女郎是绝望的女人,而不是冷酷的女人。
当罐头过了保质期,最好的方式或许不是通过购买同样临期的罐头,沉溺在终究要流过的时间,而是斩断情思,扬长而去。
如果30年会改变什么,或许是观众能从女杀手的误解中挣脱,并在林青霞的爱情观中,找到更为认同的选择。
凤梨罐头
现在我们来到第一个故事最经典的段落。
何志武疑惑,什么时候开始,所有东西都有了保质期。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回答。
敏感的王家卫抓住了时间、记忆与爱情的核心。
也就是说,什么东西被放置在时间这个「容器」之内,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感受。
人类分割时间的历史非常悠远,里面的本质差别是时间的「密度」。
日出而作,日落而出的密度低,科技、文化可以提升它的密度。
保质期就是这种密度的产物。一个本来自然属于易于腐坏的时令水果,通过科技,锁住了它的生命精华——当然,这是针对人类的口味而言。
为其设限,就像是我们总渴望最纯粹的爱情一样,我们都想要拥有最好的那部分。
毕竟,在野生环境中,并不缺少对不熟凤梨照吃不误的动物。
在这个意义上,何志武质问保质期,是一种不甘,是一种矫情。
文艺作品的奇妙之处,就是通过它的包装,让这种矫情蒸馏出更普适的麻醉感。
相比于「保质期」,「罐头」的衍生同样值得注意。
它本身就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利用技术制造的封闭空间延缓水果在自然时间中的变质。
这里面的矛盾在于,罐头本身意味着时间的绵延,自然状态下买回来的凤梨,是不可能保存一个月的,但正是这种延长,催生了期限。
这一切都可以平移到人们对爱情的希冀。
人们渴望它不是「即时的」「短暂的」,通过各种方式延长它的「新鲜」,期间各种情感纠葛、手段、花招,都如同"罐头技术"。
与罐头对话,就是与爱情观对话。
而且,一旦被创作者编织成型,它会变得不可更替。
这又赋予「凤梨罐头」另一重含义。
爱情作品(凤梨罐头)比爱情(凤梨),拥有更持久的保质期。
片中援引「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也是类似的操作,它利用一时的流行,引发同频共鸣。
「三浦友和,我要杀了你」这类气话放在文艺作品之外,免不了一句幼稚,唯在电影/文学的情境中,在金城武这类演员的演绎下,才能实现共情的诉求。
这里可顺带提及两位演员。
显然,梁朝伟是更具表演经验、技巧和天赋的那一个。
21岁的金城武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可比性。但是结合角色,王家卫做出了精彩、精准的选角。
需要用跑步避免流泪的何志武,需要杀死三浦友和的何志武,需要一个更青涩的面孔,它正好能够覆盖表演本身的青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