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娱乐

回顾春晚40年喜剧大师的更迭,我终于懂了为什么观众需要赵本山!

2024-09-01娱乐

1 月 4 号,2023 年央视春晚进行了第二次联排,有人被淘汰了,也有人中途加入进来。

首次联排时有孙涛和撒贝宁,这回他俩没露面,倒是赵文卓和成龙意外现身了,估计节目单又有变动。

虽说春晚联排搞得阵仗不小,可不少观众一瞅见这些明星,就都说对春晚没啥期待了,就喜欢小品相声。

春晚最吸引人的地方,既不是主持人,也不是李谷一老师唱的【难忘今宵】,而是那些精彩的相声和小品。

现在的春晚是越来越没趣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声小品变得越来越「不好玩」啦。

喜剧没法把观众逗笑,这是为啥?

跟着小 8 去回顾 40 年春晚历任的「喜剧大师」,语言类节目没落以及「喜剧大师」断代的缘由,就在时间当中藏着呢。

「马季和姜昆的时代」:说说相声那些事儿

相声,属于最早在春晚上亮相的语言类节目。

1983 年举办了第一届春晚,侯宝林先生领着徒子徒孙登台表演,那一晚给观众呈现了多个相声节目,时长加起来有 90 多分钟,那年可谓是相声的巅峰时刻。

不过侯宝林先生年纪大啦,把更多精力放到培养后辈那儿去了,第二届春晚就没出现。

1984 年,马季携【宇宙牌香烟】现身春晚,为观众奉献了一段极其精彩的单口相声。

马季的这段相声可不只是为了纯逗人笑,更多是借这个机会讽刺当时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到处都是的情况,有让人笑的地方,更有深层次的意思。

到了第三届春晚,马三立先生上台表演,给观众讲了段单口相声叫【大乐特乐】。这届春晚虽说办得挺差,可马老爷子的节目那是相当精彩。

马三立和侯宝林这俩前辈开创了春晚相声的头,可他俩都就上过一两次春晚。真正在春晚舞台上把相声弄红火的,那得说是马季跟姜昆。

在春晚的舞台上,马季给观众呈现了像【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训徒】这样的经典之作,大多是讽刺类的相声。

同时,姜昆凭借【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美丽畅想曲】【专家指导】【妙趣网生】等作品,一共登上春晚 22 回。

在 2022 年的春晚,72 岁的姜昆又出现在了春晚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了相声【欢乐方言】。虽说这个节目被观众各种吐槽,不过他这些年对相声事业做出的贡献那可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在姜昆之后,春晚的相声舞台就被冯巩和牛群占据了,冯巩那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成了春晚的标志性话语,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接出下一句。

不过后来牛群不再登台,冯巩也慢慢转向小品领域,这就算是后面的事啦。

2010 年往后,春晚相声差不多就是德云社的舞台了,陶阳、何云伟、李菁、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越接连登台表演。

不过在观众看来,德云社这帮人好像还是不如那些老一辈的,也算不上「喜剧大师」。

「陈佩斯那个时候」:小品的起始

讲完相声,咱们再聊聊小品。

1984 年,在姜昆的推荐下,陈佩斯和朱时茂把小品【吃面条】搬上了春晚,而且大获成功,他俩的无实物表演到现在还被观众常常提起,那可真是经典!

陈佩斯跟朱时茂那可是一对绝佳搭档,他俩一块儿给观众奉献了【拍电影】【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宇宙体操选拔赛】这些作品,接连 11 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是咱国内喜剧界的榜样。

可惜呀,2000 年往后,陈佩斯和朱时茂跟央视打官司闹掰了,这对陪着观众好多年的老搭子就不再上春晚了。

比起陈和朱这两人,年轻一代的观众可能对赵丽蓉老师更熟悉些。

她那些经典台词,像「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司马缸砸光」「点头 YES 摇头 NO」「探戈就是探啊探着走」「麻辣鸡丝」,究竟出名到啥样?居然能用来辨别藏在群众里头的坏蛋!

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总能紧跟社会热点,讽刺意味特强,包袱又新又逗乐,所以才能在观众心里留下那么深的印象。

可惜啊,1999 年的时候,赵丽蓉老师因为肺癌走了,那时她 72 岁。不过呢,她靠作品,永远留在了观众心里。

「赵本山的时代」:小品的巅峰时刻

大伙能对赵本山的私德表示怀疑,能拿他的「赵家班」开玩笑,可不能不承认,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小品之王」。

在陈佩斯、朱时茂告别春晚舞台之后,就没有谁能比得上赵本山了。

他的搭档先是范伟、高秀敏,接着是宋丹丹,然后变成小沈阳、宋小宝,从 1990 年到 2011 年这 22 年里,他连续 21 次登上春晚,创造出了属于「赵本山」的独特时代。

和范伟、高秀敏一起合作的时候,赵本山的小品多是讽刺社会现象的,像【牛大叔提干】,还有【卖拐】【卖车】【心病】这三部曲,全都在挑战春晚的审查制度。

这几部小品里的金句那可太多啦,像「扯 D 扯 D,是不是从这来的」「走两步,没病走两步」「要啥自行车啊」,到现在都还被观众挂在嘴边呢。

跟宋丹丹合作的时候,赵本山的小品讽刺的意味少了,变得更侧重于塑造人物以及热点现象。

在「白云黑土」这老两口的引领下,观众晓得有本书三个月才憋出俩字叫【日子】,有只鸡是「下蛋的公鸡」,有一种场面叫做「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到了后来提携晚辈的时候,赵本山更注重表演效果了,把弟子们的才艺展现得更多,小品的艺术性却降低了,不过「不差钱儿」那句话还是成了小品里的经典。

在这段时间里,蔡明、潘长江、黄宏、郭达、郭冬临这些人在春晚上的表现也很出色,不过他们都没出现垄断的情况,这里就不逐个举例讲了。

「沈腾的时代」:小品走向衰落

赵本山不再上春晚之后,开心麻花的「沈马」组合就被观众注意到了。

2012 年,沈腾头一回登上春晚,演了小品【今天的幸福】,让观众记住了「郝建」这个形象。

2013 年,沈腾和马丽头回在春晚舞台一块儿亮相,演了【今天的幸福 2】,在观众那儿算是混了个脸熟。

到了 2014 年,开心麻花团队弄出个小品叫【扶不扶】,这才完全让沈马组合在观众心里扎了根,那句「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啊」还变成了网络热梗。

找对方向之后,沈马组合又为观众呈上了【投其所好】【占位子】【走过场】【还不还】这类具有讽刺意味的小品,变成了春晚小品领域的新宠。

同时期的有来自大碗娱乐的贾玲、张小斐等人。不过说实在的,贾玲的作品大多只是简单地逗乐,没啥深刻内涵,好多看过也就忘了。

让人更惊讶的是,沈腾头一回上春晚到现在都 10 年了,这 10 年里,愣是没一个能把他替代掉的人。

国内的喜剧领域,出现了断代的情况。

喜剧出现断代,这是为啥?

「喜剧大师」出现断代,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这两个方面。

就内部而言,新一代的喜剧人已经没了主导权。

说白了,以前的喜剧人是制造笑料,再把笑料展现给观众。像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这些人,过了好些年,观众还是能记住他们的经典话语。

但现在的喜剧人呢,从观众那找笑料,然后再抛给观众,这不但不好笑,还特别让人尴尬。

这一现象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是有关系的,以前信息不通畅,观众的乐子就来自身边那小块地方,还有报纸跟电视。

赵本山之所以能有这般成就,和他自身所带的东北文化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对于南方观众来说,他的每个举动、每句话,都新奇又好笑。

可在如今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啥消息都能在 1 分钟内传遍整个国家,观众在网上瞧见了各地的风俗人情,还有各种新鲜玩意儿,见得多了,看啥都觉得平常。

从外面的情况来看,喜剧的空间是越来越小了。

一直都是那个旧问题,为啥赵本山能取得成功?

他老是讽刺社会,讲搞笑的段子,却从来都不教导观众!

他清楚,春晚小品的最大主题那就是快乐!

「你那作品没法教育人,咱这 365 天一直都在搞教育呢,就今晚上你教育他能有啥用,让他快乐得了,快乐才是关键。」

瞧瞧如今的春晚小品,审查越发严格,目的性也越发显著!

观众就想开开心心看个节目,他倒好,一股脑给你整一堆大道理:什么催婚啦、催生啦、催回家陪父母啦、催大学生创业啦......

谁不明白这道理?谁不想把日子过好?可这不是没辙嘛!

大过年的,非得跟人讲些正能量、大道理,却又不给大伙出解决的招儿,一句话总结——不切实际,胡来!

所以啊,春晚收视率越来越低,这不是没原因的。

喜剧人离「快乐」是越来越远啦,和观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喜剧大师」出现断代,这是意料之中也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