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您图个啥?说白了,不就是一家人围着电视,看着春晚,其乐融融吗?可这几年的春晚,怎么越看越觉得没滋没味,就像那年夜饭上的白水煮青菜,清淡得让人提不起兴致。
特别是这几位」常驻嘉宾」,年复一年地出现在春晚舞台上,像个甩不掉的牛皮糖。孙涛的」我骄傲」、蔡明的扮丑装嫩、潘长江的身高梗、岳云鹏的卖萌耍宝,这些梗都快被他们磨成秃噜皮了!
就拿孙涛来说,1999年开始登上春晚舞台,凭借【星光大道】【乡村爱情】等作品积累了大量观众缘。可这些年在春晚上,仿佛就认准了」我骄傲」这一个角色设定。这就像是饭店里的招牌菜,再好吃,天天吃也会腻。
蔡明更是春晚的」老江湖」了,从1991年首登春晚至今,30多年来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记得她和郭达合作的【懒汉相亲】【主角与配角】,那才叫绝啊!可近些年,这位曾经的」小品女王」似乎也陷入了自我复制的怪圈。
说起潘长江,从1990年首登春晚,这位」国民矮个」可是春晚的常青树。但这身高梗都快被他玩出花儿来了,观众们都在喊:」换个新鲜的呗!」
至于岳云鹏,作为德云社新生代的代表人物,相声功底那是没得说。可在春晚这个全国性的舞台上,总觉得他的表演少了点火候,多了份刻意。这就像是把地方小炒硬要搬上国宴餐桌,总觉得不够档次。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的春晚可是真正的」年味担当」。赵本山、陈佩斯、郭德纲、冯巩这些老艺术家,那才叫实力派!他们的小品相声,不靠梗,全凭演技和创意,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还能品出其中的人生百态。
而今天的春晚,动不动就是四五个小时的马拉松,连央视主持人都在节目里开玩笑说:」大家别睡着啊!」这不是讽刺是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哪有那么多耐心坐在电视机前?一手抱着手机刷短视频,一边敷衍地瞟两眼春晚,这就是现实。
更令人担忧的是,春晚正在失去它的文化属性。过度商业化、过度矫情的煽情、生硬的植入广告,这些都让春晚变得像是一台」带货晚会」。记得有位老艺术家说过:」春晚不是追求收视率的综艺节目,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业内人士透露,春晚导演组每年都在绞尽脑汁求新求变,可最终呈现的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一位不愿具名的春晚编导曾感叹:」现在的创作环境太复杂了,既要顾及节目效果,又要平衡各方利益,还得考虑各种限制,这就像是在走钢丝。」
有专家分析指出,春晚质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人才断层,老一辈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新生代艺人还未完全成熟;其次是创作思维僵化,过分依赖」成功经验」;最后是对观众需求的误判,过度迎合却失去了艺术本质。
值得深思的是,近年来各大卫视和网络平台的春节晚会异军突起,它们凭借着更接地气的节目和更灵活的形式,正在分食春晚的」蛋糕」。这是不是意味着,独尊春晚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有数据显示,95后、00后观众对春晚的关注度逐年下降。在他们眼中,春晚已经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年夜饭」配菜,而是可有可无的」餐后甜点」。这个数据像一记警钟,在提醒着春晚:要么改变,要么被时代抛弃。
那么问题来了:春晚真的无可救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关键在于,春晚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它不应该是一台单纯追求热闹的综艺晚会,而应该是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舞台,是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纽带。
有意思的是,在采访中发现一个现象:很多观众虽然吐槽春晚,但每年除夕还是会守在电视机前。这说明什么?说明春晚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远不止是一台晚会那么简单。它承载着太多人的回忆和期待。
最后抛出一个有趣的观点:也许,我们不该把春晚看作是一台晚会,而应该把它当作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的不仅是文艺创作的得失,更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变迁。这个角度,值得我们深思。
春晚,你还能走多远?答案或许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不改变,这台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节目,终将成为历史的尘埃。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