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被视为2019年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无论从主题内容还是表现形式来看,两部影片的确是有紧密联系、有精神传承的。【我和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时间为轴完成叙事,让观众亲历构成全民记忆的历史瞬间。
汇聚了「我」与祖国的情感洪流。【我和我的家乡】致敬脱贫攻坚成果,以华夏大地东南西北中五个地点的地理为轴,以喜剧的表现形式,让观众亲历家乡喜迎小康、取得巨大变化的幸福时刻。
【我和我的家乡】以轻松幽 默、笑中带泪、充满时代生活气息的故事讴歌全民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唤醒了中国人心底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激发了中华儿女对家乡发展的自豪和情感。该片延续【我和我的祖国】集锦分段创作的电影形式。
由五个叙事单元组成,分别为【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 】【最后一课】【回乡之路】 【神笔马亮】,导演分别为宁浩、陈思诚、徐峥、邓超和俞白眉、闫非与彭大魔,再加上葛悦、王宝强、黄渤、范伟、邓超、沈腾、马丽等主演阵容。
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与社会情绪
【我和我的家乡】切中时代脉搏,突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展现近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是一部充满生活烟火气息的「人间喜剧」。
五个单元故事聚焦医疗改革、农民科技创新、尊师重教、回报家乡、驻村扶贫等题材,通过巧妙构思的情节设计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生动展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折射出一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该片在宏大的时代命题中融入时下流行元素,如网络直播带货、短视频、网络通讯等。作为一种时新的营销模式,网络直播带 货的情节在【天上掉下个 UFO 】 【回乡之路】【最后一课】等故事单元中均有涉及。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采用以普通人为主角讲述家乡特色的竖屏短视频作为串场,串联起五个故事,给年轻观众带来了亲切感和参与感。 【我和我的家乡】捕捉社会 情绪,表达对家乡故土的怀念以及面对家乡巨大成就的喜悦之情。
饮应该说,脱贫攻坚、喜迎小康,「喜」是影 片表达出的最重要的社会情绪。 【我和我的家乡】以喜剧的形式表达脱贫攻坚后的胜利,表达建成小康后的全民情绪,让人们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影片中有面对家乡飞跃发展的欣喜,有人们喜迎新生活的幸福,也有平淡生活中的小欢喜,以温情抚慰观众无法消解的乡愁,让观众放声大笑又动情流泪。
凝望家乡热土,传递人文价值
【我和我的祖国】从不同角 度、不同侧面,深刻呈现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聚焦当下城乡融合发展和现实火热生活,表达出对现实生活和人文价值的思考。
【我和我的家乡】从现实主义创作出发,聚焦生活本源,从日常生活点滴中反映社会的巨大变化,表现现实中大众关注的民生话题和亲身经历的日常生活,绘制出新时代的动人画卷。【北京好人】聚焦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善。
【天上掉下个 UFO 】关注乡村物 流和科技扶贫,【最后一课】关注教育改革和乡村文化复兴,【回乡之路】表现自然环境治理和共同致富,【神笔马良】关注新农村建设——这些故事均坚持现实主义美学,从日常的大众经验中萃取真切感人的情感诉说。
社会现实折射下的思想观念的更迭、个人价值的升华、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是【我和我的家乡】 的价值内核。【天上掉下个 UFO 】 中,山村从靠「山水」、到靠「外星人」、再到靠「科技」发展旅游业,显示出农民紧跟时代的思维创新变化。
【最后一课】中表现乡村 教师坚守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责 任,弘扬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等,都展示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精神弧光和人文关怀。此外,通过影片我们还能看到对于当前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无论是【北京好人】里农村城市亲戚之间的相互支撑依靠,还是【最后一课】里学生与老师之间感恩牵挂,亦或【神笔马亮】里夫妻的相互理解支持、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信任互助,都传递出温暖和感动,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进。
创新喜剧艺术表现手法多元而深度地诠释中国主流价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是新主流电影地整体美学核心。【我和我的家乡】通过幽默温情的喜剧美学,试图建构起对美好的人性与情感的憧憬与向往,这是新主流电影在喜剧类型创作方面的尝试与突破。
既独立又统一的叙事结构
早在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 中国内地首部贺岁喜剧电影【甲方乙方】就采用「集锦」式的叙事结构构,讲述了「好梦一日游」公司帮助不同的人们过上梦想成真的一天 的故事。
2013年底上映的【私人 定制】,虽观众口碑和市场反响大不如前,然而国内观众对这种「集锦」式叙事的喜剧电影形式接受度仍然较高。
【我和我的家乡】在叙事上「形散神聚」。整部影片故事虽然分割成五个单元,但聚焦同一主题,喜剧精神贯穿,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观影感受。五个故事结构多为平铺直叙, 基本采用先抑后扬,最后升华 主题的手法。
整体叙事统一顺畅、平整,冲突与转折设置巧妙。有些 单元的故事在结构设计上格外出 色。【北京好人】讲述张北京用自己的医保卡为在北京打工的河北衡水表舅治病的故事。故事以「假冒医保卡」为主线,情节转折点铺陈紧密,情节跌宕起伏。
导演宁浩 用纯熟的叙事技巧让故事节奏张 弛有度,包袱密集好看。【最后一课】是全片笑点最少但感动最多的 单元。徐峥导演以「悬疑+回忆」 的手法结构故事,跟随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范老师回到以前教书的小乡村,通过学生们还原拼凑他回不去的「最后一课」。
将这个乡村教师过去的记忆娓娓道来。叙事时空以现在时空和回忆时空这两条情节线索并行,结合范老师的交替性认知缺陷,影片利用高超的摄影和剪辑技巧,将两个时空进行有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转换。
故事层层递进,往事一一铺展,情感徐徐推进,范老师对乡村教育的一腔热忱,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细致关怀,使得这一段落的感情和情绪饱满充沛,感人至深。
在这些故事单元展现出精妙 构思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短片篇幅的限制,有的故事并未将叙事和喜剧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喜 剧本身就是极其有创作难度的类 型,【我和我的家乡】中的每一段故事,都源自普通电影观众所不太熟悉的生活、社会观察的小角度以及各式各样的小人物,能够把该交代的交代清楚,有笑有泪地讲好故事,难度不小。喜剧还需要「抖包 袱」,在30分钟内去掌握节奏。
把笑和感动都表达好,做到有感染力和情感力量,更不是件易事。另外,五个故事相似的结构手法和戏剧情节设计让影片显得讨巧,比如在情节设计上无一例外地都用善意的「欺骗」作为悬念的设置,这种套路化、模块化的重复感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平凡小人物的多维塑造
【我和我的家乡】消解宏大叙事,在普通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寻找人性亮点。影片塑造了大时代下一个个生动鲜活、个性突出、有理想有情义的小人物。不管是医疗改革的受益人、农村科技专利发明家、治沙英雄、乡村老师,还是扶贫战线上工作的第一书记,都是真有其人。
在【北京好人】中,由葛优扮演的张北京,在用自己的医保卡给没钱看病的表舅看病过程中,与医生、保安的斗智斗勇中表现了他的聪明滑头,在面对疾病时表现出他的乐观豁达,在用卖了车的钱给表舅看病时体现了他的温暖仗义,性格多面丰满的刻画。
让这个北京市井小人物显示出人性的光辉。范伟出神入化的演技将【最后一课】里的范老师演绎得立体多维。一个是在患阿兹海默症前一丝不苟、细心严谨的教授,一个是在患病后神情恍惚、滑稽搞笑的老小孩,还有一个是年轻时心心念念山村孩子的教书先生。
三个时期的人物形象转换自然流畅,生动的演绎让范老师这个人物形象真实可感、丰富饱满。【神笔马亮】里沈腾饰演的马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妻管严」形象,有着「惧内」「怂」「怕事」等小缺点,让他所在扶贫之处的村民配合他一起哄骗妻子,佯装自己在俄罗斯留学。
但同时,马亮也是一个有主见、有想法、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的扶贫干部,村里的墙画和稻田画展示出马亮的绘画才华。短片在对妻子的疼爱和舍己为乡村建设的矛盾和冲突中建立起一个温情大义的扶贫干部形象,反而让这个人物朴实、鲜活起来。
【我和我的家乡】中人物设计虽然鲜活多面,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总体来看,影片中鲜见与主角对立的反面角色,这样一来,剧情产生戏剧性冲突的角色或力量就自然被削弱。在人物刻画上。
【回乡之路】中的主角乔树林在剧情前后半段的反差欠缺一些线索和细节,使得剧情在搞笑与煽情的两端过渡不够自然。此外,由于每个叙事单元的体量有限,连番出场的多个人物难免存在人物脸谱化、公式化的问题。
结语
【我和我的家乡】是中国喜 剧电影在主流题材领域的开拓,将脱贫攻坚主题依托于喜剧的表现形式,让电影观众在笑声中喜迎小康社会发展成就。
影片在喜剧艺术创作上的精进与创新,对时代表达着浓浓的温情与敬意,让观众在欢笑之余引发对社会、人生和家庭的思考,激发观众对家乡和祖国的深沉依恋与热爱。
同时,【我和我的家乡】也给新主流电影创作带来启示。作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作路线,「新主流+喜剧」应当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喜剧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感染力,实现风格化、多样化的创新发展,为观众奉献更多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