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娱乐

太唏嘘!陪跑22年,连他都拿不到影帝,竟还说港片回春?

2024-08-31娱乐

好久没见着啦。

香港电影金像奖

2020 年 5 月 6 号,由于疫情的缘故,第 39 届香港金像奖改成在线上颁发啦。现场连一个观众都没有,尔冬升对着镜头,独自把获奖名单给念

获奖的影片里,除了【少年的你】这部,别的都没啥出色的地方。

到了第二年,就不再办了。

所以第 40 届就往后推迟到了今年。

香港金像奖在间隔三年之后,又盛大举行了。

可影迷所担心的是:

金像奖,还能回到从前吗?

今晚,所有奖项都公布出来了,总算是让关心香港电影的影迷精神一振:

最佳影片是:【怒火·重案】

最佳导演:陈木胜凭借【怒火·重案】获得

最佳男主角是谢贤,作品是【杀出个黄昏】

最佳女主角是刘雅瑟,凭借作品【智齿】。

最佳编剧:欧健儿和岑君茜,作品是【智齿】

最佳新演员:王丹妮在【梅艳芳】里

新出道的导演:陈健朗 作品【手卷烟】

最佳摄影奖得主:郑兆强,作品【智齿】

最佳男配角:冯皓扬在【妈妈的神奇小子】中

最佳女配角:廖子妤出演的【梅艳芳】

最佳电影歌曲:时间的初衷 出自【一秒拳王】

最佳美术指导:麦国强和王慧茵,作品是【智齿】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吴里璐和叶嘉茵凭借【梅艳芳】获奖

最佳剪辑:彭正熙的【怒火·重案】

最佳动作设计:甄子丹、谷轩昭、谷垣健治、李忠志,作品为【怒火·重案】

最佳视觉效果:余国亮、林嘉乐、梁伟民、洪敏诗的【梅艳芳】

最佳音响效果:杜笃之、吴书瑶的【梅艳芳】

亚洲华语电影中的最佳影片:【美国女孩】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许冠文

专业精神奖获得者:周国忠

第 40 届,刚好到了不惑的年岁。

金像奖也是一样,曾经陷入困惑和低谷,今年算是重新起步。

要是用一句话来描绘第 40 届金像奖,那么 Sir 觉得应该是:

新鲜得就跟刚开始一样。

01 流金

要问为啥。

那得从开头讲起。

1982 年,【电影双周刊】跟香港电台一块儿搞了首届金像奖。原因挺简单:瞅瞅过去一年电影人的成果。给表现出色的电影人奖励奖励,盼着能让港片更兴旺,让电影人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都提上去。

△ 首届金像奖,影后是惠英红

从第一届那像草台班子似的,就是个简简单单的电影人内部聚会,到后来增加了终身成就奖,再到正式搞出了非盈利性的金像奖协会。

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特别「外向」。

专注的是香港的故事,但其辐射范围却是东亚以及东南亚。

【请回答 1988】里,主角团直勾勾地盯着张国荣;小新一说「那是金城武」,妈妈马上就连声问「在哪儿」;前几年发哥在 MAMA 颁奖时,台下的观众疯狂得很。

全世界都看重整数年,到跟前了,就连拍电影都使足了劲。第十届的时候,达叔凭借【天若有情】拿到了演艺生涯里唯一的最佳男配奖。王家卫赢得厉害,自己得了最佳导演,【阿飞正传】成了最佳影片,影帝给了主演张国荣。

第二十届。【卧虎藏龙】跟【花样年华】对决。李安拿下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梁朝伟、张曼玉分别成为影帝、影后。在国内外都吃香: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戛纳影帝……

要是讲辉煌的时间足够长,才能赢得金像。那当时的港片肯定是够格的。

到了第 30 届,颓势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最大的看头,就只是谢霆锋靠着【线人】「接班」。

这一年的香港电影,连凑出一份有分量的提名名单都显得有些费劲。

金像奖还有继续办的必要吗?

2 40

说金像奖会没了,那是想多啦。就拿合并颁奖的这两年来说,港片又热起来了。

有接连拿下十几亿票房的商业好片,像【拆弹专家 2】【怒火·重案】。还有像【浊水漂流】【手卷烟】【智齿】这样的文艺精品。

刘德华、刘青云、甄子丹、谢霆锋、林家栋、吴镇宇、陈木胜、陈可辛、许鞍华、吴君如、刘雅瑟……这么一大串顶尖的演员和大导演,真让人发愁到底把奖给谁合适。

在拍摄【潜行】的时候,林家栋为护着怀里的小女孩受伤进医院了,大伙都特别担心。还好在典礼上,他看起来气色挺好,估计没啥大问题了。

今年一大看点,肯定得算林家栋、谢贤、吴镇宇的影帝角逐。Sir 觉得用「神交已久」来描述他们很合适。1997 年,吴镇宇主演【难兄难弟】,用轻松幽默的办法「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他在剧里演的「谢源」就是谢贤。

第二部吴镇宇没在了,男二号变成了由林家栋饰演的「谢四」。

而在圈里被称为四哥的人是谁,Sir觉得没必要多解释啦。

当年的两位扮演者,都不如本尊:

86 岁的谢贤,头一回荣获了金像奖影帝。

不过要讲今年谁是最大的赢家,那还得是林家栋。

虽说没能拿到影帝。

不过他主演的两部影片,在这一届里占了一半的份量:

【手卷烟】【智齿】

风格又阴又癫。在【手卷烟】里,林家栋演的是试探法律底线的掮客。借高利贷炒股失败后,以前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卑微。他双眼聚焦时的凶狠,还有要不到钱时的干笑,这对他来说都算正常表现。

他在【智齿】里有更出色的表演。

导演郑保瑞又回到了【狗咬狗】时那种暗黑、癫狂的状态。整部片子采用黑白影像展现香港的城市空间,阴沉绝望、断胳膊断腿、又脏又臭,就算是万家灯火也没法遮挡住。

就跟片名一样。一颗只有成年人才有的牙齿,还老是让人遭罪。妻子出车祸对警察展哥(林家栋 饰)来说是智齿,吸毒后飙车撞人对王桃(刘雅瑟 饰)来讲是智齿,精英人士主张的程序正义对任凯来说是智齿。展哥多年后碰到王桃,那凶狠、愤怒一下子就爆发了,甚至让他这个「神探」都失去了理智。

吴镇宇之前得奖的呼声可不低。【智齿】讲的是,只有「智齿」掉了,人才能真正往前走,重新开始。但吴镇宇的【浊水漂流】,在当下更稀罕。毕竟智齿在身上疼,拔掉就行。可要是内心有残疾,生命的缺口咋弥补?在【浊水漂流】里,吴镇宇演的是社会最底层的街友辉哥,刚出狱就没家回,天天睡大街、睡天桥。

学生、记者、志愿者,来探望和采访的人是一波又一波,可真正关心他的就一个人。

最后啊。觉得「谁也救不了谁」的辉哥,打定主意要最后辉煌一把。

当咱们盯着这场火瞧。其实也是在看着一个普通人的恼怒和疑问:他就想把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回来,能有个住的地儿,咋就这么不容易?

虽说【浊水漂流】是本届的最大遗憾,不但最被看好能拿最佳影片和影帝的没拿到,就连那些小奖项一个都没捞着。

不过能有这般质量、这般表达呈现出来,并且还是来自新一代香港电影的力量。

这称得上是最大的胜利了。

30 岁不再迷惑

香港电影金像奖走过了四十年,这里面有噱头、有恩怨,还有让人难忘的影像记忆。

金像奖以及其背后的香港电影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没错,到了四十岁那种成熟的阶段。

这也是一种成熟。

说没有困惑了,那只是由于它曾经有过困惑。

Sir 来举个例子。

2002 年,第 21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头一回弄了个奖,叫「最佳亚洲电影」,这想法挺有雄心的,获奖的作品也确实有分量。

首届颁给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随后,这个奖项持续颁发了十年,得奖的作品全都是名作:

好比韩国的【我的野蛮女友】,日本的【入殓师】【告白】,中国的【可可西里】【色戒】【我不是药神】。

不光获奖的作品,就连提名的作品,好多也都是当年中日韩的热门之作。

当年设这个奖,就是想靠着香港电影的影响力,去参与整个亚洲地区优秀作品的评选。

然而 。

因为市场、受众的限制,还有评选者对外片的了解情况,以及获奖者对金像奖的重视程度。

这个奖项也就举办了十年,等到第 31 届金像奖的时候,就变成最佳两岸华语电影了。

从拥抱亚洲,转变为将重点置于华语方面。

甚至到了 2020 年的第 39 届,因为种种问题,变成了最佳亚洲华语电影,不再只限于两岸。

当年得奖的作品是【大象席地而坐】。

这当中的那些波折,其原因大概能猜到一些:

香港电影金像奖及其背后的香港电影所依靠的市场,在过去这二十年里,好莱坞风靡全球,大体上呈现出衰退的态势,特别是在非华语区域。

奖项出现变动,这背后其实是自身国际影响力不如从前了。

更别提金像奖自身的故步自封了。

它原本在华语电影奖项当中,属于对身份门槛要求特别严格的那一类奖项。

按照金像奖的入围规定,最佳导演的候选人得是拥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

参赛影片的出品公司当中得有一家是在香港合法注册的公司;

在它处于「惑」的那个阶段,Sir 可以看出这当中的别扭:

早在十年前,文隽(本次金像奖评选组组长)就满不在乎地讲:

我老听见好多人嘟囔金像奖有多不公平,可我得跟这些人说,你们到底知不知道金像奖设立的初心是啥?这奖原本就是用来表扬和激励给香港电影事业发展做了贡献的电影人的。

香港电影金像奖并非是为了迎合所有的华语片设立的,打从一开始它就清楚自身具有区域性这一特点。每个电影奖项都得有自己的特性,而鼓励香港电影进行创作,便是金像奖的特性所在。

没这种可能(改变规则),为啥要开放来弄呢?咱们面对的就是香港电影的从业者。

金像奖并非会去迎合全部的华语电影。

这两年,从金像奖就能明显瞧出香港电影作品的变化走向:

卖得特别好的作品类别,变得越来越集中了,像警匪类、动作类、罪案类这些;

小制作呢,视角是往下看的,越来越向着回归香港本土的历史、人文记忆以及底层群体去了。

在第 38 届提名的有【翠丝】【沦落人】【三夫】【逆流大叔】,还有斩获多项大奖的【无双】。

从第 39 届被提名的【叔·叔】【麦路人】【金都】,到获奖的【叶问 4】和【扫毒 2】。

再看看如今的第 40 届,被提名的作品当中,既有像【浊水漂流】【梅艳芳】【手卷烟】这类本土的,也有票房特别火的【怒火·重案】和【拆弹专家 2】。

当下它的困惑在于:

在历经黄金时代、衰退、北上、兼容等等一系列的起伏之后,香港电影寻到了自己的活路:

一边拍商业电影赚票房,一边拍文艺题材搞探索,两手抓。

尤为关键的是:

金像奖终于不再妄想能对世界产生影响。

最终决定回到家乡。

哪怕是回到电影领域。

比如说郑保瑞拍的【智齿】,通过特别风格化的影像还有布景,把香港的肮脏和人心的破败给展现了出来。

40 岁的香港电影金像奖

除了有着丰富的经历,这还意味着回归。

04

就像最初那样

从某种角度来讲,金像奖其实早就熟透啦。

表现在两个奖项当中:

专业精神奖以及终身成就奖

前者给到了周国忠,他是香港有名的剪辑师和制片人。他做过【难兄难弟】【鬼马智多星】【阴阳错】等不少影片的剪辑师,还是电影【英雄本色】的制片人之一。

正因如此,金像奖把黄百鸣和麦嘉组合请来,给周国忠颁奖。

另外一位是许冠文,在周星驰之前,他可是香港的喜剧之王,有着冷面笑匠的称号。

还把黄子华请了出来,让他给偶像颁奖。

而最为出色的影片以及最佳的导演。

全都给了陈木胜。

2020 年 8 月 23 号,导演陈木胜由于鼻咽癌离开了人世,终年 58 岁。

也许【怒火·重案】并非本届最棒的电影,不过把奖给陈木胜,可不单单是为了纪念。

由于金像奖向来重视作品的商业属性,就像 13 年前【叶问】能获奖那样。

【怒火·重案】能够收获 13.29 亿票房,这就意味着港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就算有人觉得没啥新意,可这类在华语电影里还没有能替代的。

四十年来,香港电影取得的成就那是相当丰厚。

而从那些被提名的人身上就能瞧出这种熟悉感。

比如说演员:

谢贤都 86 岁啦,吴镇宇 61 岁,林家栋 55 岁,吴君如 57 岁,古天乐 52 岁,谢君豪 59 岁……二三十年之前,他们就已经在大小银幕上很活跃了。

例如导演:

文念中、刘浩良、郑保瑞还有梁乐民,进入这一行都超过 20 年了。

更别提搞摄影的杜可风、潘耀明、郑兆强,获得剪接提名的张叔平、麦子善;获得美术指导提名的黄炳耀、潘燚森;获得服装设计奖提名的吴宝玲、吴里璐、余家安;获得动作设计奖提名的李忠志、谷轩昭……

一个早就熟透了的金像奖,哪里还能「如初」呢?

在提携新人方面。

评选组组长文隽在接受采访时讲了幕后的缘由:

大概在六七年之前,香港电影发展基金会啊,不光大力扶持中小型的电影制作,还搞了个「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像在校的电影系学生这类新人,能先交剧本,接着获得政府资助。一开始是两百万(大专组)五百万(专业组),到这两年变成了五百万(大专组)八百万(专业组),能让他们参赛的剧本拍成电影。

所以就有了【一念无明】【沦落人】这类电影。不少新导演参与这个计划,就算没拿到钱,他们的剧本也能被电影公司看上。

【南方都市报】

港片正在慢慢回暖,一批有才能的新人逐渐冒出来了。

比如说李骏硕,他曾凭借【翠丝】入围第 38 届金像奖,这是个 2014 年才从港中文本科毕业的年轻小伙儿,这回带着【浊水漂流】来到了金像奖。

就像陈健朗,三十来岁,之前常在各种粤语影视作品里当演员,饰演过【过春天】里的黄毛男孩七仔,现今凭着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手卷烟】,在金像奖拿到了 7 项提名。

不光是导演,就连演员也是。

【梅艳芳】中的王丹妮,【妈妈的神奇小子】里的梁仲恒、钟雪莹,【智齿】里的廖子妤,当然港人特别喜爱、夺得影后的刘雅瑟也在其中。

当然啦,你也能够更直白点讲:

香港电影金像奖,依旧是港人自己寻乐子的所在。

就算是他们培养出来的这一代年轻人,其水平跟同期的内地都没法比,更别说日韩和欧美了。

可是 。

这有关系吗?

就香港电影而言,当年能横扫整个华语圈,那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能在国际上引领潮流,是那个时代做出的选择。

不过时代总有终结的时候。

就像咱们以前也会为金像奖对内地大片的偏见以及设置的门槛而烦恼,会去指责和批判。

就好比香港电影曾打算走向全球,引领风尚,可最终却以遗憾告终。

但现在,它回到了原本的区域范围,不再有那些不现实的想法了。

反而找回了初心。

搞电影,搞立足于香港的那种电影。

这如今成了身为一个香港电影爱好者和观察者最大的所得。

在这疫情远远没结束,电影院的状况反复无常,电影的重要性大幅下降的当下。

第 40 届金像奖反而呈现出了某种坦然:

啥叫坦然?

好比月初罗启锐和倪匡的离世,又一次敲响了那个存在于记忆里的黄金时代正在慢慢远去的钟声。

上边提到过的那些老一辈电影人,Sir 说他们未来都会逐渐离去。

有关童年混录像厅的那些记忆,会因为他们的离去而被渐渐忘却。

不过,这跟香港电影能有啥关系呀?

80、90 年代的香港电影能成为神话,原本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意外情况。

与其讲我们是在担心港片没了活路,倒不如说是我们脆弱得不敢去迎接新的变化。

它肯定会的,而且肯定会有新人来接手。

而这些新人呢,就现在的情况来说,都是由上一代进行培养、挑选,然后传帮带的。

这些我们如今正在经历的电影奖,都是在疫情前后一个个把人给提携起来,看着人家出头的。

但谁能断言他们里头就不会有下一个徐克、许鞍华呢?

对于正在自我修复的香港电影界。

根本没必要伤感。

好比那句歌词。

一代人总会变老,可一直都有人正当年轻。

这篇文章里的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