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娱乐

霸屏内地10年,风光无人能比:这群影响80后的人,你还记得几个?

2024-07-15娱乐

1979年最后一天,央视放了个【三峡传说】的风光片,片尾那首【乡恋】歌儿,一下子火遍了大江南北。

没多久,这首歌就惹上了争议。因为李谷一唱得太温柔了,各地报纸都说她「声音软绵绵的,听着像靡靡之音」,还说她的歌声有资本主义那种腐朽的感觉。

批评归批评,但老百姓的热情挡不住啊。过了3年,第一届春晚那会儿,央视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全国上下都嚷嚷着让李老师唱【乡恋】。导演一看这阵势,赶紧派人骑车跑回家把伴奏带取来。

以前啊,在内地,李老师那可是火得不行,谁都比不上她。央广搞了个评选,全国人最爱的15首抒情歌,她一个人就占了4首,厉害吧!那时候啊,想找个能跟她一拼的都没有。不过啊,说到流行歌曲,80年代初,那还得看邓丽君,她才是真的红遍大江南北。

1979年那会儿,邓丽君的【甜蜜蜜】一出来,销量就嗖嗖地过百万了。通过电台和海外渠道,大家都听到了她那柔情似水的歌声,简直听得人都醉了。那时候大家都不好意思直接表白,但邓丽君的歌就像一股暖流,融化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冰冷。

这种力量,可不是什么文学作品能比的。晚上一听到她的歌,大家都仿佛回到了青涩的青春,那种感觉,就像是又经历了一次成长。

虽然内地有【军港之夜】和【桃花盛开】,但跟「你笑得多甜」比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当时,台湾的风情把大家都迷住了,但没多久,香港的影视又让老百姓们疯狂了。1980年,香港的张鑫炎导演带着18个武术高手,花了两年时间拍了【少林寺】。这电影一出来,学校、工厂里的年轻人都想去少林寺了,有张李连杰的海报都觉得特别牛!

李连杰虽然是主角,但拍片只拿到630元红包,每天才补一块,那时候内地演员地位确实不高。不过也正常,毕竟我们才刚开放,啥都没见过。李连杰聪明,直接跑到香港发展了。喜欢他的观众没能等到【少林寺2】,倒是看了TVB。这打击一个接一个,真是让人猝不及防啊!

【霍元甲】这电影太火了,大家都挤去看,都说「万人空巷」了。上周周杰伦在【歌手】里唱了【霍元甲】,那李健咋就选了【万里长城永不倒】呢?因为那首歌代表了一个时代啊。特别是那句「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

说真的,黄元申演霍元甲,长得也就那样,但角色光环太强,观众都喜欢得不得了。好在第二年,【上海滩】这剧来了,20个编剧一起写,周润发穿上风衣、搭个围巾,大家一看,这才叫真帅!一下子就把黄元申给忘了。然后到了1990年,黄元申突然去当和尚了,为啥啊?也没人知道。

那时候啊,大家都在说周润发有多帅,赵雅芝长得多美。年轻人都模仿他们,就像现在的小孩追韩国明星一样。【上海滩】这剧演完了,许文强这个角色就没了,编剧也没打算接着写。谁都没想到这部剧能这么火,连领头编剧陈翘英都没料到。

发哥从那时候起,就成了观众心里的头号大哥,谁都无法动摇。他的地位稳稳的,就像座大山,无论风吹雨打,不管别的红人怎么换,只要他穿上风衣,拿起机枪,在【无双】里一亮相,立马就能引起大家的热议。

啥是时代巨星呢?不就是那种超级有名的,引领时代潮流的人吗?你说呢?

当然,没问题!以下是我用简洁、口语化方式重新表达的段落:02. 这一段主要是说...(此处直接概括段落的核心意思,保持简洁)。基本上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然后那样做就行了,没什么复杂的。总之,意思就是那个意思,希望大家都懂。

【上海滩】这首歌的歌词,是黄霑在电话里一边听顾嘉辉哼唱,一边花了二十分钟就写出来的,简直厉害得不得了!

1982年,日本改教材想抹掉历史,黄霑看不过去,就写了首爱国歌。没多久,碰到了九龙电子表厂的张明敏,跟他说:「你唱得好,这歌送给你啦!」

【我的中国心】84年春晚后火了一阵,张明敏也跟着红了。如果不是特殊时期,这歌也不会这么火。黄霑的词确实写得好,但张明敏那时候还没厉害到能秒杀所有人。他歌也不多,基本上就靠这首歌闯天下。这种一夜爆红的,以后可能慢慢就被大家忘了。

张明敏啊,你得跟【明报】的金先生学学,至少得唱个对联出来,这不过分吧?

1985年那会儿,发哥的风衣刚脱,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就火了。黄日华在剧里露脸没几秒,大家就都懂了啥叫「大侠风范,为国为民」。翁美玲那甜脆的声音,喊「靖哥哥」就像个好听的彩铃。这部剧可是王晶他爸王天林监制的,把TVB给捧上了天,黄日华这个「无线五虎」之一,也成了最火的男星。

这份红火的程度真是超乎想象!九十年代【射雕】重播时,街上还能听到【铁血丹心】的旋律,小卖部里到处都是他和翁美玲的贴纸。连那些便宜的文具盒、书包上都印着他们这对俊男靓女的面孔。我小时候啊,还记得自己曾经偷偷把翁美玲当作心中的女神呢。后来,听到翁姐姐离世的消息,心里真的很难过。

黄日华能火起来,金庸得占大头。虽然80年代金庸在内地不太受待见,但他的小说在民间可是大受欢迎。听说当时有十几家出版社都偷偷印了他的盗版书,从学生到教授都爱看。要不是1988年三联的沈昌文先生去香港见了他,金庸估计得损失不少钱。

90年代初,三联出版社拿到了金庸小说的出版权,推出了金庸合集。那时候,内地观众看了那么多港剧,对郭靖、黄蓉、洪七公、梅超风这些角色都特熟悉。像【笑傲江湖】【东方不败】这些电影,更是加深了大家对金庸的喜爱。金庸可不是昙花一现那种红,他的影响力和粉丝数量,真的是没哪个港人能比得上的。

其实,早在1982年,台湾的琼瑶阿姨就已经在广州火得一塌糊涂了。她写的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悄悄走进了很多中学生的心里。没过多久,她的盗版书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四面八方,让当时很火的「朦胧诗」都黯然失色。很多青年男女都看得如痴如醉,连饭都忘了吃。

琼瑶回大陆探亲,待遇跟明星似的。在重庆工厂,女工们拉着她手就不放,边哭边谢她写了那么感人的故事。那时候,书商们为了她的订单都抢疯了,简直就像火车站黑车司机抢客一样,搞得一团糟。

看着这些年80后作家们一个个崭露头角,阿姨心里可能在琢磨:

孩子们,你们说的那个颜色,那能叫红吗?我看还差得远呢!

金庸爱走高端路线,但琼瑶更接地气。金庸要来内地,那场面估计得搞得很隆重,像铺红毯到北大那样。可要是琼瑶也让北大铺红毯,那李敖在天堂都得被气活了!

阿姨一看大家都这么喜欢,就打算在内地搞影视剧。她这一出手,可真是选对了时候。就在1990年,内地第一部室内剧【渴望】播了,收视率直接飙到94个点,连小偷都回家追剧去了。那会儿,「六个梦」里的【婉君】也拍完了。

【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新月格格】,这些老歌啊,90年代的人都听过,它们的歌词大部分都是琼瑶阿姨写的。这些歌啊,不仅好听,还让更多人知道了琼瑶阿姨呢!

那时候,马景涛的演技真的太炸了,陈德容又美又可怜,看得多少少女都哭红了眼啊!

嘿,咱们说实话啊,那些「琼瑶剧」可真火,特别是咱们内地这么多家庭主妇都爱看。至于【小时代】那种,也就赚了点钱而已,哪比得上「琼瑶剧」那么深入人心呢!

要说那同一时间超火的编剧王老师咋说呢:

"哎,一直没人能跟我比比,我都觉得有点儿无聊了。"

哎呀,说到台湾,大家可能都先想到那些红遍两岸的歌手,其实在他们之前,台湾阿姨们就已经开始有影响了,不过歌手们后来居上,也真是厉害!

1987年春晚,费翔这个台湾小哥,凭着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火遍全国。他那自编的舞蹈,可以说帮了大忙,占了八成的风头!

彩排时候,费翔觉得干站着唱歌太别扭了,他就跑回酒店自己编了段舞。可领导看完却说:「你这舞跳得太有情感了。」费翔有点懵,问啥叫有情感,导演就解释:「就是说你这舞跳得太性感了,不太合适。」最后领导说:「节目可以上,但跳舞时别露太多,脖子以下就别露了。」

播出那天,导演一喊「全身出境!」那性感的舞蹈就亮相了。之后费帅哥的发型成了流行,他那摇摆的舞步都成了泡妞高招。大街小巷都回荡着他的歌声。那年大兴安岭的火灾,还有人开玩笑说是费翔唱出来的呢!

台湾音乐嘛,那旋律、舞姿还有时尚感,一直让内地人着迷。不过啊,1988年那会儿内地也出了几首歌,像【囚歌】什么的,虽然流行了一阵子,但终究没抓住大众的心。

1989年,央视的【旋转舞台】突然放了一个专辑片,叫做【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介绍了王杰、小虎队、姜育恒、张雨生他们。那几首歌,像【一场游戏一场梦】、【青苹果乐园】、【我的未来不是梦】,唱的都是爱情、梦想和青春,一下子火遍了大街小巷。那时候,卡拉OK也在北上广这些地方流行起来,港台音乐也跟着火了一把。

港台两大巨头争夺战,火热上演啦!

台湾文艺片虽不如香港电影火热,但80年代内地也流行过【酒干倘卖无】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当时最火的要数齐秦。后来【潮】播出,大家才发现歌手原来可以这么多样。不同嗓音,代表不同个性,也吸引着不同的粉丝。比如姜育恒的沧桑感、张雨生的明朗、潘美辰的冷艳和张惠妹的直率…不同年龄、喜好的听众,都能在这些风格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

在这些歌手里,童安格绝对是顶流。他的儒雅形象和内敛的音乐风格,刚好跟咱们内地人喜欢的抒情调调对上了。王杰他们有点颓废,小虎队那就是小孩子玩的,大家还是觉得像【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种旋律好听,特别有味道。还有【把根留住】这首歌,直接戳中了刘强东的心。

说简单点,就是姜育恒那首【再回首】。80后那时还小,跟失恋不沾边,也没啥物质烦恼。但那些经历过生活变迁的大人们,一听到「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心里就翻江倒海了。

台湾歌手走红,背后有电视剧的大助力。那些年,【昨夜星辰】、【戏说乾隆】、【新白娘子传奇】和【包青天】火得一塌糊涂,真的让港剧都望尘莫及了。

台剧啊,它主要就是靠情感打动人心,没那么多打打杀杀。那种浪漫的故事啊,特别受妇女和小朋友的喜欢。也正因为这样,赵雅芝才成了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的传说人物。

那几年,内地电视全让赵雅芝给霸屏了。大家都忘不了她和郑少秋的那段故事,还有和叶童的那份生死之恋。一到暑假,你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千年等一回】,其他流行歌都得靠边站。

影视和流行歌曲火得一塌糊涂,宝岛可真是风光无限啊!

但是啊,他们的笑容很快就不见了。

1990年那会儿,内地的人对「谭张争霸」还一知半解。那一年,巨星都退位了,刘德华这个小伙子演了部【天若有情】火了一把,郭富城拍了个机车广告也红了。黎明还出了他的第一张专辑【LEON】,张学友则成了宝丽金的金字招牌。童安格的盗版磁带都卖了几百万张,那时候,一个现在听起来有点老掉牙的名字就要冒出来了。

他们四人红得正当时,第一批80后也刚好进入青春期,手里有点闲钱,全国上下都涌现出真正的追星族,大家都疯狂了。

哎呀,内地的流行原创音乐,现在可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啊!

当然,让我试试看用更简洁和口语化的方式重新表达这个段落:04. 简单来说,就是要你关注这个部分,这是重点,别漏掉了。

要是咱们来写新中国文艺史,说到1992年是谁的「高光时刻」,估计大家会争得不可开交,吵得热火朝天。

哎,有人说那是余秋雨老师的大年,【文化苦旅】火得一塌糊涂!也有人说那是张艺谋的年头,【秋菊打官司】多火啊,大家都嚷嚷着「要个说法」。还有啊,别忘了陈道明,他演的【围城】谁不知道啊,钱钟书都夸他就像方鸿渐本人一样。

说到影响力,90年代的文学、电影、电视剧真的没法和流行歌曲相提并论。记得1993年9月央视35周年台庆吗?赵丽蓉和蔡明、郭达演了个小品叫【追星族】,里面床头那张海报,贴的就是当时超火的「四大天王」。

蔡明被车溅了一身泥点子,她当时是怎么吐槽的呢?

奶奶,我想去吃点冰碴子,解解暑。

第二年,有个叫杨丽娟的16岁小姑娘,看了刘天王在电视上那一眼,就彻底睡不着了。她决定不去学校了,心里天天都想着要接近她的偶像。

"四大天王"的崛起,让追星族们对流行歌手的崇拜变得如痴如醉,仿佛灵魂都被牵引。无数的粉丝遍布各地,渴望着偶像的慰藉,希望消除心中的所有烦忧。

那四个人,真是无处不在啊!从发廊到歌厅,再到学校、小巷、老百姓家里,甚至你蹲厕所抽烟时,都能听到有人模仿刘德华,唱得粤语歌都跑偏了。就算不会跳郭富城的舞,也得学学韩寒在「新概念」作文里写的那样,整个帅气的四六分发型。

那时候,广州的流行歌儿特别火,毛宁的【涛声依旧】、孙悦的【祝你平安】、李春波的【小芳】到处都能听到,但它们跟歌神那300多万张的【吻别】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再说说华仔,他一年就拍了14部电影,那时候男孩子都爱学他那个「对你爱爱爱不完」的手势。

这四大天王,他们连续11年霸占了金曲奖榜单。VCD一出来,「冷冷的冰雨」就火遍了大街小巷。那时候,苦情歌特流行,几乎人人都会唱。很多年轻小伙子还没谈过恋爱呢,就老爱问:「你怎么能背着我和别人好?」

天王带头,香港的歌手们可是火了一把,唱出了新高度。那时候,录像厅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港片里的情色、鬼怪、武侠、黑帮和无厘头电影,可真是热闹得不行!

1995年1月,成龙在【红番区】里那一跳真是惊为天人,春节档票房直接飙到9500万!那年,内地开始打击盗版,好多不法商人就跑去香港了。结果三年内,香港竟然有了600多条生产线,每天能生产1200万盘VCD!

嘿,就是这些盗版,让内地的观众都看到了洪金宝、周星驰、张国荣他们这些大咖的风采。梁朝伟、王祖贤、邱淑贞、林青霞、张曼玉、张敏、关之琳、吴孟达、刘嘉玲等等,全都看到了他们的风采!

那会儿最火的可不是哥哥和星爷哦。张国荣那时候挺低调的,周星驰也还没变成经典人物呢。你随便去个小镇瞅瞅,那些地摊上的海报,大部分都是光膀子、纹身的男人,手里还拿着大砍刀,看着挺唬人的。

中间站着的那个哥们儿,他名字就叫陈浩南。

1996年,「古惑仔」因盗版碟在内地火得一塌糊涂。这电影就拍了14天,结果在香港票房大卖,把郑伊健和陈小春都捧红了。那时候,港片其实已经不太行了,但【人在江湖】上映后票房就飙到2100万。接着,「古惑仔」系列电影也跟着火,连梁朝伟都来凑热闹了。

在内地啊,理发店、录像厅、台球室和音像店里,很多中学生学着社会上的人打扮,一起混日子,还互相称兄道弟。染发、抽烟、打耳钉这些行为在他们中间很流行,那些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都爱自称「XX陈浩南」。不过,这样的行为让不少人最后进了监狱。其实啊,说到「陈浩南」这个角色的扮演者郑伊健,他在香港可是很红的,被誉为「第五大天王」呢。

不过啊,他再怎么努力,也阻止不了这下滑的势头。

当时啊,香港的音乐和电影真的不太行了。原创新歌太少,盗版又猖獗,大家还老想挣快钱,这几个问题害惨了他们。1998年,谭校长看着金曲奖就直叹气;1999年,黎明就说不唱歌了。那时候的天王巨星们,也都慢慢淡出了舞台。

最后啊,写【上海滩】的黄霑也就在家练书法了,一遍又一遍地抄晏几道的词,真是认真啊。

衣服上的酒渍和诗篇里的字句,每个痕迹,每行字,都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和悲凉。

郑伊健火得一塌糊涂那年,王菲也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真是风光无限啊!

1996年金曲颁奖礼上,北京妹子王菲唱【我只在乎你】向邓丽君致敬,就像天后接力一样。不过年底记者陶晶莹问她:「你现在内地火得一塌糊涂吧?」王菲却谦虚地说:「哪有,最火的还是任贤齐。」

台湾天后转战香港,但人气好运却从香港又飞回台湾啦!

那年,任贤齐刚加入滚石不久,就发行了第二张专辑【心太软】。当时跟滚石公司有个约定,如果专辑销量不好,他就要走人。任贤齐都做好转行的准备了,打算去搞体育新闻了。

第五张专辑真的就像人生转折点,直接改变了命运。就在张惠妹的【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张国荣的【怪你过分美丽】、林忆莲的【夜太黑】这些大热门歌曲夹攻下,【心太软】硬是杀出重围,火遍了整个华语乐坛。

这歌火的程度,连以后大妈们跳广场舞都要用它当背景音乐,连【小苹果】都得让路。

那时候有「心太软雪糕」和「心太软夹心糖」,超火的!连演【追星族】的赵老师都上春晚唱了这歌。大家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这歌虽然直白了点,但大家都爱听。

【爱像太平洋】这首歌简直火到不行!特别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首,那时候啊,无论是联欢晚会、学校表演、公司年会,还是剪彩现场、超市促销,只要是有男有女的地方,都能听到这首歌,简直无处不在!

【对面】这首歌,真的火得一塌糊涂,跟以前的抒情风完全不一样了,感觉就像消费时代突然来了。那时候,任贤齐可真是红得发紫,他的专辑卖了2600多万张,接的戏一部接一部,从【神雕侠侣】到【新楚留香】,都是大牌戏。想想以前演香帅的郑少秋,多牛啊!张柏芝因为【喜剧之王】红了之后,任贤齐就和她合作了【星愿】。还有啊,1998年他开演唱会时,那支在幕后伴奏的乐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五月天。

真是惊喜连连,任红人一举帮台湾夺回流行界的地位。琼瑶阿姨再次出手,终于让港台偶像不再独占舞台的风头。

1998年,阿姨本来计划用【苍天有泪】捧红蒋勤勤,结果意外的是,【还珠格格】这部剧火得一塌糊涂,全亚洲都知道了。内地第一个全民偶像赵薇,就这样诞生了。【还珠格格】让赵薇火得一塌糊涂,大家出门都能听到「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这首歌,满大街都是格格深情凝望的海报。

也是在任贤齐火得一塌糊涂那年,胡润这个哥们儿第二次跑去了上海。他一看,跟五年前比,变化可大了!大楼多了,人们穿得也花哨了,工厂生产的东西也更多了。于是,1999年他脑袋里冒出个想法,想搞个富豪榜。他立马动手,翻了100多份报纸,弄了个名单,把当时内地最牛的50个商人挑了出来,然后寄给了【福布斯】。

四年前,北京的张树新在中关村挂了个牌子,问大家:「咱们中国人离那个信息高速公路还差多远?」到了1999年,不得了,三大门户网站都火了,腾讯QQ也上线了,百度、阿里、当当、携程这些公司也都冒出来了。

也是在那一年,广告界的王中军因为投资了英达的【心理诊所】赚了钱,就开始对影视行业感兴趣了。不过后来投资【鬼子来了】和【荆轲刺秦王】却没赚到啥钱,让王中军有点儿迷茫。但好运气说来就来,华谊签下了冯小刚,他们拍的【没完没了】一下子就让王中军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看似不搭调的小事,其实都在告诉我们,新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回望过去,心里只有一声感慨:

岁月匆匆,风景依旧,人心却已变。回头望去,只觉往事如烟,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惘然。

2000年那会儿,有些人和事就变了样,仿佛一下子从繁华走到衰败,就像大海变成了桑田,时间过得真快。

那年,光良给了梁静茹【勇气】,让她更勇敢。S.H.E在【宇宙2000实力美少女争霸赛】崭露头角,羽泉则用【冷酷到底】征服了大家。金海心喊话【把耳朵叫醒】,让音乐叫醒你的耳朵。谢霆锋因【因为爱所以爱】大火,和王菲牵手成了世纪之恋,还在春晚合唱了【今生共相伴】。董洁站在他旁边,青涩得很,和周杰在【少年包青天】里一样,颜值爆表。多年后,这些人有的红了,有的不红了,有的爱过,有的不爱了,有的散了,有的又重逢了。

哎,有些人啊,被那些热心的群众给送到了警察局。

【卧虎藏龙】这部2000年的大片里,有句话说得真到位啊!

江湖水深,高手云集,人心也一样复杂。剑里藏刀,暗藏杀机,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有时候也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任贤齐淡出后,新红人难找,谢霆锋、陈冠希他们名气没以前的老天王们大。不过啊,咱们内地娱乐圈经过90年代的风雨洗礼和经济发展,现在有钱有能力造星,跟港台比也不带怕的!

2001年,金庸收了张纪中一块钱,李亚鹏演的【笑傲江湖】就火得一塌糊涂;冯小刚那时候也忙着拍【大腕】,还拉到了哥伦比亚的投资;还有一首老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1995年就写好了,但靠着网络上的BBS突然红遍了全网。

第二年,香港拍的【无间道】简直是巅峰之作。里面的大明星,咱们内地观众都认识得不能再熟悉了。但说实话,当年【上海滩】那股热劲儿,现在已经没啦,风都吹散了。

说起来,台湾这次可真是不遗余力,直接推出了两位超级火爆的明星,简直是流量爆棚的大小王啊!

那年,柴智屏找到了几个人:模特言承旭、打工仔朱孝天、陪朋友试镜的周渝民,还有休学不久的吴建豪。他们一起拍了部叫【流星花园】的剧,结果火遍了整个亚洲!

这部剧火得不行,比【来自星星的你】还猛!亚洲妹子们都被那四个帅哥迷得五迷三道的,整天做白日梦。可惜啊,这剧在内地上线没多久就被停了,早恋、校园暴力这些问题让老师们压力山大。那段时间,学校广播天天都在播「陪你去看流星雨」,女生们就天天讨论剧里角色,连零花钱都花在这上面了。

朱孝天后来谈起说:「红了那么久,感觉都麻木了。差不多有三年时间,我就像活在【流星花园】里一样,豪车、美食、豪华酒店都享受过,走到哪儿都是人山人海,大家特别疯狂。」

在2003年,F4可是【福布斯】杂志里唯一上榜的华人艺人组合哦!美国新闻周刊还专门跑来台湾采访他们,夸他们四个是「亚洲之光」的制造者呢!

如果那些明星不是火得不行,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内地的人也不会这么晚才发现周杰伦这个宝藏啊。

1997年,任贤齐火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周杰伦还默默无闻。他参加【超级新人王】,有学妹帮忙,结果被吴宗宪看中,让他写歌。没想到啊,他那几首被退掉的【双节棍】和【忍者】,最后火得一塌糊涂,直接让他上了【时代周刊】,红遍了整个华语乐坛,成了新天王!连中国移动都找他代言,这一红就是十多年,谁也追不上他!

短短几年,他就火得一塌糊涂,拍成了电影,还有歌曲写他,考卷上有他,音乐教材里也有他,甚至有人拿他和雷锋比。他的每个字、每句话都被人模仿。后来,因为模仿的人太多,他还专门写了首歌叫【红模仿】,告诉大家:别老模仿我,要做你自己!

但说到像周杰伦这样的天才,真的是少之又少,多少年才出一个。虽然内地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他的名字,但以前港台明星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回不去了。

【叶惠美】发行第二年,哎呀,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直接把周的风头给盖了。那张专辑啊,一年内狂卖了270万张,刀郎自己都说听腻了。然后啊,【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这两首歌火得一塌糊涂,把港台那些歌手们给整得措手不及。

那时候,S.H.E、潘玮柏、蔡依林这些台湾明星火得一塌糊涂,但跟以前的大佬们比,他们还是差了点火候。跟那些真正的超级巨星比,他们只能算是高级点的玩家。说到陈奕迅,他虽然很棒,但跟那些真正的「歌神」比,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而且,网络歌曲一火,把原来港台明星的关注度都分走了一大半。

一年后,【超级女声】成了全民焦点,李宇春更是火得一塌糊涂。大紧哥给李宇春写歌时,她忙到只能抽2小时见面。所以,大紧哥只好提前把问题都写下来,准备跟她见面时好好聊聊。

才过了三年时间,F4这个组合就好像销声匿迹了,都没啥动静了。

互联网时代来临,选秀节目火了,港台流行歌的地位就不那么高了。想想当年,华仔唱【忘情水】火得不行,咱这边还流行【祝你平安】呢。

哎呀,这世道真是变化无常,十年一个样,河东河西轮流来。

1996年,张艺谋和巩俐分手后,他遇到了大麻烦,没人愿意给他投资。但张伟平听说了他想拍【有话好好说】,就立马给了他钱,虽然最后亏了近2000万。但张伟平没放弃,继续支持他。到了2001年,张艺谋的【英雄】大卖,赚了2.5个亿!

说起「二张」的故事,就好像是内地娱乐业开始起飞的一个标志。有趣的是,1996年那会儿,中戏和北影招了一堆好学生,那时候还没那么多资本进入影视圈,所以他们算是最后一批被招的,但实力可是杠杠的。有了这些人才和资金的支持,后面就出了好多大明星。

经济好了,娱乐方式也变了。90年代后期,大家不再都追同一部港台剧,也不再为一首歌兴奋得睡不着。进入新世纪后,电影、电视、流行歌,两岸三地都各有特色,谁也别想一家独大。就算是F4这样的热门组合,也难一直引领潮流。

2005年后,选秀和真人秀节目就像开了挂一样,年年都有新花样。这边「超级」火,那边「好声音」又冒出来,还有「爸爸」「跑男」「极限挑战」等等。这样一来,港台那边就压力山大了。他们得投入上千万的资金,而像【康熙】这样靠小录影棚撑了多年的节目,也只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了。

想想1991年那会儿,第九届大众电视金鹰奖请来了周润发当嘉宾。他一到广州天河体育馆,整个场子都炸开了锅,大家都去围观发哥了。那会儿李雪健老师,因为在【渴望】里演得特好,还拿了最佳男主,结果被大家给冷落了。事后,李老师说了:这种明星效应,咱们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李老师刚感叹完没多久,第二年就有个南巡的老人,像提前给李老师揭晓了答案一样。

那些辉煌的过去,真的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港台明星,没谁再能像当年的「双周一成」和「四大天王」那样火得一塌糊涂。那些让人疯狂的港台红人,比如童安格、齐秦,也再难出现。反倒是一些穿越剧,随便就能捧红个杨幂,让她【孤岛惊魂】票房高达9000万。还有网综节目,吴亦凡随便一个free style就变成了流行语。再看看现在那些小鲜肉的微博,随便一发就能转发过亿。时代真的变了。

陈凯歌导演这话说得真到位!

风一吹,树叶的去向就定了。

到了2009年,那时候在【还珠格格】里超级火的苏有朋,跑去华谊的【风声】演了个配角白小年。而演金锁的冰冰呢,她自己开工作室当老板了。再看QQ音乐榜的港台十大歌手,还是那些老面孔,力宏、惠妹、德华、静茹、学友、杰伦这些大咖都在。

那一年,韩庚这个名字在网上简直被刷爆了,大家都说他是小鲜肉的祖师爷。第一批80后也走到了三十岁,他们回望过去,感觉自己的青春就这么一晃而过了。

那些虚名浮利,都变成了轻轻哼唱的歌谣。

回头看那些过去的日子,热闹、光影交错,像一场场大戏。以前追的那些偶像,好多都不见了,再红的明星,最后也都会过去。风吹散的,其实不只是粉丝的喜欢,更多的是时间和潮流的变化。

当风把云都吹跑之后,天空里还留下了一些飞鸟飞过的影子。

去年金庸走了,港台的记忆又少了一块。大家都感叹「一个时代结束了」,都在发文怀念。有人说唱歌的人装正经,听歌的人最冷漠。但粉丝们不是这样的。时代列车呼啸而过,但总有些温暖的记忆留在心里。那些听过的歌,追过的剧,都是人生的标记。

二十年前的一个晚上,张国荣哥哥跟陈少琪和黎小田一起吃饭。哥哥提到他准备办告别演唱会,还想为它写首主题歌,作为最后的大招。

陈少琪就提议说:「你的那首【风继续吹】那么火,要不咱们再搞一首【风再起时】?这样风一吹,大家就能想到你,多带感啊!」

那会儿,张国荣可是唱得深情啊,他说:

在时光的长河里,我找寻那份内心的诗意。每当风再次吹起,夜深人静时,我就会想起你对我的支持。再次听到欢呼声中,我仿佛听到了我内心的感激之声。虽然我们已经分别,但心里依旧留有一丝暖意。

那些以前听歌会掉眼泪的人,估计现在听到这歌,心里也还是会难受吧。#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