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慢节奏」的【来福大酒店】终于等来了它的第一个收获时刻。
公映一周后,这部影片的豆瓣评分从7.2上升至7.3。在今年暑期档这个优质项目稀缺的档期里,【来福大酒店】的口碑上涨更显得弥足珍贵。
把品质交给时间检验
好电影无惧时间的检验。
【来福大酒店】用自身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部为暑期档打头阵的项目,毫不夸张地说,【来福大酒店】抽到了高难度开局。
疲软的市场环境、低迷的观众观影热情、年轻创作者所带来的观众信任度不足……种种外界因素影响下,让这部影片即便在临近七月的暑期档最佳时间节点上映,仍然没能获得充分的市场加成。
但市场从来不会阻碍一部优质项目被看见。虽然没能在第一时间引燃市场,【来福大酒店】却依旧被观众们发掘出来,而时间也带给了这部影片更充分的口碑发酵。
这部影片并非广义上的市场爆款,不过市场仍然给予了它应有的口碑反馈。从开画时的豆瓣7.2到上映一周后上涨0.1到7.3,【来福大酒店】用时间为自己正了名。
这次珍贵的口碑上涨,也让这部影片成为了自端午档结束以来,今年暑期档新片中口碑表现最好的一部作品。
在2024年暑期档苦新片、苦好片之际,【来福大酒店】用好品质为这个档期带来了迟到的口碑开门红。
好的社会话题将与时代共振
人们总说,一部电影有了好选题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又该如何定义好选题?
犀牛君认为,对于一部现实题材影片而言,这个答案应该是关照现实,且高于现实。【来福大酒店】,就是一张合格的答卷。
这部影片的故事围绕着大医院附近的独特微缩社会——病友之家徐徐展开。
影片中的来福大酒店,是距离医院400米的不起眼街口处的低档旅馆。陪伴就医、代取药物、协助问诊、一顿饱饭、一张床铺,这是属于癌症病人的一条龙服务去处。
而现实中,癌症旅馆、爱心厨房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成为各类纪实节目的常客。它们散落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大型医院附近,被一些心存善念的普通人们自发建立起来。
一元钱炒一个菜、两块五炖一锅汤。在简陋的环境中,这些共享厨房却解决了远道而来为生命挣扎的人们的燃眉之急,成为了无数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临时港湾。
2020年,在江西南昌肿瘤医院旁经营着这样一家特殊餐厅的老万和熊阿姨因为善举收获了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殊荣。为了不影响每天来厨房做饭的病人和家属,他们决定放弃前往北京,远程接受了这次颁奖。
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与大量的案例样本上,【来福大酒店】的故事拥有了更扎实的现实落脚点。「总有人不是为了钱活着」——无需过度艺术加工,好内容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在找到一个好选题之余,这部影片对社会议题的凝练展现,则为作品带来了更丰富层次的情感共振。
导演刘博文将来福大酒店设置为故事的主舞台,通过设置不同身份的病友房客,将多个社会议题串联起来。
丁克婚姻、养老问题、亲子关系、生存质量、边缘人群重返社会,在一方小天地中演着人生百态。通过塑造这些有血有肉的角色,导演不留痕迹地切中社会情绪。这中间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话题,都足够让观众回味无穷。
在生与死之间,能够探讨的内容还有很多。这才是一部好的现实题材影片,应该具备的社会价值。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
对于现实题材项目而言,真实,是一切选题和内容的唯一落点。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来福大酒店】找到了两个叙事抓手。
其一,小人物。
在宏大叙事逐渐被主流市场抛弃的当下,小人物叙事,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实题材的代名词。
但让小人物变真诚,却是一件手艺活儿。
由黄轩饰演的李三青便是【来福大酒店】不可替代的故事引线。刑满释放人员的身份让他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与「被社会抛弃」的病人们形成了微妙的互文。而因为一场见义勇为导致入狱的过去,则为这个角色增添了热血、仗义的底色。
因此当他为了凑齐父亲手术费而决定卧底来福大酒店时,他的性格底色赋予了他成长蜕变的可能,也让他与来福大酒店的其他角色之间的深深羁绊顺理成章。
老板娘马小琳,在曾经患癌之时获得了来福大酒店的救赎。在痊愈后,她决定为其他同病相怜之人撑起一把伞,独自撑起来福大酒店。
妻子过世又查出尿毒症的丁克老人老傅,世上再无亲人牵挂,在来福大酒店里一住就是七年。他像老家长一般在来福大酒店温暖着他人,却也像个普通孤寡老人那样渴望亲情的出现。
耗尽积蓄为患癌母亲奔波的毛会计,对「家」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他不愿面对失去母亲之后的未来,近乎偏执地留住母亲,却又不得不在「无尊严的活着」与「有尊严的死去」之中作出生命的抉择。
影片将镜头瞄准了这些与「癌」相伴的人群,他们平凡又具备着典型性,亦是一部电影中最能代表真实的存在。
其二,轻喜剧叙事。
在将摄影机对准癌症病人群体的那一刻,【来福大酒店】的底色便注定了会是清苦的。把大酒店写进招牌,却是30块一晚的廉价旅馆;以来福为名,贴近英语Life谐音,这里却遍布着无法阻止Life从自己指缝中流逝,直面生老病死的特殊房客。
无可争议的是,对于病症选题,往苦了拍总比苦中作乐要容易上许多。
但现在的观众早已不是那个对什么样电影都全盘接收的观众了。保守的病痛叙事或许能够让一部作品拿到及格分,却很难再进一步。观众逐渐看腻了框架下的既定套路,恰好,导演刘博文也一点都不喜欢刻意表达苦难。
因此在这部影片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暖色调叙事所带来的举重若轻。
毛会计妈妈的绣球花,在他手中重新活了过来;面对恐惧化疗的小姑娘,河北主动摘下了遮盖头顶伤疤的假发。还有老顽童老石与老傅的日常拌嘴,收到老顽童送出锦旗后三青在楼道间不经意的炫耀。
看到苦痛,却不过分渲染苦痛,正是这些轻喜剧元素赋予了影片一抹温暖的色调。
故事虽然聚焦于特殊群体,却通过一种治愈温暖的手法,把强戏剧性情节变成更接近于我们现实生活的段落。被拯救过的人决定成为拯救者,缺乏亲情的人在这里寻找替代品,未经成长的人在这里收获蜕变。人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相互取暖。
这种向上的气质,始终贯穿在【来福大酒店】的故事中。
而导演也通过日常笔法,克制地拆解现实题材,不过分卖惨、不过分煽情,也没有让【来福大酒店】落入创作窠臼。
当创作者放弃计算故事的情感、拒绝操纵观众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更自然流露的情感。真挚的叙事,也让故事迸发出更大的后劲。
结语:
正如【来福大酒店】在市场上的慢热,这是一部需要细品的影片。它就如一杯醇厚的酒,初尝辛辣、后有回甘,时间越长,越能让人回味起这部影片的美妙。
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也同样还处在慢热的状态中。上游供给紧张,下游热度不足,加剧了像【来福大酒店】这类高口碑低热度项目的不利处境,上映第九天,该片的排片已经掉到了0.4%。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认为,这样一部好电影,值得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