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娱乐

为什么钢琴型号看着差不多,价格却很不同?

2024-01-26娱乐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你可能获得一些不同于琴行老师或销售人员的意见。什么价位的钢琴乐器适合您的演奏风格与专业要求,有赖于你的明智判断。一些简陋的观点,献拙而已,欢迎探索。

钢琴的市面价格是一个困难、复杂和有争议的话题。主要因素之一是钢琴商家总是倾向于选择尽可能高的定价,这样在看起来给予客户非常慷慨的折扣优惠后,他们仍然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

钢琴产品定价方面的诚实性,值得被我们质疑。

(一)

无论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钢琴行业人士,还是刚刚开始你的学琴之旅,了解钢琴品牌的多样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可否认,一架斯坦威钢琴肯定比一架珠江的好,但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买一架斯坦威。斯坦威之于钢琴,等同于宾利、劳斯莱斯之于汽车。斯坦威的立式钢琴只有两款:V-125和K-132,售价是40-50万元左右,是的,你并没有看错。

如果问1万多的国产钢琴和40多万的斯坦威钢琴有什么不同,那肯定斯坦威的品质更好,品牌效应更出色。拥有一架斯坦威钢琴是一种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

(二)

很多因素会对钢琴的定价产生戏剧性的影响。即便材料与工艺品质相近,不同品牌的利润也不同,这是根据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而定的。

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是基于成本和利润,成本是会浮动的,利润是可控的。钢琴产品的成本主要是材料、工艺、人工、渠道,由欧美日本进口的钢琴比国产的昂贵,主要是因为其材料成本、人工支出、运费都高于国产的,当然还有关税。

即便同在国内,我们在不同商家那里购买同一款钢琴的价格也会不同,有的是直营店,有的是总代理、二级代理/经销商,而且每个地区的售价都会有差别。在整个经销渠道中,会涉及运费、租金、压货成本、销售人员工资等成本,必然会对售价有所影响。

(三)

进口琴比国产琴好吗?

先对比价格和新旧程度,再去对比品质。你不能拿一架1万5的国产琴和5万的进口琴对比。如果预算足够高,选择进口新琴是更好的。因为市场成长的缘故,国产琴的定位侧重性价比,高端型号相对少。

但你得有分辨进口和国产的专业知识,现在进口品牌基本都在国内代工和生产,全球70-80%的钢琴产自中国。

德国品牌钢琴更好吗?

市场上并没有多少正宗德国产的德国钢琴,充斥其中的基本都是低成本卖高价的「德国琴」,水分很大,生人勿近。

传统琴行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传统琴行的展销模式只适合高端钢琴,市场发展证实了这一点。即便在一线大城市,只销售钢琴或乐器的门店越来越少,近乎 匿迹

对于钢琴这种订单很少的商品,单一的实体销售盈利难度很大。对比欧美日韩,国内一个城市里一年内卖出的钢琴数量并不会很多。日本钢琴普及率在10-20%,部分城市甚至有30%,而国内普及率仅仅为2-4%。可见,国内销量是相对非常低的,但是国内租金等成本相对还更高,传统实体展销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

1万2万的钢琴和几万的钢琴差别很大吗?

两者的差别,如何说起呢,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正常来说是有差别的,但是钢琴作为一个小众商品,市场上很多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暴利,所以消费者需慎重对比。

你需要牢记:你是谁,你为什么选购钢琴。

同一品牌,钢琴的尺寸高度和外观差别大吗?

同一配置不同高度肯定是有区别的,差别4cm以上的音色效果差别会比较明显,所以立式钢琴会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个尺寸,售价也不同。

黑色的钢琴普遍更便宜,白色棕色红色粉色等则会贵一点,这个与产量和稀缺性有关。

韩国品牌钢琴为什么这么便宜?

韩国品牌钢琴并不便宜,便宜的只是韩国品牌的二手琴,行业内统称其为「网红琴」。原因我并不想展开分析,主要是我并不推荐韩国品牌,所以就没有了分析的意义。

即便日本的工匠神话被夸大,但日本品牌钢琴还有可取之处,而韩国品牌钢琴的性价比非常低,更快会在国内市场失去一席之地,事实上,2000年后韩国本土已不生产用于出口的钢琴。

二手琴会更有性价比吗?

二手琴可能更有性价比,但并不绝对。常见钢琴的最佳使用年限是25年,你需要找专业调律师协助挑选,以免错误选到翻新琴、报废琴或假货。

(四)

两款钢琴的内外设计一样,配置音色一样,使用的质量和效果也差不多,但各自售价却不同,可能还是同一个生产线或生产商,这类情况也的确存在。

标价3万 5万 ,有人买单,标价1万多,也有人买单。有的人要品牌价值、身份象征,有的人只要功能过硬。这是品牌营销的市场,也是价格歧视的市场。

差异并不大的一类商品,科技并无突飞猛进,如果依靠品牌和工艺的「神化」,造成非常大的售价差异,这必定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歧视。通常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或支付能力存在差异,或者是因为某些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或是他们的身份、社会地位或地理位置。

商品的晋升与人的晋升一致,最底层的需求是最容易满足的,而这个需求的形状是一个金字塔,当你处于金字塔上半部分,仅仅那么一点点的上升,可能需要付出更多。贵不一定是坑,便宜也不一定不好,高价低价之所以共存,就意味着市场认可和需要。价格歧视不是贬义,价格歧视在商业策略行为中一直存在。

只要花费时间,的确可以获得更好的性价比,你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来阅读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