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两首「庐山诗」,代表了唐诗、宋诗的不同特征

2024-04-16国风

作为千古名山,庐山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历代吟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其中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宋苏轼的【题西林壁】广为流传。两首诗同为吟咏庐山的七言绝句,却代表了唐诗和宋诗不同的特点。

先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中的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对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纵观四句诗,全篇着重描写庐山瀑布壮美景色,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浓郁的赞美之情,这也是大多唐诗的主要特征。

再看看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⑴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更是一首哲理诗,只是把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悟:

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不仅看庐山如此,生活中看待世间万物都是如此——许多时候,我们身在其中,往往就不能客观全面的看清事物真相,只有跳出事外,才能全面客观的看出真相。诗人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同是吟咏庐山风景的诗,但苏诗和李白诗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代表了两个朝代诗歌不同特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唐代大多写景抒情诗一样,都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这也是唐诗的特点——重情;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前两句是对庐山景物的描写,后两句写的却是诗人感悟,这感悟既是关于庐山的,也是关于世间万物的,让读者从观景和读诗过程中悟出哲理。这也是宋诗突出的特点——重理。

两首诗,同是吟咏庐山的风景,但一重情,另一重理,代表了唐诗和宋诗不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