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鸠摩罗什:曾被囚禁17年,2次被逼破色戒,圆寂后舌头化作舍利!

2024-03-11国风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名字永垂史册的翻译家与佛学大师,他就是鸠摩罗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辉煌,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佛经翻译上,更体现在对佛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信仰的坚守。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鸠摩罗什的生平,领略他的伟大与智慧。

早年生活与学习经历

鸠摩罗什出生于东晋时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他的父亲是龟兹国的国师,而母亲则是国王的妹妹,他算是出生于高贵的家庭。然而尽管他出身高贵,但鸠摩罗什的一生并非平坦。自幼聪颖的他,七岁便随母亲出家,开始了他的佛学之旅。

在龟兹国,鸠摩罗什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即展现出非凡的学识和智慧。他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据说半岁能言,三岁识字,五岁阅读经书。

而且他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七岁出家后每天能诵读三万两千字文,堪称「日诵千偈」,显示出超乎常人的天赋。

学修之路与佛学成就

尽管鸠摩罗什具有非凡的学识,但他并非安于现状。为求得更深的佛学造诣,他在十二岁时随母亲前往印度,依止著名高僧为师。这段印度求学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学识,更加深了他对佛教的理解。

鸠摩罗什在印度求学期间,不仅在佛法方面日益精进,还学习了各地方言与俚语,展现出他对不同语言学的浓厚兴趣。 在那段时间里,他也因在辩经中战胜外道,而受到国王的礼遇,显示出他在辩论方面的卓越能力。

大乘佛法的传播与翻译事业

后来鸠摩罗什回到了龟兹国,开始了他的佛教弘法之旅。他在龟兹国广泛传播大乘佛法,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奉献。他的言行举止以及对佛法的精通,使得各国争相邀请他前来弘法。 但他却不为世俗所动,专心于弘扬佛法,这种坚定的信仰使他在佛教界名声大噪。

然而鸠摩罗什最为人所熟知的成就,莫过于他的翻译事业。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天台宗的立宗经典【妙法莲华经】,禅宗的重要经典【金刚经】,三论宗的经典【成实论】,净土三经之一的【阿弥陀经】,律宗的经典【十诵律】等等,都是出自罗什译经团队之手。

作为一位卓越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他将印度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仅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而且对语言文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创了汉译佛经的新篇章。 他的译作不仅在当时广受推崇,而且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坎坷与自责:两次破戒

鸠摩罗什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他拥有卓越的才华和学识,但他在信仰与戒律的坚守上,却曾多次遭遇挫折。据记载,鸠摩罗什在年轻时就曾两次破戒,这成为他一生中的遗憾与自责之源。

一次是被前秦大掳获时,吕光用酒灌醉将他灌醉,并与龟兹公主一起关进一间房间……鸠摩罗什最终破了色戒。据说罗什被监禁长达17年,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就这样葬送在了荒漠中的凉州城。另一次则是,后秦将鸠摩罗什俘获后,将十名舞女送给了鸠摩罗什,并逼其纳娶。二次的破戒,使他深感愧对佛门,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懊悔与自责。

晚年与传奇

到了晚年,鸠摩罗什虽然已经在翻译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仍对翻译事业事业充满了执着。尽管他预知自己即将离世,但他仍然努力地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希望能够将佛教经典传承给后世。 并当众发誓──「如若我所译没有错讹,则我身体火化后,舌头不会焦烂」。

最终,鸠摩罗什于公元413年在长安长逝,享年七十岁。他的去世不仅是伟大佛学家与翻译家的离去,更是一段传奇的终章。

他生前的誓言得以实现:他的舌头在火化后并未焦烂,而成为舌舍利供奉在鸠摩罗什寺中,成为了一项奇迹,也是对他一生执着和奉献的最好见证。

写到最后

鸠摩罗什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励志。他以无比的才智和勤奋,将印度佛教的精髓带入中国,同时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的典籍。他的翻译成就不仅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使佛法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影响至今。以上就是鸠摩罗什的一生的具体介绍了,喜欢的朋友欢迎转发和收藏。

参考资料【佛教人物简介】、【佛教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