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西藏行记(九)藏地最有趣的寺院——色拉寺辩经,一场生命的对答

2024-09-10国风

01 去色拉寺是我的愿望

色拉寺,是我三大寺中最想去的地方,主要是因为它的辩经格外有名吧。

可能做了一辈子的老师的缘故,对于这种学术上的争论就很感兴趣。佛学也是一门学问,对于学习佛学的僧侣们如何争论自己的学业的,我很是好奇,是不是象我们让学生围成一圏的相互讨论呢?

离开了小昭寺,就驱车来到了色拉寺。

我家掌门人因为小昭寺的阿卡勒令我们买票的样子,让他很是不爽。于是色拉寺也不去转了,宁可在外面的咖啡厅里花钱喝个咖啡,也不愿意花钱去寺里看辩经了。

好吧,那我就一个人去看看辩经到底是怎么样子的。

色拉寺门票50元。要过安检,用身份证。

到这里来的老外还挺多,排队时没有看见他们,他们怎么过安检?这点我有点好奇。

02 色拉寺介绍

拉萨的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全称「色拉大乘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巍然屹立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依依,自古就是高僧活佛启迪心智、弘法利生的殿堂,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宛如众星拱月,既密集而不显拥挤,繁杂中又不失秩序,巧妙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彰显出格鲁派大寺独有的庄重与和谐,俨然一座活生生的宗教艺术之城。

关于色拉寺寺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较猛的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为「色拉」,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意为「冰雹寺」;一说该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蔷薇藏语发音也为「色拉」。

在色拉寺修建以前,宗喀巴大师在色拉寺所在地东边山腰上的色拉曲顶小寺里讲经说法,著述立说。并授记此处会形成一座弘扬中观思想的寺院,命令大慈法王释迦益西修建寺院。

释迦益西是宗喀巴的大弟子之一,是格鲁派时期的重要人物。1409年,他代替宗喀巴应明成祖帝召请赴北京,1414年第二次入朝,次年受封大国师,公元1434年,明宣宗封他为大慈法王,从此被人尊称为绛钦曲结,他是最早在内地修建格鲁派寺院者,明朝与格鲁派建立关系也是从他开始。

在四层吉札仓的护法神殿里面,进大殿直走,过一排小殿,最里面就是著名的塑像——马头明王金刚像。当地人会把头伸进一个小神龛里面,用头触那个雕像的基座。我跟着人群走过这里,也学着前面当地人的样子,用头碰触那个基座,碰完才看见用大玻璃箱围住的是一个白色马头。当时还奇怪为什么要碰它,后来看完介绍才明白,这是这里最最著名的塑像——马头明王金刚像,碰一碰基座,也是希望马头明王能给予多多的福运。

03 有趣的辩经

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辩经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通过问答的形式加深对佛经佛法的理解。很多佛寺都有,色拉寺的规模最大。

作为拉萨三大寺庙之一,色拉寺可能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这里的辩经活动绝对是非常有特色的。色拉寺的僧人们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3点到5点都会有一次辩经活动。辩经的队伍分成了两拨,大队是年轻的,青春洋溢;小队在路的另一边,年纪稍长,沉稳和煦。

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

理不辩不明,经不辩不清, 辩经真的有趣的紧。

大多数是两两相辩,站着的人对坐着的人发起辩题,我看着往往是站着的人巴掌都拍得通红,珠子都快打到对面人的脸上了,坐着的那个依然不紧不慢的对答。一快一慢,一动一静,动如狡兔,静如松柏,这种反差更显辩经之有趣。

有的认认真真的在辩,有的漫不经心的在听,我们在旁边什么也听不懂,但看他们或急或缓的样子,就是感觉可爱。虽然一句都听不懂,看着他们谈笑风生的样子,在一旁也不由自主跟着傻笑。

经辩完后,全体喇嘛们围坐在一起,形成个半圆,中间有人在领读佛经,听着佛音,心里安静不少,好像涤荡了心中堆积各种俗念,一下子人也变得轻盈了。其实回到俗地,依然会俗事缠身,挣脱不得。但只这一刻,能让俗事让路,也珍贵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