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他,开创了中国铜壁画时代

2024-07-20国风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俊娴

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其生命力之强和实用范围之广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中国壁画艺术的演变过程中,从远古的岩画到现代的铜壁画,材料变革始终被视为其显著进步的特征之一,每一次的演变都凝聚了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作为中国大型铜壁画艺术的开创者,我国当代锻铜工艺制作的杰出代表,朱炳仁凭借其独特的材质选择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成功展现了壁画作品复杂多变的形态,并深刻揭示了其背后材料的独特美感,为壁画艺术领域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与创意。他把一个「无名」的视觉文化传统转化为高等绘画艺术,从而引出精英艺术和大众视觉文化的进一步互动。

朱炳仁 千里江山图 14.4×1.2米 铜壁画 南宋皇城遗址德寿宫收藏

那年,中国第一幅大型铜壁画诞生了

在历史的记录中,遍寻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0万件珍贵文物和国家博物馆所藏的143万件艺术珍品中,都未能找到铜壁画的身影。那么,中国第一幅大型铜壁画究竟藏匿于何处呢?

朱炳仁是此事的当事人,据他回忆,其铜壁画创作缘于为启功先生的书法做铜框带来的艺术灵感,也开启了我国书法铜壁挂的创新之旅。1990年代,朱炳仁参与了钓鱼台国宾馆的铜装饰项目,期间他负责启功先生的8幅书法作品装饰任务。朱炳仁提出:「如果将这些书法作品以铜书壁挂的形式呈现,是否会更有新意?」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经过与启功先生的深入交流,他将这8幅书法作品制成高2.5米,宽1米的铜书壁挂,就此,我国第一批书法铜壁挂作品应运而生。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铜雕艺术的题材,更在书法与铜雕之间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记。

既然铜书法能够得到实现,那么为何不能进一步探索铜壁画的可能性呢?

在普陀山南海观音大殿的深处,一幅铜壁画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它并非寻常的石壁,也非彩绘的绢帛,而是朱炳仁以铜为纸,以刀为笔,绘就的一幅宏伟画卷——也是第一幅大型铜壁画,面积达108平方米,外部采用弧形玻璃进行严密保护。

那金属的光泽,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如同佛祖的智慧之光,照亮了每一个虔诚的心灵。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不言不语,却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关于信仰、关于希望的故事。

那是1995年,朱炳仁受邀为佛教圣地普陀寺创作一幅铜壁画,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技艺的考验,更是对中国壁画史的一次历史性挑战。朱炳仁手中那把雕刻刀,仿佛成了他与神佛对话的媒介。他用心去感受,用情去描绘,将每一笔、每一划都融入了对佛教文化的敬畏与尊重。

他站在观音法图前,心中充满了忐忑与期待。当他完成最后一道雕刻工序时,普陀山全山住持妙善方丈亲临现场,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细致观摩。

那两个小时里,大殿内鸦雀无声,只有雕刻刀在铜板上划过的细微声响。众人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方丈会对这幅铜壁画有何评价。当妙善方丈转过身来,对朱炳仁发出由衷的赞叹:「有价值啊!」这四个字如同春雷一般,在众人心头炸响。

这四个字不仅是对朱炳仁技艺的肯定,更是对铜壁画这一创新形式的认可。从此,铜壁画这一艺术形式开始在中国壁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丰富了壁画的材质和表现手法,更为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自此,铜壁画迈入多彩新纪元

在以往的世界画廊中,人们几乎没有见到过一幅多彩的铜壁画。1999年,朱炳仁为大雁塔特制巨幅铜雕壁画——【唐玄奘求法图】便是铜壁画迈入「多彩」的第一步。

从唐玄奘求法图中,朱炳仁仿佛看到了铜与生命和精气、氧气的综合中,已不单单只是原始单一的深古绿的氧化色了。于是,朱炳仁第一次采用了紫金刻铜技艺,把铜分成不同的成色,分出多种色相,表现出多种层次。当这幅多彩光泽的铜雕工艺史诗般地展现于西安大雁塔的唐玄奘纪念馆时,有人在细读这108平方米——也是迄今世界最大的铜刻壁画时,却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枚数平方厘米的印章上篆刻着「朱炳仁」三个字。这是大雁塔所有艺术作品中唯一出现的一位艺术家名字。因为在大雁塔住持增勤法师看来:这个名字与他的艺术一样不朽。

自第一幅大型多彩铜壁画诞生至今,经过数十载的研究,朱炳仁、朱军岷父子不断对铜壁画制作技艺进行革新与优化。2018年,他们通过精妙的艺术洞察与工艺控制,实现了高温画珐琅与铜板画的完美结合,这一创新技术被业界誉为「火代笔」工艺。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矿物釉结合多种矿物颜料(如石青、石绿、赭石等)在高温下烧制而成,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创作过程中,朱氏父子面临了传统珐琅工艺在铜板上难以实现的挑战。传统珐琅通常是先绘制后烧制,然而铜板在高温下易变形,这一特性限制了传统方法的应用。朱氏父子巧妙地运用了边画边烧、边烧边画的技法,交替运用冷却与加热的处理方法,成功创造了「琅彩铜画」这一全新的工艺技法。在此过程中,他们对时间和火候的把控精准无误,确保了珐琅与铜板的完美融合,极大地提升了铜壁画的艺术表现力。

从最初的单色发展到如今的双色(紫金刻铜)和多色高温琅彩,让中国铜壁画正式迈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新纪元。

朱炳仁 百花齐放 3.2×4米 国家文化部收藏

铜壁语中,文化交汇万泉归海

在色彩革新的基础上,朱炳仁深入探索了多工艺融合的潜力,成功将中国传统的雕刻、铸造、锻造、刻制及彩绘等工艺技法精妙地融入铜壁画创作中。【万泉归海】便是这一技艺融合的杰出代表作,它高达10米、宽5米,气势磅礴,不仅工艺卓越,更融合了诗、书、画、印等传统艺术精髓,现被永久收藏于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万泉归海】成为了一个文化的交汇点,一个历史的见证者。

从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的【含熙】,到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的【春和清妍】;从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雷峰塔】建筑艺术品,到G20杭州峰会主会场的【遥望】;再到纽约世贸中心一号楼的十二件铜壁画和熔铜艺术品,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

正是这种不断精进、研究与创新的精神,使得朱炳仁的铜壁画得以绽放出璀璨的星河。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传统艺术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他用自己的双手,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了世界的舞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在朱炳仁的铜壁语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万泉归海的壮丽景象。每一滴水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浩瀚的海洋。而朱炳仁,便是这片海洋中的一位舵手。

朱炳仁 万泉归海(局部) 10×5米 铜壁画 亚洲博鳌论坛主会场收藏的唯一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