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中华第一楷」张瑞龄:86岁高龄,苦练楷书71年,一幅字卖593万

2024-04-05国风

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使得许多人逐渐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然而,在这股文化潮流中,张瑞龄老人如同一座坚固的灯塔,坚守着对楷书的热爱与执着,以他71年的苦练历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他的一幅字卖了593万。

爱上笔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书法文字绝对算得上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书写艺术,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传承与智慧的结晶。

在笔墨纸砚间,流淌着古人的情感、思考与智慧,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在商朝,而这个时期毛笔也有了由竹子、木简制作的简易毛笔。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在中华民族中流传了千百年,从古代的甲骨文、金文,到现代的硬笔书法,每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这种世代相传的精神,使得书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现代书法家张瑞龄也将中华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张瑞龄出生于1936年,张氏家当时在河北省唐山市非常出名,父亲在当地开了间染坊,收入颇高,是当地妥妥的富豪。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的张瑞龄并没有长成顽固子弟,反而是非常的出息,虽然不是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但是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传统。

张瑞龄父母以及爷爷都是热爱文化艺术的人,对他的成长和艺术启蒙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父亲虽然是靠着做生意起家,但是从来不会忽视对儿子的教育问题,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是一定要会的,而小时候的张瑞龄对这些字帖、书法就非常感兴趣。

小时候张瑞龄的邻居爷爷就写得一手好字,他幼时总是过去看爷爷写字,小小的他需要努力踮脚才能勉强够到桌子,但还是努力学着爷爷的样子写书法。

「要不要写几个字?」邻居爷爷和蔼可亲地对张瑞龄说道,张瑞龄点了点头,拿起毛笔就写下自己的名字。

「嗯,写得不好,勤加练习是个学书法的好苗子,但是这个毛笔对你来说太大了,给你换一个小的,从小楷开始写吧。」

这个时候的张瑞龄才6岁,就已经可以做到下笔有神,笔锋凸显。

张瑞龄每天放学之后都会来邻居爷爷家待一会,写一会书法,直到家里人喊他吃饭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毛笔。

「小龄,吃饭了,是不是又在爷爷家闹人。」张瑞龄的父亲来找儿子,看见儿子写的书法之后也震惊住了。

他虽然有意培养孩子文学造诣,但是不曾想过张瑞龄的书法写得如此之好,而教张瑞龄的邻居爷爷也曾经是清朝时期的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写得好文章。

张瑞龄的父亲觉得非常麻烦邻居,总是拿来补品送给邻居,爷爷也是打心眼里喜欢张瑞龄,所以张瑞龄的书法启蒙老师就是邻居爷爷。

小孩子最活泼好动的时候,张瑞龄却能老实地在屋子里坐一天练习书法,而且是完全自愿的。

家人虽然知道张瑞龄喜欢书法,但从来没有让他把这个当作日后的职业,只是当作一门爱好就很好了。

但是张瑞龄真的靠着书法为自己谋得一个好工作和出路,由于毛笔字写得漂亮破格被税务局聘用为正式员工。

因为90年代税务局是国家的重要政事单位,一些票据和发票还需要人工书写,其书写内容必须规范,而张瑞龄既工整又美观。

深造书法

张瑞龄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后又在多地求学,深入学习书法及传统文化,他的书法学习不仅限于传统,还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练习书法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每天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揣摩、练习,才能逐渐掌握书法的要领。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因为无法坚持而放弃了,但只有那些真正热爱书法、具备毅力的人,才能走过这段艰难的旅程。

而张瑞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书法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全部的时间投入笔墨纸砚之中。

书法练习不仅需要勤奋,还需要对技艺的精益求精,这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在掌握基本笔画后,要想进一步提高书法水平,就需要不断研究各种字体的特点、风格,以及如何在纸上表现出独特的韵味。

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再到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张瑞龄都临摹过上百遍,千遍。

可是他发现虽然学会了古人的书法风格,但是都不是他自己的风格,所以他在工作之余还会创作自己的作品,几十年如一日地练习让张瑞龄的书法造诣更上一层楼。

张瑞龄的书法风格也变得越来越独特,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

他的作品既有力度又不失细腻,既有古朴的气息又不失现代感,他的书法被誉为「既有古人的神韵,又有今人的风采」。

张瑞龄从6岁就开始练习书法直到他去世,足足苦练楷书71年,在这期间张瑞龄没有想过放弃,为了自己的热爱张瑞龄付出了很多。

在上班期间,他不管工作到多晚,都会拿起报纸练习一番楷书,楷书是所有书法种类中最难的一种。

楷书,作为中国传统书法的核心,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书道之冠」。其端庄、秀丽、严谨的特点深受书法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楷书作为书法艺术的瑰宝,具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首先,楷书要求笔画清晰、结构严谨,每一个字都要力求完美。

其次,楷书需要注重字形的平衡和稳定,使整体呈现出和谐的美感。最后,楷书还需要体现出书法的神韵和气质,使每一个字都充满生命力。

尽管楷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练习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难,楷书笔画繁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熟悉和掌握。

楷书对字形的要求极高,需要反复推敲和练习才能逐渐掌握。

此外,楷书还要求书写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这对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而在张瑞龄中年时期,他的作品就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他的作品被众多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他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张瑞龄还被誉为「中华第一楷」。

已经取得如此高成就的张瑞龄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低调,尽管作品已经非常值钱,但是他从来没有骄傲自大,更没有恶意抬高自己的作品价格。

书法卖钱是张瑞龄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更愿意免费让大家收藏自己的书法作品,比起价值,张瑞龄觉得热爱和坚持更重要。

书法传承

张瑞龄的书法生涯跨越了多个时期,他不仅是书法家,还是书法教育者和推动者。

他在多个研究机构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为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如今张瑞龄的作品更具有收藏价值,前两年张瑞龄的作品【金刚经】被上海一位收藏家以593万的高价收藏。

张瑞龄活了86岁高龄。虽然这位伟大书法家长眠于世,但他的书法作品却可以永久保存下来,他的热爱和坚持也会影响更多热爱书法的人。

张瑞龄老人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生生不息地传承见证。

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与坚守,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字形端正、笔力遒劲,更透出一种沉静而坚韧的气质,这正是他个人品格的写照。

在数字化时代,很多人认为手写已经过时,电脑字体足以满足日常需求,然而,张瑞龄老人却坚信,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心灵的沟通工具。

他的书法作品,每一幅都凝聚了她的心血和情感,每一幅都如同一个生动的故事,讲述着她的人生哲学和文化理念。

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坚持的结果,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张瑞龄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一幅作品卖出的高价,更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此外,张瑞龄老人的故事也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着深刻的启示,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我们往往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尊重。

然而,正是这些传统文化,构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根基。

通过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品格和价值观。

张瑞龄老人的楷书艺术,不仅仅是对传统技法的精湛掌握,更是对中华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

他的作品,既是个人艺术成就的展示,也是中华文化魅力的展现。

他的成功,不仅为她自己赢得了荣誉和尊重,也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张瑞龄老人,用他们的坚持和热爱,为我们这个时代注入更多的文化力量。

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关注和学习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张瑞龄老人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热爱和传承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有的品格和追求。

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人,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张瑞龄老人的故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更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启示。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也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我们应该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也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多放下电子设备,多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