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无对,窑变无双」,钧瓷因其绝对的「孤品性」为世所珍。因珍而贵,禹州当地有民谚传唱:「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在众多钧瓷中,不同釉色依然有着高下之别。业内流传的名句——「钧瓷不红,一世受穷」、「红为最,紫为贵」也是许多人判别钧瓷价值的重要依据。那么,钧瓷红是怎么产生的呢?钧瓷红又为何如此昂贵呢?
历史原因:瓷器史上的开门红
钧瓷,五大名瓷之一,产自河南禹州。起源于唐,兴于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自宋代始,钧瓷成为皇家御用瓷,民间禁止收藏,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盛誉。而这一切的殊荣,离不开一个字——
铜
。
正如【中国陶瓷史】里记载,宋代钧窑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开创性地烧造出了
铜红釉
。它在久成定局的「南青北白」中横空出世,见惯了青白瓷那种一成不变的玻璃质感的时人,纷纷为这五彩斑斓的艺术色彩惊叹、着迷……
可以说,
钧瓷的出现,打破了原本中国陶瓷单一釉色的传统,将中国陶瓷带入一个新的多彩时代。
如此「震撼登场」的钧瓷,被皇家看上甚至被垄断,民间禁止烧造。史料记载,钧窑开窑时都有官员现场把关监选,合格者直送宫中,其余一律砸碎深埋。在此种种严苛的政策压制和技术封锁下,钧瓷的身价和声望自然更高。
在成为皇家专属物之后,钧窑开始以豪华奢侈为尚,选料严格,成本基本不考虑,工艺要求更高,当然在器型上也发生根本变化,由原系为民间烧制的碗、盘等日用生活器皿,主要改烧各式花盆、盆奁儿,以及尊、瓶、炉之类的艺术陈设品。
这些器物不仅造型端庄,技艺娴熟,而且千钧万变,意境无穷。尤以红、蓝、紫为基础,熔融交辉,形如流云,灿如晚霞,毫无矫揉做作之势,件件都散发出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工艺原因:十窑九不成
依据古法流传下来的钧瓷工艺,大大小小七十二道,每一环工序上稍微的细节差异都会引发最终成品的变数。在这个过程中,配好胎、釉,然后在烧制时要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使胎体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让同样的釉料釉色形成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从而形成「挂红、挂紫」的钧瓷珍品。
窑变釉,不同于于青花、粉彩、五彩等各种需要人工在釉上、釉下或釉中勾线、填色作具体精细造型的陶瓷品种,窑变釉在烧制过程中没有手作留痕,纯属自然流淌,最终呈现的完全是纯天然的色彩和线条。
它的不可控性,造就了它独一无二的美,也为匠人们留下人力难以攻克的烧制困局。
对于一件藏品的价值估算,很多藏家容易陷进一个
误区,就是孤立地去进行衡量。其实应该要看到,任何
一件钧瓷精品,它的背后一定是创作者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研发,以及堆积成山的实验品和瑕疵品的碎片。
这种烧制技艺除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外,往往只能寄希望于「上天垂青」。匠人们除了精心调配好釉、胎,控制好整体温度,无法精准控制窑火的燃势动态和不同窑位上的温度,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釉色效果自然也不得而知。
在号称「千钧万变」的釉惑色泽中,
仅红色这一类就有玫瑰紫、茄子紫、海棠红、胭脂、朱砂、火红、玫瑰红、宝石红、柿叶红等等数不清的色值。
而钧瓷在入窑烧制时,是为单一颜色(大多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后来利用含铜、铁元素的釉料的不同特点,经过1300度以上的高温沸腾、物理转化,最终才实现千变万化的艺术特效与自然美感。
据了解,
在品种繁多、百花争艳的单色釉瓷中,高温红釉瓷的烧制难度最大。
它难就难在以铜为呈色剂,而铜的呈色不仅与铜的含量和釉的成分有关,对窑内温度、气氛变化和窑外天气也十分敏感,如果温度和烧制气氛掌握不好,铜就会发黑、变绿,甚至产生「烧飞」现象无法显色。
因此,「钧瓷见红,价值连城」便是由于制作工艺极高、产量极低而造成的市场现象。
艺术原因:窑变世无双
如果说「开门红」和「难烧造」更像是令其身价翻倍的附加条件,那么真正成就它「价值万金」地位的核心,还是它变幻莫测的成色秘诀。
世上不存在两件一模一样的钧瓷,每一件都是
极具辨识度的唯一
。这也是让众多钧瓷爱好者最为沉醉的——拥有一件
「旷世孤品」
的收藏乐趣。「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直都是对于钧瓷的最高赞誉。
无论是湖光山色的韵味、还是云霞雾霭的变化,都可以在钧瓷上展现。或如蓝天,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或如美玉,却"似玉非玉胜似玉";或如群山叠翠、幽潭帆影;或如雪积南岭、玉暖冰河;或如星辰满天、寒鸦归林;再或如仙山环阁、飞云流水等……各种色彩交融流布,妙趣无穷。
每一件钧瓷的产生,都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像是一种天赐的意外。当观者和它们相遇,又可平添梦幻般的遐想,使其神秘性和魅力感大为增加。欣赏并知悉它真正价值的人,为其附上「瓷上一点红,万世吃不穷」的赞叹。
事实上哪有什么吃不穷,价连城呢?只不过是对于匠人心血的
感怀
,对于孤品天成的
感恩
,以及在世间万物里人与器独一份际遇的
感念
罢了!
来源 | 隐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