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姜维群:文雅的夏天玩折扇

2024-06-27国风

文雅的夏天玩折扇

作者

甲辰龙年之夏,水上公园水香洲策划了「香洲夏瑞」扇面扇骨扇坠展,高雅的山水花鸟人物扇面,雕刻巧夺天工的见所未见的扇骨,玲珑剔透美不胜收的扇坠,以及扇箱、扇匣、扇盒等,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扇系列大展横空出世,每天吸引众多的观众,一位在网上看到消息的北京观众特地开车过来,写下「盛夏的清凉在水香洲,文雅的风度在折扇」。

的确是这样,一说到手中的扇子,一不是蒲扇,二不是团扇,而是折扇。从明清以来,折扇成为文人手中的雅玩,已脱离了引风寻凉的功用,业已成为文雅的象征、身份的证明。一把小小的折扇,包罗了文房雅玩的大半之雅,囊括了除玉石之外的竹木牙角全部材质,同时将书法、绘画、漆艺、雕镂工艺吸纳进来,一把小小的折扇能折射艺术的大千世界。

折扇,兴起于明代,盛兴于清代,在民国初年达到顶峰,在那个时候,文人雅集友朋厮会,手中不拿一柄折扇就失之于文雅。在民国时期留下的照片中,尤见这种盛景。扇子拿在手中,不是为驱炎逐热,而是时尚,是装饰。这很像那时的眼镜和手杖,戴眼镜未必是近视眼、花眼,其显示的是时髦是文雅,正如一首北京当年的竹枝词所言:「眼镜戴来装近视,让人知是读书人。」手杖也是如此,并非是腿脚不灵再找一个支点,而是彰显绅士风度的「道具」。若说眼镜、手杖是欧风东渐,那么折扇的时尚实属华夏文风了。

玩扇是中国人的专利,而真正让人眼花缭乱,赞叹巧夺天工技艺的是扇骨的制作。一般认为折扇由日本发明传至高丽,再由高丽作为贡品传到中国,这些是否为定论暂且不论,仅从三个国家留存下来的折扇看,日韩两国的折扇至今几百年一贯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在中国,折扇的扇骨于窄骨扩张为宽骨,由小骨不到十根增添为十几、二十几和三十几根之多;从材质上看,由最初的松木、桧木做骨,又把黄花梨、紫檀、乌木等多种名贵木材引进过来,再将各种竹子精心制作,从而形成扇骨的竹子家族,至于兽骨、兽角、象牙、玳瑁,都可成为扇骨的材质;从雕刻等工艺上看,各类深浅雕、透雕、立体雕,各色漆雕、漆画、镶嵌,都用来服务于扇骨的美饰。所以说,扇骨藏蕴着中国精湛的各色工艺,有着一批手艺绝伦的艺人工匠。正因为有如此之美如此之雅的扇骨,才有那么多的文人雅士追捧跟风。

此次展览的治扇大师刘宇先生暨众多弟子创作的扇骨,许多人看后惊呆了,感叹我们当今还有这样的大工匠,说一次看不过来,需要多来几次。

折扇是由两部分组成,即扇面和扇骨。扇面是扇面,扇骨是扇骨。先说扇面,扇面一般正面请书法家来书写,中国人最崇尚汉字,譬如说,裱一幅书画合璧的画轴,书法必须放在上,画必须在下,画的名头再大也必须放在书法之下,否则会贻笑大方。折扇扇面如何区分正反面呢?洒金有装饰的应为正面,如是素面,看夹印在扇面里的扇庄名号,正字一面为正,反字那面为背面,以此区分。凡画家画扇必须先看明白反正面,如无特殊要求情况下画在正面,就是僭越坏规矩,就是露怯不懂。

折扇里面的玄机多多,下篇继续聊。

刊于2024年6月26日【中老年时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