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腊八节这天苏轼找张怀民喝酒,写了一首词,结尾让人心疼不已

2024-03-17国风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前两天和孩子聊天得知他会背诵这篇短文,还说他上五年级时就会背诵了,着实让我很是惊讶。于是我就问他文中的「闲人」是什么意思?答曰:没事干。

这篇短文里面,其他字词都不难理解,唯独这个「闲人」不好理解。

首先是苏轼和张怀民都是贬谪身份,且都是有职无权之人,自然就没有公事可处理,说是「闲人」并不为过。

其次是他们二人真的是「闲人」吗?张怀民留存下来的信息极少,尚不可知。而苏轼为了糊口,带领家人在东坡辛勤耕种,并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没事可干的闲人。

所以,这里的「闲人」更多的是仕途上的不得志。苏轼内心深处并不想做一个「闲人」,赏月的「闲人」的自得不过是贬谪的「闲人」的自我调侃、自我安慰罢了。

大多数人对张怀民的了解都是来自于苏轼的这篇短文。苏轼还给张怀民新盖的亭子取名「快哉亭」。应张怀民邀请,苏轼的弟弟苏辙还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就这样,张怀民和汪伦一样,名留青史,羡煞旁人。

除了这些信息,苏轼笔下还有一首词和张怀民有关。也是1083年,也就是上面短文中的「元丰六年」。腊八节这天,好友张怀民收到了朝廷的调令,要北归京城待职。临行前,苏轼前往怀民的小阁,二人开怀痛饮,写下了这首【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宋·苏轼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山。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卫青和霍去病虽是皇亲国戚,可二人功勋卓著,名留青史。韦贤父子和平当父子虽是外族,然而他们以贤德著称,终是官运亨通。你本是王子乔一样的仙人,却遭遇贬谪。这次你乘鸾北归,正好可以赶上新年,未来不可限量。

上阕的难点就在于三个典故。

卫青和霍去病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就不赘述了。

韦平是西汉韦贤和儿子韦玄成、平当和平宴父子的并称。他们都以贤德著称于世,位列三公,官运亨通。

说了一连串的人物,要么是外戚,要么是外族,有可能和张怀民的家庭背景有关,目的就是夸赞怀民。他也会和这些古人一样,成就一番伟业,获得万世美名。

缑(gōu)山:道家的洞天福地。

「吹笙只合在缑山」这里也用了典故,出自【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本是周灵王的太子,喜欢吹笙,在嵩山修炼十年,七夕这天乘白鹤出现在缑山,羽化成仙。

苏轼这里夸赞张怀民是和神仙一样的人物,本来是自由自在的,可却遭到了贬谪,失去了自由。

张怀民是「仙人」,当然要乘彩鸾北归,又逢新年,万事定能顺遂。

祝贺怀民终于解脱了,摆脱了贬谪的苦闷,希冀他这次北归可以官运通达,前途光明。

整个上阕都是美好的字词,苏轼夸人的水平确实高超。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你我在焚香的烘暖小阁,浴佛的轻寒天气里告别。他日你东山再起,若在画堂前醉饮,不要忘记我这个憔悴不堪、孤老的长江边上的故人。

浴佛节(北方多在腊八节举行,南方多在四月八日举行)这天,烧香拜佛、煮粥供佛。

下阕起句就交代了地点和时间——怀民的小阁、腊八节。小阁外面天气轻寒,屋内温暖如春,二人痛饮,气氛融洽,心情愉悦。

脸红耳赤之际,苏轼吐露出了内心深处的心声:他日你飞黄腾达之时,不要忘记,曾经有一位故人,还在长江边上忍受煎熬,孤独终老。

一个「憔悴」,一个「老」,让人很是心疼。

怀民元丰六年初被贬黄州,年末就回到了京城。而苏轼,已经在这里待了四年了。看到好友北归,祝福是真情流露,而他自己却难免陷入深深的低落当中,实属人之常情。

不知怀民听后内心是何感受。

人们喜欢苏轼的豁达和豪迈,所以这样一首带有伤感情调的小词,知名度就不怎么高了。但我要说的是,真是因为这些小词,我们才可以更全面、更完整地认识苏轼。

—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