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千年古刹里的敌营十七年

2024-04-24国风

全国现存的八大辽构,大同独得其二。除了上期内容介绍过的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之外,大同另一座辽构则是善化寺的大雄宝殿。

善化寺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古刹,它历史悠久,源自唐代。因此,与契丹民族特色鲜明坐西朝东的华严寺不同,善化寺坐北朝南,而且完整保留了唐代寺庙布局,是我国现存的数量极少的唐代风格寺庙建筑群之一,另一方面又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

对,你没看错。声名远播人声鼎沸的华严寺只有辽构金构各一,而人少安静,还不收门票的善化寺,一寺拥有四座辽金古建筑。其中中轴线上三个大殿都是庑殿顶,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歇山顶显然等级更低。而且善化寺内居然还有个寺内园林,大有江南园林之风格。

善化寺山门前面的影壁是个琉璃五龙壁,原为兴国寺山门前之照壁,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980年拆迁至善化寺内,后迁建门前。这个明代五龙壁若放在别处,那一定是文物保护的C位大咖,而在善化寺这辽金古建筑扎堆的地方,只配当个看门的。

善化寺的山门落成于金代初年,是现存最古老的金代建筑之一,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山门。山门内有明代四大天王像,造型非常的「囧」。这个山门的规格和体量,放在一个普通庙宇里面完全是主殿的水平。因此我怀疑,古代另有山门在,而目前这个山门,又称天王殿的,在过去应该是个过殿。

进了山门,就是建于高约1.5米的砖砌台基之上的金代大殿三圣殿。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巨大的补间斗拱是金代特色的斜拱,有人说像莲花,我看更像一大串香蕉。

三圣殿供奉的是华严三圣,为金代原塑,后人予以重装。

在三圣殿侧后,还没到大雄宝殿的地方,是普贤阁,供奉着普贤菩萨。是一座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重檐歇山顶。因为正围起来维修,我就没拍照片。普贤阁建筑年代不详,梁思成认为这是辽构,现在主流说法是金构,甚至还有说法是唐构。梁思成那张坐在古建筑梁上的照片,就是在普贤阁拍的。

普贤阁对面是一模一样的文殊阁,供奉的是文殊菩萨。文殊阁在民国初年毁于大火,现为近年重建。

善化寺的主殿大雄宝殿立在高达3.3米的台基上。善化寺中轴线的三个庑殿顶大殿渐次抬高,布局庄严。大雄宝殿是全国八大辽构之一,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比华严寺的金代大雄宝殿略小,跟华严寺大雄宝殿一样,也是明间开壸门,两次间实墙封闭,两梢间开同样的壸门,两尽间又是实墙封闭……。看来这是辽金大殿的流行做法。

大雄宝殿内的彩塑是中国辽金彩塑之代表,主佛坛之上是五方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两侧佛坛上为二十四诸天,共计33尊。有意思的是,大殿只有正中主佛头顶上有个精美的斗八藻井,其余位置都没有天花板,辽代梁架历历在目,即所谓的「彻上露明造」。藻井内两层斗拱,雕制精湛。其形制、手法均与大殿本身梁架结构和斗拱形制相同,为辽代遗构。

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善化寺国宝众多,但善化寺最宝贵的文物,我认为就是保存在三圣殿内的朱弁碑——【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见证了靖康之难后,一个宋朝使臣在大金的敌营十七年,碑文记述了善化寺在辽末毁于战火的情况,以及僧人圆满大师重修寺庙的壮举,全文共计1076字,是善化寺仅有的最早的文字资料。

朱弁,江西婺源人,乃是理学大家朱熹的叔祖。南宋建炎元年,北宋被金国覆灭,徽、钦二帝被掳金国,天下一片大乱之际,朱弁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出使金国,任南宋通问副使,问安两宫来到西京,也即如今的大同。

来到大同后就被金国副都元帅粘罕扣留在此地足足十七年,其中的十四年就住在善化寺。在善化寺期间,朱弁与住持圆满大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亲眼目睹了圆满是如何在十五年间一点点修缮原本已经大部分毁于辽末战火的「大普恩寺(善化寺)」,于是才应圆满大师之邀写了这篇「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

粘罕得知朱弁是江南满腹经纶的文士,多次威逼利诱劝其投靠大金,而朱弁则抱着必死的决心,找好坟地,与同被扣留的南宋同僚喝起断头酒。幸运又巧合的是,普恩寺重修完工的那一年,宋金和议也刚谈成,朱弁等留金宋使终得以南归。因为这敌营十七年的羁留,后世誉其为「南宋苏武」。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吊诡。敌营十七年等死而不得的朱弁,在返回南宋后因主战而被秦桧处处刁难,次年忧愤而死,终年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