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如何才能超越业力,更改已经注定的生命轨迹?不过重复机械的生活

2024-02-07国风

朋友们,你有没有问过自己,究竟有没有命运这个东西?我们的命运是否真的已经被注定?其实呢,当你认为命运已经被注定时,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认知,这代表着你和自己达成了和解,不再为曾经发生的事情悔恨,也不再为未来而担忧。

在这其中呢?你的心灵会发生一种本质转变,会进入一种时时刻刻的释怀状态,就好像自己是命运的旁观者,自己只是在看着一个剧本按照一个剧本进行而已,而当你面对自身的命运能够做到置身度外时,却恰恰超越了命运或在另一个更加圆满的维度,而命运向好的转变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

好,回到主题,命运究竟是什么呢?命运就好像是一个剧本,一个无法抗拒的剧本,我们对命运的挣扎与抗拒也早被写在了剧本中,就连不认命也依旧是命运的一部分。从出生开始,你的种族、你的国家,你所在的文化背景已经决定了你生活的大致轨迹,你的家庭、你的父母带给你的基因与成长经历将决定你的性格和身体健康状况。在你人生中的每个决定与选择,其实造成那个选择的因早已形成,就连你想吃些什么,喜欢吃什么口味的食物。

也是由肠胃中细菌的需求所决定。如此种种,都是我们命运的一部分,并且只是最粗浅的一部分,而那更细微的命运体现是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与反应,这体现在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之中,就像膝跳反射一样,没办法抗拒。

这就好比你面对他人的一句话,心里的反应是喜悦,是淡然,是受伤还是高兴?这个反应在那一刻是既定的反应,冒出来的时候就是内在的事实。

谁也无法更改,这样的反应在生活的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你看着自家窗外景色时的一个心情,是感觉新鲜,还是早就已经没有了感觉?

上班途中堵车时,你是感到焦急还是能时常坦然?你对亲人、朋友、同事的看法又是否是一成不变?其实,我们的一切反应与认知都是一种惯性,所以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日复一日,每天感觉相同,思维方式相同,对亲近的人说话语气相同,生活中某些不自知的心理活动、细微的选择动机相同,甚至是对生命的体验感也日日相同。

即使放眼10年之后,他们也依旧活在一种惯性反应中,就算有改变那也只是之前惯性的延续,这就是命运,命运就是我们时时刻刻的惯性反应连成一片。而这种惯性的反应与认知也称为业力。业力是一种因果,是一个有些复杂的概念。简单的理解,业力是长久以来种种原因的积累所造成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反应与结果。同时,业力也是一个佛家的概念。

我们这一生呢?所要经历的事情,乃至对事情的反应与认知,都是由业力注定,这种注定的程度可谓是无微不至。举个例子,比如你此刻突然冒出一个想要蹲下的念头,就这样,细微的一面、莫名的一面也已经是注定,即使是业力造成的一面,都不会提前经过人心的允许,只会自顾自发生,更何况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或是内在的欢喜、愤怒、平静,一切都已注定,但这种业力的注定却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完完全全由自己积攒的。

佛家有一句话特别有深意,叫做一切法是趣,不过这其中的趣字是兴趣趋向的意思,意思便是生命的一切境遇,其实都是人们的兴趣决定的。就好像人们内心深处的兴趣是受苦,仿佛受苦才能体现存在,体现自己,那么人的思想与情绪冒出来时,多数将是悲观的,乃至生活境遇都会体现为受苦。

只不过呢,这种趣隐藏的非常深,因为多数人习惯了向外看,向外追寻,所以很难观察到心灵深处的这种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一些人将自己深层次的趣培养的越来越趣恶,看到他人受苦,看到他人过得没有自己好,甚至刁难挖苦他人,自己会情不自禁的感到满足,这就是一种趣。这种情况呢,其实在我们社会中非常普遍,微小到人与人之间差异矛盾,宏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杀戮,其实都是一种去,然而一切去终究都是自己的选择。

好,了解了这么多,那我们该如何更改命运呢?其实呢,知道了业力和因果的概念,我们就有了更改命运的入手处,一切法由心向生,所以改变命运的关键就是去找到自己的心是什么,去找到那个让一切善去恶趣业力因果发生的地方,找到这个根源了,回归到这个真心之中,就是悟道了。

悟的一切皆是由一心所造,便可以遁超一切善业恶业,遁超一切因果。就像永嘉大师在正道歌中所说,正实像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狂,众生自招拔舌尘杀劫。意思是证得识相。

找到自己的真心是什么,便能切身体会到无善无恶,无人无我,即便是最重的阿鼻地狱之恶业也会瞬间消散。如果我这样说是在骗人,甘愿遭受拔舌之苦,永嘉大师这样说,是站在了究竟识相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世界。

当我们证悟到实相,找到一切发生的根源,真心便没有了自我的存在,因为自我只是真心产生的一个念头而已,没有了我,关于我的一切因果业力也就没有了承受者,也没有了作为者,那么无论是善业恶业,都没有了那个去接受的主体身份,一切善恶也便不空而自空了。这也是佛法中最透彻的认知之一,只有了解到善恶因果业力与实相的关系,我们才可以彻底超越命运。

实相是一切善恶因果业力的发生根源,实相也就在善恶因果业力之中,并不在善恶之外。就像水就在波浪之中,水外无波,波外无水离波求水,里水求波,皆不可得。通俗的来说,当一个人证悟了实相,他就在一切善恶好坏的现象之中呢,找到了一个恒常的避风港,他可以在任何好坏的命运境遇,任何念头感受之中,本自不动。

有一种无限的信心与安全感始终陪伴着他,或者说他成为了无限与圆满本身。但另一方面,他该经历的善恶、业力、命运因果,从现实层面并不会消散,只是在他心里已经没有了。也就是说,在外人看来,他的外在表现、生活境遇并不是进入了一片祥和,也许他的表面生活甚至是贫困潦倒、疾病缠绕或是一塌糊涂的,他该经历的事情一样都不会少,他的外在境遇暂时并不会变好,但是他的心却能在这一切之中本自定境,祥和、圆满而丰盛。而当他旧有的业力消耗完毕时。

一种根本的转变便发生了,或者说,一切业力对于他来说已经终结。

本质的转变已经发生,这种本质就是实相,被称为自信。真心贯穿于一切好坏善恶现象之中,安注于实相,体悟到自己就是实相,本身,就是佛家所谓的自信,功德无量。在自信的功德之中,我们不再惧怕一切好坏善恶,一切该经历的仍旧在经历,那个表面现象还存在。

那个表面的苦乐依旧存在,但实际上深层的感受已经不同了。

在一切苦乐之中,有一种深层的底蕴,始终是慈悲、寂静、祥和的,这便是佛法所谓功德的含义。功德是人们找到自己是谁,证悟到自己就是一切现象中的实像,便本自功德无量。换句话说,功德是不用修的,是要去悟的,是要去亲自成为的,是自己本来就有的,是本自无量的。

所以谈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意思也便如此,所有人都是那一个识相。功德无量,本质无对无错,一切过错只存在于个体自我的认知之中,若看见他人有过错,只能说明自心中还有过错,还有过错的概念,还有对错之分,还有善恶业力。人们看见的终究是自己心里还有的现象和概念,而那个能够产生一切概念和现象的心本身人人相同。所以功德无量,与功德相对的是福德,我们唯一可以去修更多的只是福德而已。

梁武帝曾经问达摩,我修建寺庙无数,供养僧人无数,有功德吗?达摩说没有,因为梁武帝这样问,仍是在求善业,仍有所求,便与本字功德无量并无关系,所以最大的福德便是用一个无我无所求的心去修善,去利益他人,这样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总结起来改变命运的办法便是回归实相,兼修福德。实相即是所有人功德无量的本来面目,是一切身心现象,一切命运业力发生的根源。根源能生发一切,所以本自功德无量,功用无量,圆满丰盛。回到这个本来面目,我们便在一切好与不好的命运中,本自清净,本自释怀,本自喜悦圆满。福德是那个根源产生的命运的现象,今后能够变得向善向好,变得顺利的原因和种子。

这个种子种在真心的土壤里,隐含在石像之中,便是一种善的惯性和业里的积累。终究来说,我们将潜移默化形成一种善的反应,以此自信面对外在境遇,所惯性反应出的第一感受就是喜悦、清明和美好。明白了吗?好了,非常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希望能对你有所触动和启发,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