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8年,一杯「牵机」让李煜魂归黄泉,只留下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 」的拷问,自此后,太多的文人都试图为他做出解答。
有人说他「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
有人说他「 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
有人说他「 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 。」
是的,他虽做不好皇帝,却是一个好词人,他以一己之力,开辟了宋词的一代江山。
秋风吹得游人醉,从西湖慢慢地吹到了汴梁,这秋高气爽,正是歌舞升平的时候。
庭院的花开了,秋菊凌霜,幽兰带露,窈窕如歌女,在风中舞动。
挑担卖花的人在墙外匆匆而过,一两声吆喝过后很快走远了,带走了城郊或溪头的玉簪、茶花,谁能想到,这深深屋檐下藏着更美的秋色。
只有燕子来去自如,在那雕梁画栋之中穿梭,呢喃私语,仿佛哼着时下最流行的杂剧。
终于,月亮被唤了出来,从柳树档头爬到了妆台上的铜镜里,可昔日的红装女子早已人迹杏杏,宝钗早已生尘,满室只余淡淡的胭脂香。
一夜西风,桐叶落尽,无声无息,正如那无处诉说的愁绪。
看花的人满眼锦绣,眉间心上,却不见半点欢喜。
他登上高楼,倚着栏杆,目光落在那虚无的远方。
翩翩蝶恋花,殷殷相思意,不过是清风明月似的怅惘。
有一个玩笑的说法,说是你梦见了谁,说明是他正在想你。
这世间的思念最是灼人,能得一人心,实属不易,愿且行且珍惜,一路携手相伴。
从来多情人,最怕遇见别离,更何况是在秋天这个清冷的季节。
不知今晚醒来又在何处?想那河岸边依依的杨柳,还伴随着今晨的清风和昨夜的残月。
此次一别,年复一年,再遇良宵也枉然。
即使它有千种的风情,没有了你,我又能向谁去说?
宋朝士人贵族阶层盛行养歌女,词中的小蘋是晏几道的好友家的歌女,晏几道倾心于她,却爱而不得。
多年后,在梦后酒醒的朦胧时刻,突然忆起昔日昔人,初见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从此,一眼千年。
多少次在落花微雨中独自站立,看双飞的燕,念心中的人……
还记得,那一日,明月轻照,彩云飘然,这画面似乎已在心中深深定格。
「彩云」究竟是天上的云,还是心中的她?
也许都是吧!词的末尾两句道尽对过往若梦、浮生聚散的感慨,千百年来无出其右。
虽然这首词写的是爱情,但是关于离别,写尽了我们生命中许多相似的情感体验。
聚散有时,心意难平,相聚时有多热烈,离别时就有多落寞。
这是欧阳修最知名的一首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三个叠字赢得后世赞誉无数。
庭院真的深吗?一个女孩子的住所能有多深呢?
深的是女子的心,独守空闺,青春年华在指尖偷偷溜走,谁也无法避免愈陷愈深的心情。
可叹,青春逝去的结局是无法改变的,可悲,这种心情还无人倾诉。
姑且问花儿吧,看它们有什么妙法,可它们只能用自我飘零诉说着无奈的结局。
全诗情思之绵邈,意境之深远,尤令人神往。
陈廷焯:连用三「深」字,妙甚。偏是楼高不见, 试想千古有情人读至结处,无不泪下。 绝世至文。
深沉的不只是庭院,还有我那颗飘零的心。
七夕的主题,白居易、李商隐、苏轼、李清照都写过,可是,却没有一首比得上秦观的【鹊桥仙】。
明代文学家李攀龙就评价说: 七夕歌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少游此词谓「两情若是久长」二句,最能醒人心目。
每每谈到七夕,谈到牛郎织女,都是离愁别恨的悲伤基调,只有秦观,独辟蹊径,将牛郎织女从离情别恨的主题上解脱出来。
他盛赞牛郎织女的幸运: 可以永远相聚, 又何必朝暮相伴。
有了秦观的【鹊桥仙】,七夕,不再是泪水泛滥的盛宴,而是知心人互相鼓励,坚持初心的爱情传奇。
天下有情人很多,因为各种原因,家庭、社会现实等,不能相守的也很多,但若是真的有情,这些阻碍的因素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要两颗心靠在一起,距离从来都不是问题。
有人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最适合异地恋情侣。
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感情也会依然炽热。
这首词描述情人辞家早行的全过程。
上片写离别前,下片写离别时、离别后。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声响,充分表现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
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巢中的乌鸦以为晨晓到了,一起鸣叫着飞出去,远处传来辘轳的转动声。
被泪水浸透的枕头一片冰冷,想到你马上要离去,我又禁不住泪眼蒙眬。
和你手拉手走在院中,你走出去又转回来,想说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
终于,你狠狠心,不再回头。
我的眼前只剩下星光一片,耳边再也听不见你的脚步声,只有远处传来的晨鸡报晓。
相见时难别亦难,早知别离如此让人神伤,当初就不要相见了。
全词情节完整,有环境,有人物,有动作,某些细节还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离别的痛苦和忧伤浸透全篇。
言近而指远,词约而义丰,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受到赞誉。
无论何时,扬州都是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如画的云水相依,如诗的烟雨迷离。这被人遥望的梦里江南,似乎永远都是那副恬静和自在的模样。
当然,不只是山水云烟,还有那些曾经梦幻般的情节,都让人浮想联翩。
遥遥望去,似乎还能看到当年离别前的夜晚,烛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情景,似乎还能听到二十四桥上那些喁喁私语,还有那明月之夜的箫声。
可是,这如梦的地方,却也有过不堪回首的记忆。
五湖烟水也好,大漠孤烟也好,战火烧过之后,总会留下断壁残垣、荒烟蔓草。
历史就是这么冰冷,看似有选择性地湮灭,却又从不选择。
最美好的事物,在历史面前,也只是刹那烟火。
淳熙三年,姜夔来到了扬州城,见到了金兵肆虐后的扬州,听到了「清角声寒」,写下了「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建炎三年(1129)七月,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建康染病,不久后去世。
李清照安葬丈夫后,大病一场。
当时金兵南下之势日迫,李清照完全陷入哀愁凄苦的境遇,这一时期便产生了这篇【声声慢】。
整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丧夫之后境遇凄凉、愁苦境况的写照。
在凄风苦雨的秋日里,乍暖还寒之时,晓来的寒风、南飞的雁儿、满地的黄花,都深深触动了词人满怀愁绪。
归来堂上烹茶猜书的日子,繁花压枝、饮酒书画的日子……都一去不复返了。
故土的沦落、爱人的逝去,以及世人无由的诽谤,都成为郁积在心头的累累创痕,笼罩着她的是无尽的寂寞凄凉。
侵入心腑的愁、刻骨铭心的痛,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邪之气不同。
这首词完美地概括了李清照南渡之后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充满着哀愁的内心世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词,写得太透彻。
初见,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之一。
那一刻,目光交汇,心灵碰撞,一切都是崭新的、充满希望的。
没有过往的纠葛,没有未来的忧虑,只有当下那纯粹而热烈的情感。
初见时的羞涩与期待,心动与惊喜,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记忆的深处熠熠生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久处过后,开始逐渐厌烦。
在经历了世事的磋磨,人的心又如何能守住最初的信念?
也许就是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当你回首,身边之人早已离去。
曾经的美好飘散如烟,世事难全心意,故人轻易地变了心,却道人心本就易变。
长生殿上,唐明皇与杨贵妃也曾许下比翼连枝的心愿,那誓言仿佛还在耳边,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
万千感慨,汇于一言,如果人生能一直如初相识一般的甜蜜、幸福,该有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