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李白在客居洛阳的一个春夜,听到笛声吹奏【折杨柳】曲时所产生的思乡之情。开篇两句写笛声在春风中飘散,传遍整个洛城。第三句点明所听到的是表达离别哀愁的【折杨柳】曲。最后一句由诗人推己及人,认为在这样的夜晚,每个客旅离乡者都难免会想起家乡。
全诗围绕「闻」字展开,描绘了听到笛声时的感受,并借助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音乐与春风相融合,形象生动。前两句运用疑问句和拟人修辞,暗含诗人被不知名的笛声感动,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浓浓乡思。条理清晰,情真意挚,给人以无穷遐思。这首抒情绝佳之作,蕴含李白热爱家乡、思念故里的赤子之心,亦反映了他善于抒发主观情怀的风格特点。
-2-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赞颂了唐代著名乐工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及其乐曲的神奇魅力。诗人运用丰富生动的想象,描绘了李凭弹奏时悦耳动人的箜篌声令浮云凝滞、湘娥潸泪,时而如凤凰啼鸣、玉碎山崩,时而如芙蓉啼泣、香兰欢笑,连长安城中的寒冷气息也被化解。
乐声之美不仅感动了人间,更惊动了天上神仙,冲破天空引来秋雨倾盆,使得神山老鱼跃波、瘦蛟起舞。结尾写到成吴刚和玉兔都沉醉于箜篌声而忘却了劳作和睡眠。
全诗想象奇特绝俗,摹绘手法精湛,将抽象的音乐之美化作具体生动的景象,充满浪漫气息。通过对乐声效果的细致描摹,间接抒发了诗人对李凭技艺的赞叹之情,将内在情思和外在景物融为一体,构筑了艺术性极强的音乐境界。
-3-
【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笙音时产生的遐思和想象。开篇两句将笙声比作从彩霞之上传来的凤鸣,极力渲染其超凡脱俗。接着写出诗人听到笙声后的反应,对其来源生疑却无法探知,于是产生了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浓郁的向往。
诗人最终借助想象,将笙声所处的环境幻化为了仙境中的千树碧桃之景,用绚丽的视觉意象来诠释笙音的灵动明媚。全诗贯穿了「寻声」「探声源」的主线,循序渐进地从侧面烘托出笙乐高妙绝伦的音乐魅力,给人以飘渺梦幻的听觉体验。
诗人运用「通感」手法,巧妙地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印象,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空间。通过浪漫的联想想象,将抽象的音乐之美具体化为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景致,将内在的听觉感受外化为诗意盎然的视觉形象,从而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4-
【金字经·胡琴】
元·张可久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胡琴演奏时悦耳动听的乐声。开篇两句运用诗意比喻,将雨淋竹叶和溪流上泉的声响比作胡琴的两种不同音色,一沉一浮、一实一虚,暗示胡琴具有「二弦」的特点。
接着一句写出这两种声音是「一线清风」拂动琴弦所产生,突出了演奏者指法娴熟柔和。「联」字别具深意,可解作琴弦声音相互衔接、曲目连续演奏等,意蕴丰富。
后数句描写了胡琴所奏曲子的意境变化,先是如秋水空湛的清旷之音,继而转为凄怨哀切,仿佛昭君出塞时的一曲离愁别绪,引人遐思无穷。
全诗通过声音、乐器、曲目等层层渲染,将无形的音乐之美化作可视可感的生动画面,令读者身临其境,如同亲耳聆听那动人心弦的胡琴曲子。作者极富音乐感受力和文字表现力,将内在的听觉体验巧妙转化为视觉景象,从而达到声情画意交融的艺术境界。
-5-
【筝】
唐·张祜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绰约风姿,宛若天上仙子从云间徐徐而来,手腕娇嫩如凝脂般白皙纯洁。那习习的夜风似乎正从她指尖拂动的筝弦间流泻而出,春水潺潺的怮环之音也仿佛从这绝妙的乐器深处流淌而来。每一个清越的音符,都如同精雕细琢的玉佩轻轻相击,又似枝头黄莺在夜色中声声啼曲,婉转蜿蜒,缭绕心间。
天地间哪里还有比这更加动人心魄、抚慰灵魂的音乐天籁?皓月当空,清辉温柔地洒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论身在何处,此刻所有生灵都同沐着这轮明月的月华。筝声悠扬,如柔风黄莺,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幻境之中,心旷神怡。这般瑰美绝伦的音乐韵味,让人如痴如醉,难以自拔,恍若梦游仙境,永无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