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济公是如何成为「活佛」的?圆寂前的一首诗,道尽天机与人生智慧

2024-03-13国风

说到杭州,许多游客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美丽的西湖,当然,还有一座著名的寺院——灵隐寺。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始建于东晋,已经有近1700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古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虽然灵隐寺历史悠久,但它的知名度却更多地来源于一个妇孺皆知的和尚——济公。

灵隐寺中,有座济公殿,殿内供奉着济公禅师铜像。四周墙壁上,还有十八幅描绘济公禅师生平事迹的壁画。你可能不知道吧?济公「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经典形象,是依照清末著名书画高僧竹禅法师的济公画像而塑造的。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对他的喜爱,不仅仅因为他身为佛门僧侣却是一副喝酒吃肉、破衣烂衫的奇特形象,更在于他「哪里不平哪有我」 那种佯狂济世、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精神。正因如此,济公才广受敬仰,被后世尊称为「济公活佛」 。

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物吗?有!

综合【净慈寺志】【灵隐寺志】【天台山方外志】【北禅师论文集·湖隐方圆叟舍利铭】 等文献记载可知,济公法名道济,也称济颠禅师 ,南宋高僧,浙江台州人,俗家姓李,世代信佛。他的祖上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可谓顶级豪门 。他的父亲叫李茂春,母亲王氏,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缘。

受天台山「佛宗道源」以及家族积善信佛的熏陶,李修缘在潜移默化之中,萌生了方外之念 。尽管他在医学、诗歌领域均显现出不同凡响的才华,但是才华横溢在他却无心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之路。

弱冠之年,李修缘终于皈依佛门,先入国清寺,后到杭州灵隐寺慧远禅师处,由这位「佛海禅师」 为他授具足戒。慧远禅师,是南宋时期佛教禅宗之临济宗的代表人物 ,号「瞎堂」,曾出入禁中谈禅,宋孝宗赐号「佛海禅师」。

李修缘出家后,法名道济 ,此后就完全变了一副模样,根本不像书香门第官宦之后。他整日衣衫褴褛、嗜好酒肉,难耐坐禅、不喜念经,浮沉市井、状类疯狂。 在佛门净地的,道济如此这般的出格行为,势必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从此,他有了一个外号——「济颠」 。

然而出身显赫的他,由于家庭教育和自身天赋,使他的起点远高于其他修行者。有僧人曾向方丈告状,说道济屡次三番违犯戒律清规,应严加惩戒并打出山门。谁知,慧远禅师一边说道:「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一边批示:「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 意思就是规定固然不容忽视,但并非绝对真理,应当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有了方丈的默许,后来再也没人敢提起此事了。

慧远禅师肯定清楚,如果道济的修行能济世渡人,那又说什么戒律清规呢? 这些条条框框又有何妨呢?

当然,道济是「济公活佛」,他可以打破世俗的束缚超脱物外,也许在他眼中,人世间一切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然而,即便我们听过很多教育我们如何过好一生的道理,却依旧无法如此洒脱,因为,我们毕竟身处红尘。

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曾说,济公是有广大神通的圣人,他之所以要喝酒吃肉,是为了不显现他的圣人之德,因此才让世间的凡夫俗子看到他的颠狂模样,这样才没人会怀疑他是圣人,否则,他就不能在这世间居住。

为什么呢?佛教中说,凡是菩萨现身世间,如果像个凡人一样,那只能以佛家的思想言传身教来教化世人,但绝不会显露他的神通,否则就不能在世间居住。像济公那样颠狂的样子就没关系了,他看起来就不是个正常人,就算他说自己是菩萨也没人信。

印光大师还说,并不是说修行的人都可以喝酒吃肉,就连不少积德行善的信众尚且不喝酒吃肉,何况为佛门弟子呢?既然来到人间教化众生,可是自己却不遵守戒律,谁还会相信你呢?

弘扬佛法的人,如果不遵守佛制,那不是佛,那是魔。正如济公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所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那么济公是怎样成为「活佛」的呢?

济公生活的年代,内忧外患交迫、无数生灵涂炭。黎民百姓不但要面对外族的残酷侵略,还要面对宋军的乘机劫掠,朝不保夕,暗无天日。而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骄奢淫逸、醉生梦死,丝毫不顾水深火热之中亟待拯救的苍生。

在方腊、钟相、杨么这样的草莽英雄被镇压之后,在李纲、宗泽、岳飞这样的贤相名将被杀害之后,民众心中的希冀之火并没有熄灭。他们把一位和自己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僧人推到了历史的舞台上,让他承担起济世救民、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社会责任。

于是,在李修缘和道济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又经过民间长期的艺术加工,济公活佛诞生了。 他的行为别具一格,无拘无束,不拘小节,却对民间百姓所遭受的苦难表现出深深的关怀,更是伸出援助之手为那些受压迫的弱势群体打抱不平。济公,从此深深被人崇敬,成为广大民众心目中毫无疑问的一尊活佛,并逐渐形成了影响后世的济公信仰。

真实的济公知识渊博,文采横溢。他留下了许多幽默风趣、富含哲理的诗词,这些诗词直抒胸臆,简洁明快,却深刻揭示了他对于生命哲理的理解以及对邪恶势力的强烈不满。

临江仙

宋·释道济

粥去饭来何日了?都缘皮袋难医。这般躯壳好无知,入喉才到腹,转眼又还饥。

唯有衲僧浑不管,且须慢饮三杯。冬来犹挂夏天衣,虽然形丑陋,心孔未尝迷。

济公的才情在众多人心目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赏,南怀瑾先生更是将他与宋朝的大文豪们如范成大、陆游等人相提并论, 由此可见济公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绝句

宋·释道济

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吐蕊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

有一回,灵隐寺内参天的松树,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要被砍去,济公很是心疼,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止伐灵隐寺松 】,不但表达了对松树的不舍,更体现了一位僧人对生命的怜悯之心,所谓慈悲为怀,大抵如此。

止伐灵隐寺松

宋·释道济

亭亭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

满望枝柯千载茂,可怜刀斧一齐抛。

窗前不睹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

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后来,一生慈悲为怀的济公,终于也来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光。临终之际,济公写下了一首诗偈子作为绝笔,总结了修行一生的感悟,道尽了人生无穷的智慧。

辞世颂

宋·释道济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这首遗作,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包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这是他对自己一生修行的全面总结,同时也是其一生所思所悟的精华所在。当他历尽千辛万苦,走过漫漫人生长旅时,最终在生命的尽头看到了什么呢?

「六十年来狼藉」,在凡尘的六十年,劳思劳神,亦疯亦癫,一生满是艰辛。寥寥几字,归纳了自己的一生,回顾六十年人生,弹指一挥间,不过无限的琐碎。

「东墙打倒西壁」,这一生,身心如同困在牢狱之中,所有的欲望都是墙壁,困住了自己,不得自在。隐喻如今已超脱牢笼,无碍生死。

「如今收拾归来」,一切都回到了原点,艰难苦困,一世修行,终归寂灭无为。

「依旧水天连碧」,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水天依旧,本性不生不灭,我还是那个我。

回顾他自己的一生,六十年间充斥着困苦艰险与坎坷波折,走过漫长的岁月,历经修行的曲折,最终达到了「见山还是山」的无我境界,重回「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的佛家至境。他在生命终点发出的感慨,使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位智慧老者在临别之际,向尘世挥别的深刻自白。

世人皆忙于生存,为了生活中的琐碎而奔波,有人可能会自以为达到人生的高峰,有人可能会觉得已经参透红尘。然而,等到垂暮之年,他们才会恍然:所谓人生,其实大多平淡无奇。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世间,终将一丝不挂地离去,带不走任何东西,只留下心中的感慨万分。无论是追求功名利禄还是悲欢离合,这些短暂的光环都会迅速消逝。生命的真谛也许更在于体验而非追求物质财富,因为这些身外之物终究无法永久陪伴我们。唯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才能诠释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他说道:「如今收拾回来」,意味着放下所有的牵绊与执着,「依旧水天连碧」,找寻回归内心深处的纯净本质。这便是济公对于更高层次心灵境界的描绘:不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纷繁,只要内心洁净如镜,便能感受到「水天连碧」的纯洁与美好。

实际上,反复品味济公的这首诗篇,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得道高僧以毕生阅历寄语后人:珍视当下时光,切勿做出令自己抱憾终身之事。无需过分纠结于成败得失,只要未曾虚度此生,便已足够。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这位慈悲为怀的高僧贤士,圆满完成了他的修行之旅。济公圆寂了,可是他济世救民、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传说,却深深地烙印在广大民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