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妙不可言,令人获益匪浅

2024-04-12国风

王国维在史学、文学、哲学等领域均有深厚造诣,在代表作【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人生三境界」论: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于颐和园昆明湖自尽,事后人们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其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短短数言,却给了后人无数的猜测。事后,清废帝溥仪赐王国维谥号为「忠悫」。

王国维认为哲学和艺术是探求精神上永恒的真理,人生哲学就是探求揭示人生即痛苦这一真理以及其解脱之道。艺术是感发人的情绪,洗涤人的精神,揭示人生的意义,使人超然物外,忘记利益关系,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求得暂时解脱的功效。他写了【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文学小言】等文,是发挥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名篇。他写了【红楼梦评论】一文,分析曹雪芹创作的小说【红楼梦】的悲剧意义。他运用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分析【红楼梦】一书的精神领域,展示了生活之欲望而造成的巨大痛苦,从而走上了解脱之路。

古今中外之圣贤,无不以修身为本。再听南怀瑾先生讲【大学】,感悟颇深。结合人生阅历,对王国维先生之人生三境界之诗意描绘,更加有体会了。
【大学】之三纲领:「明德、亲民、至善」。
王国维先生之做学问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老子:「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之圣贤做学问修身皆务求本源。

第一境界出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词意是:「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这一境界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此一境 :「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极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虽然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悲壮,毫无纤柔颓靡。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解析:

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天涯海角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

第二境界出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意是: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这一境界是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一境: 词人所忧「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词行至此,可知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投影至人生,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解析:

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第三境界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意是: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这一境界是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不慕繁华,自甘寂寞、千锤百炼 终成正果。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

【青玉案·元夕】

南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一境: 寻觅千百次,竟然是在灯火冷落之处发现了那人。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外。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清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于世间的不同境地,更是在诗人心中的不同境地。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解析:

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

人有贫富贵贱之分,亦有境界高低之别。王国维有境界三重说,尼采有骆驼狮子婴儿三境界说。实言之,一切奢华都是「浮云」。粗茶淡饭才是福。佛说:世上本来都是「空」。一念放下,万般自然。茫茫人海,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也会走。冥冥之中都是注定。左宗棠说「享下等福,向宽处行」未必不是人生大智慧。

人生境界,有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也有梁漱溟所言厌离,逐求,郑重之说,更有古今通存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任。

此漫漫长路,一言以蔽之,实为「悦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是遵循自己的方式,是接纳自己的性格与心性,等等等。不过快意。
登高楼望天涯路远,是独身切于一志;为伊憔悴不悔,是举心归于一意;千百度回首见灯火阑珊,是参破安于一念。此当尽心。

浮沉坎坷苍生,何苦恋之,心厌离;纸醉金迷名利场,绊心欲往,苦逐求;怎样才算郑重呢,太多欲望,以美好为外观引人前行。然再多,再好,再应当,本可以,与你又有什么关系。人郑重地活,应阅己,悦己,爱己,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但也应认识到,我独我,自是人间第一流,而非我与我周旋而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