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道德经】五十八章讲福祸相依,若人人遵道行德,法可以不用吗?

2024-07-01国风

「福祸相依」这四个字,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你知道「福祸相成」吗?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逆境,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从逆境中站起来,而有的人却一蹶不振呢?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看透「福祸转化」的道理。道家讲求「有无相生」,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不过是转瞬间的事。古之有道明君,无不是参透了「道」「德」「法」三者的关系,而作为今天的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困境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本章在阅读中容易出现不连贯之感,第一段讲「有为」与「无为」之别,第二段讲福祸为什么相倚,而我们如何应用福祸之间的转化,这两段看似不连贯,实则都是第三段的伏笔。第三段讲圣人是如何在「无为」与「有为」、福与祸之间进行转化的,这种转化暗合了「道」「德」「法」三者的关系。读懂第三章,我们就明白,老子为什么强调「法」要慎用。

一、苛政出狡兔

要弄清「道」「德」「法」三者的关系,咱们还是从「道」开始。老子讲「道」是讲给人君听的,为的是规劝人君行「无为而治」。 什么是「无为而治」呢?

老子用四个字来形容「其政闷闷」。「闷」有宽厚、仁大之意。咱们在第二十章时读过,「闷」这个字也作淳朴讲。与今天我们习惯的用法,闷闷不乐,闷声不吭,用意大相径庭。为政者宽仁,政出宽松,那百姓怎样呢?老子也用了四个字「其民淳淳」。「淳」字为淳厚之意。

比如宋仁宗为政宽仁,对待臣民比较宽容,尤其礼敬士大夫,以致出现了大臣在上朝前抱住皇帝纳谏之举,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能的,触犯天颜是要杀头的。但宋仁宗却并没有生气。反而军队打了败仗,他会将过错归结到自己身上。用咱们今天的话说,宋仁宗属于内耗型人格,所以才会得心疾。但不得不说,正是由于他的宽仁之政,才使得北宋四十年无战事,国富民强,成就了后世士大夫推崇向往的时代。

那么, 什么是「有为而治」呢? 老子也用了四个字「为政察察」。「察」是侦察、洞察、观察之意。为政者要对百姓做到「察察」,总不能天天去家访吧?那怎么办呢?唯有一个办法——政令繁复。百姓逃过了这一套政令的盘查,还有另一套。政令多如织网,百姓简直「难逃罗网」。百姓怎么办呢?老子也给出了四个字「其民缺缺」,而「缺」字意为狡诘。

其实上,这种现象在今天仍然很多。越是机构庞大的公司,制度越复杂。很多人上班的主要精力不是在发展业务,而是在填表,各种名目的统计表,填完日志填业绩,填完业绩填质效,填完质效再填计划,填完计划还有盈亏分析表、项目进度表、客户回访表……等等。把这些表格填完,大半天过去了,还有什么时间用来发展业务呢?

所以才有了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是我们狡诘,是不狡诘,活不下去。

二、福祸相依亦相成

第二段与前后文有些不搭,疑被后人错录。其实这样安排也有一定道理。老子在用「福祸」之理诠释「有无相生」,在告诫我们,人生到哪个阶段就做与之相符之事,顺逆的转换只在旦夕之间,不必患得患失。

(一)福祸相因,亦相成

我们比较容易去同情弱者,关注逆境中的人。尤其是我们自己身处逆境中,所希望能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向上爬。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

灾祸啊,幸福就倚傍在它里面。我们时常会用这句话去开导人。比如有人在股市亏了一大笔钱,几乎倾家荡产,这是妥妥的逆境吧?其实这个逆境中蕴含了很多股票投资知识和经验,这些是在投资赚钱时学不到的。对于祸来说,这就是福。

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

相反,我们在福中看到祸却是最难的。避害是人的本能,所以我们会天然地过滤掉一些潜藏的危机,这也就是绝大多数人会迷失在幸福中的原因。其实,从迷失那一刻开始,祸就已经在孕育之中了。还是这位股民,如果他能在赚钱时及时收手,看到股票大涨背后的危机,是不是就能躲过这次的巨亏了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福祸转化的拐点

在生活中,不只福祸相因,善与恶、美与丑,正与邪之间亦是如此。天地之间,万物之中,对立永远存在。这就是我们在第二章读过的「有无相生」之理。然而这种因果循环的关系,却时常使我们迷惑。

那么「福祸相倚」的成因是什么?

老子说:「其无正也。」

「正」即正常、正规。老子是说,「福祸相依」并没有一定之规。这句话要怎么理解呢?福和祸不是应该相互转化吗?

接着 老子又给出了解释:「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奇」为邪恶之意,就是不正。「妖」为恶之意,就是不善。这句是说,正忽而变成了邪,善忽而变成了恶。人们迷惑其中,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在第二章中我们已经读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世间万物都是相对而生,又相对而成的。

比如网上曾经报导过一位救助贫困学生的好心人,因为义举被任命为当地一家国有企业的小领导,手里有了权,又因为救人有了名,架不住身边一些朋友撺掇,经常请客吃吃喝喝,以显示自己大方。可是,再好的家底也架不住整天这么花,很快口袋空了,为了维持面子,在一班狐朋狗友的怂恿下,就打起了公款的主意,结果因挪用公款入狱。这就从「善」变成「妖」了。

为什么说人会迷失在福祸之中呢?比如这位英雄就是不知不觉走上了犯罪道路,也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另一个模样。这就是我们要读【道德经】的原因,逆境中的人要去读,顺境中的人更要去读,读过之后才能自省自悟。

三、道德到位,法即慎用

在老子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格是什么样子,或者做说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为政闷闷」。有人觉得这个词用得有点闷,不够豁达敞亮。其实,这正是我们看不懂圣人的地方。圣人如何施政的呢?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方而不割」是说,圣人为人方正,坚持原则,但坚持原则并不意味着要去伤害别人。

「廉而不刿」是说,圣人廉洁,品格端正,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以刺伤别人。

「直而不肆」是说,圣坛人正直,但是他不会以正直去束缚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处事。

「光而不耀」是说,圣人是光亮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会让别人觉得耀眼。

「方」「廉」「直」「光」,每个字都闪闪亮亮,足以令我们膜拜。这就是老子心目中圣人应该有的样子。

「不割」「不刿」「不肆」「不耀」,每一步都做得恰到好处,这就是到位。

所谓「物极必反」,你越想得到什么,就越会失去什么,即使圣人处事,也要学会适可而止。可见,高手和一般人的差别,就在于把握行事的「度」。

怎样把握这个「度」呢?这就要用到「道」「德」「法」三者的关系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三者实际上是治国管理的三个层面。第一层,最基础的是法治,可以硬性规范人的行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用条文政令来管理。

第二层较为觉,就是德治,用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主要是自我约束,加上社会监督,比如「人言可畏」,很多人因为怕人言,而不得不规范自己的言行,属于半自动的行为。

第三层,也是最高级,是道治,就是开篇说到的「其政闷闷」,领导者「无为而治」,让民自化。

如果第二、三层做得好,那么第一层的法治就会显得很轻松,社会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乱相、怪相,挑战法律之辈。这是老子最理想的社会、最推崇的治国理念。

可见,正如「有无相生」之理,「道」与「德」到位了,即便身处逆境,也伺机转化,化逆为顺。所以,在圣人眼中,世间万物顺逆成败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宽政出淳民,苛政出乱民;道德缺失,法必严;若想慎用法,道德就要到位。

译文

政治越宽厚,人民越淳朴;政治越严苛,人民越狡诘。

灾祸啊,幸福就倚傍在它里面;幸福啊,也埋伏着灾祸。谁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一个准则。正忽而变成了邪,善忽而变成了恶。人们迷惑其中,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故而得道之人处事方正不显得生硬,虽有棱角亦不会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