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颜真卿的书法人生:3个阶段,3种境界

2024-04-15国风

首个阶段:50岁以前

在这一时期,颜真卿继承传统,受二王、遂良、张旭等前辈影响,展现了书法特点的清雄坚韧。代表作品包括【多宝塔碑】和【东方朔画赞碑】。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传世作品中最早的一块碑,展现了颜氏书法早期的风格。颜真卿作为儒家信仰的信奉者,写此碑时显得恭谨诚恳。此碑承袭了二王、欧阳修等前辈的风采,结构严谨,字行间有着乌丝栏界格,笔画圆整端庄,一撇一捺间流露出动感,仿佛想要飘然而仙,因此成为学习颜体的楷范之作。

【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早期的作品之一,虽非其代表作,却被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视为至宝。苏轼与颜真卿在审美观上有共鸣,他正是在颜氏此碑艺术的不完美和不成熟中看到了向更高境界迈进的可能性。此碑行笔刚健、方正,如同庄严壮丽的殿堂,使人感受到「颜体」书法的雄浑力量。

第二个阶段:50岁至60岁

这一时期是颜真卿书法成熟的阶段,其作品数量最多,现存约28件。在这段时期,颜氏融入新意于传统之中,创立了崭新的颜体。代表作品有【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52岁)、【鲜于氏离堆记】(54岁)、【郭家庙碑】(56岁)等。

【鲜于氏离堆记】是颜真卿在被贬为蓬州长史时所作,他在途中路过新政县,拜访了当地望族鲜于忠通,并为其撰写了这篇【离堆记】。此碑风格与【东方朔画赞碑】相近,雄健清劲,高古浑穆,笔法更加纯熟,楷体风格日益鲜明,充满了忠义之气。

【郭家庙碑】行笔雄沉,气骨风流,茂密而宽博,反映了颜真卿在书风上的一些微小变化。此碑书法表现了「颜体」以肘、掌、腕的灵活运用,笔势宽博,布局开阔。

这一时期政局动荡,颜真卿的生活道路坎坷,因此出现了不少行书、尺续。其中最著名的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争座位帖】等。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悼念被叛军残杀的侄儿季明而写的草稿。此稿以真挚情感主导笔墨,个性鲜明,形式独特,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个阶段:60岁以后

这是颜真卿书法艺术达到顶峰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颜真卿虽然仍怀着儒家之志,忠于职守,但已对世事有了深刻的洞察。他的精神寄托于自然山水和书法情趣之间,写下了更多的墨迹珍品,如【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八关斋会报德记】等。

【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中晚期的作品,体现了颜氏书法的第二次飞跃,由「工」递变到「不工」。笔法、结构随心所欲,有些字的结体和用笔近乎丑怪,这是颜真卿追求朴拙之意。

【麻姑仙坛记】充满了神秘和意趣,展现了儒、道、释三者在颜氏人生和书法中的交融,意味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