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味食光——
天津首届早点文化旅游节
将于4月26日-5月5日
于水上公园东门前广场举行
全国首创早点文化旅游节
激发青年画家灵感
11幅原创水彩「天津早点图」
样样都是名早点
张张都有天津味
不到一周,潘泽就完成了全部作品——
「包括画这个老豆腐、锅巴菜、煎饼馃子,我感觉就像画自己。因为它们也是天津特产,我也是天津特产。」
虚实结合 引人垂涎
是不是看在眼里
那香气那口感那滋味……
味蕾的记忆已启动
「画这个系列无关技法,就和天津早点一样,充满了情感,接上了地气。」
在获悉天津首届早点文化旅游节即将开幕后, 天津青年画家潘泽特别创作了一组 「天津早点」系列水彩画作品赠送给主办方。
氤氲水彩中,各色天津早点颜值拉满, 为即将于4月26日-5月5日, 在水上公园东门前广场举行的 「津味食光——天津首届早点文化旅游节」 再添文化元素。
他说:
「是新报主办的早点节给了我创作灵感。天津早点对于天津人来说,有着基因自带的亲近感、熟悉感。大家都能在早点里达到共情,这很神奇!」
创作 一半具象一半想象
潘泽为本次「津味食光——天津首届早点文化旅游节」共创作了11幅「早点图」:有煎饼馃子、云吞、锅巴菜、老豆腐、面茶、馒头、银丝卷等。
都是天津寻常的早点品类,呈现出来却非同寻常,水彩画虚实结合的意境,让早点有了别样的美感,愈发引人垂涎。
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孩子,90后的潘泽一直画着自己热爱的天津的一切。他说,自己还在天津美术学院读书时就画过天津早点。
买回一套煎饼馃子就先画,
画到一半,
煎饼馃子快凉了,又抓紧拍照,
然后赶紧吃完接着画。
那时,潘泽还直接去早点铺写生,有炸馃子的速写、有吃早点人群的市井日常,用他的话说,「转到‘内部’去画各式各样的早点」。
说到这次「特意而为」的创作,潘泽说,自己被这届全国首个早点节激发了灵感,因为自己平时吃早点就拍摄了不少照片,因此翻出存货为创作做准备。
潘泽此前也有一些天津早点题材的画作,基本都是用油画来表现。「相比厚重的油画,这一次我选择了感觉清新的水彩画。」
潘泽说出了自己的考虑:天津因水而兴,又因运河通衢南北、连接河海,水彩更能表现出流动的质感与美感。
但为何这次创作内容以早点单品的形式出现? 「每一张画就是一个没有叙事的单体,很直白,像一个个本地LOGO。 」用潘泽自己的话来说,这个系列无关技法,就和这次早点节的特性相似,是个最接地气的事情。
「如果我画这套煎饼馃子特别写实,就有距离感了。」所以潘泽笔下的天津早点,有一部分「具象」,有一部分是「想象」。
他解释,「‘想象’就是所画早点的香气与味道。我的想法是看到‘早点图’,每个人都能想起闻到的气息与品尝的味道、口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故事。」
情怀 天津早点「私人菜单」
聊起自己的早点故事,潘泽说,他的早点标配就是一碗豆浆、一碗锅巴菜、一根馃子、一个烧饼。
馃子得蘸着浆子吃。
不会泡软,
但豆浆的水润和醇香,
又浸入馃子中……
他往往会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去享受这顿「一成不变」的天津早点,「吃完早点在那里发会儿呆,就感觉特幸福。」
天津早点已经烙印在每个天津人的生活里。
潘泽说:「不夸张地说,天津早点就是天津的一张文化名片,担起这份文化力量的就是我们深爱家乡的天津人。」
这种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悟,为潘泽的创作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便利」。
他用画模特和画亲友的区别作比:「再漂亮的模特,和你熟悉的妈爸、姑姑、伯伯相比,总是有差异的。前者可画‘皮骨’,后者可以连性格都画出来。就像天津早点对于天津人来说,是从小就有的天然的亲近。」
天津首届早点文化旅游节整合天津非遗老字号和知名早点品牌,以全新场景呈现津味儿美食,打造国内首个以「早点」为主题的美食文旅活动。活动由天津市商业联合会指导,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每日新报主办,天津水上公园协办。
采写 编辑 / 新报记者 王轶斐 单炜炜
Logo制作 / 苑靖
值班编辑 / 徐丹
审校 / 窦怀国
责校 /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