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道德经50章,肯下笨功夫,说明你已「闻道」,所做不过在训练术

2024-03-10国风

开始的读时我认为老子说的是人的生死哲学,再读好像是在说战争带来的灾难,再再读又发现好像在说……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时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十有三。

徒:音tú,【说文】的解释是:「步行也。」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出生入死:比喻险地、绝境,这里应该是指战场或指进行激烈的战斗。

既然是战争,那么我们先得知道老子时期的作战规则,才能更好的解读。

  • 【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说明开战前要先击鼓,告诉敌方我要来攻击你了。
  • 【左传】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宋楚两国打仗,宋军作好列阵,并一定要等楚军作好准备才开始作战。
  • 说明春秋很讲究战争礼仪。从本质上来说,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以争霸天下为主,不会进行过多的杀戮。

    「十有三」,十个里就有3个死掉,这个死亡率太高了,不符合当时的战争规则。个人观点「有」作「又」理解,意思是10+3,整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残酷而激烈的战斗中,能够活下来并无伤残的步兵,有百分之十三,而战死的步兵,也有百分之十三。剩余的74%呢?可能是有伤残、失踪、被俘、逃散等等。

  • 为什么是13%? 而不是30%?有人统计过古代和近代的军队阵亡率达到多少才能导致一支军队的崩溃,冷兵器时代,一支普通的军队可以承受5%,超过10%就难以支撑了,而13%溃不成军。
  • 以抗美援朝纪为例:在朝鲜战争中,中国总投入兵力240万,阵亡牺牲者为197653 人,失踪约 4000人,合计约占总数的8.4%,无伤归国者为37.2万,约占总数的15.6%!而美军总投入兵力48万,阵亡54246 人,失踪8177,合计约占总数的13%!
  • 所以,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应该是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而后得出的较为客观的一个统计比率!

    「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生生」在这里与后文的「善执生」意思相反,第一个生理解为生疏,第二个生为「善于执生」。而平民百姓,不懂得如何掌握自己的生命,动辄陷入死地的人,竟然也达到了13%!

    百姓为何动辄陷入死地?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在战争年代,不用上战场,百姓的死亡比率也达到了战争中的平均死亡率!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百姓的死亡率这么高,。

    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生存,不懂得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不善执生?我想老子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是说由战争而带来的疾病、饿死等情况导至的。以历史为证:

  • 二战时日本侵略越南导致大饥荒,直接饿死200万越南人。
  • 1942黄河决堤加日寇铁蹄致使300万人死亡,300万人逃荒。
  • 1347年~1353年,这六年间由于战争而带来的黑死病,短短几年时间全欧就有2500万人去世,死难者高达全欧人口的1/3。
  • 前430年,雅典和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爆发了传染病,造成全雅典人口25%的死亡率。
  • 可见老子是说士兵战死比率还不及由战争带来的饥荒,瘟疫的严重。每次大战之后都会给人民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一次战争天下要乱多久?要多少年以后才恢复得了?

    所以孙子才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矢虎,入军不被甲兵。矢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辟:法也,执法惩罪也。

    矢虎:弓箭和老虎,引申为隐匿在山陵中的强盗和猛兽。

    善执生者:善于掌握生命的人,应指用兵之人或统治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撑控着天下人生死的人,不仅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还要对他人的生命负责;也只有掌握了自己的生命,才有能力去掌控他人的生命;所以,他必须先立于生,先立于不败,而后,才能无死地。

    大概听说过,善于掌握生命的人,行走在山陵之间,不会自己去捕捉强盗与猛虎;进入军队,不会自己去披甲胄与兵刃;暗箭无的放矢,猛虎无从出爪,兵刃无处施展。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善于执生的人,永远也不会让自己身陷于死地。

  • 山陵有猛兽老虎,但善于执生的人,不会自己逞强去捕捉或招惹猛兽,比如猎户之于猛兽。所以,猛虎的牙爪无从施为。
  • 山陵有强盗暗箭,但善于执生的人,不会自己逞强去捕捉或劝化强盗,比如孔丘之于盗跖。所以,强盗的暗箭无从施放。
  • 军队有出生入死,但善于执生的人,不会自己逞强去亲自上阵。所以,敌人的兵刃无从施加。
  • 所以善于执生之人是不会轻易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也不会让自己的军队陷入险境。

    什么样的统帅才能让自己的军队、人民不陷于险地。

  • 王翦是秦国最著名的将领,秦国扫清天下障碍的时候,王翦光是自己就灭掉了赵国、燕国、楚国。王翦打仗的时候有一个习惯,绝不会带比对方少的兵力,基本采取的是步步为营的策略。在攻打楚国时,一位小辈李信说他只需要20万军队就可以灭掉楚国的30万大军,而王剪却跟秦王要60万大军。有人问过王翦为什么?他说他要对他的士兵负责,他不能拿他们的生命开玩笑。
  • 孙孑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善于抗击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比敌人弱就要避免决战。
  • 而王剪就是这样善于执生的统帅,不逞强,不轻易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战场千变万化,如果兵力只是和对方相等,等于把脚跨入了危险境地。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是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一旦有一个因素不利于自己,胜负就难料了,而王剪不打这种侥幸之战。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不轻易探险,不管是投资还是其他。用最笨最笨的方法尽量把自已的能力、专业提得高高的,在各方面上制别人高出一大截,这样我们也就不容易失败,不容易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