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禅门公案:既然吃过饭了,还大呼小叫的干什么!禅师的睿智与可爱

2024-03-19国风

到疏山仁,仁问:「得力处道将一句来。」师曰:「请高声问。」山即高声问。师笑曰:「今日吃粥么?」山曰:「吃粥。」师曰:「乱叫唤作么?」

——【指月录】第二十卷云门文偃禅师

白话直译:

云门文偃走访疏山匡仁,疏山匡仁问他:「把你的修道悟见说一句来听听。」

云门文偃说:「我没听清楚,麻烦问大声一点。」

疏山匡仁于是大声的再问了一遍。

云门文偃笑着说:「今天吃过饭了吗?」

疏山匡仁说:「吃过了。」

云门文偃则说:「既然吃过饭了,还大呼小叫的干什么!」

鉴赏评说:

「得力处道将一句来」其实与「祖师西来意」一个意思,都是在问那「第一义」。

「达摩传来了什么意旨?」、「佛法大意是什么?」......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是不可言说的,因为没有确切的答案可讲,只有靠自己体悟。

就像在问「今天的这顿饭怎么样?」、「这位老师讲得如何?」......「饭」怎么样,吃了的人自然知道,对于一个没有参加饭局的人,别人再怎么说你也体会不了;「老师讲得如何」,每个听课的人自有体会,但要别人对你这个「逃课」的人讲体会,你又怎么会感同身受呢?

如此这般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确切答案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因此,「你在修行中体悟了到了什么?」这个问题问得没有意义,在佛学来说,属于「不可说」的范畴。不是不能说,不可说,而是「无话可说」、「说了也白说」。

但是,如果你去「吃过」、「听过」则不需多言、多问,「真相」你已经心知肚明了。

面对这类「不可说」的问题,可以正面回答,比如:诸法空相、万法归一、性相不二、心法如一......这些就是正面回答,但这些所谓的正面回答往往给听者带来新的问题或困扰。

什么是「空」?何为「法」?「心」又为何物?这些所谓的正面回答往往把听者带入另外的局限,「言语道断」常常扼杀天性,还不如不说,给提问者留下更多的机会岂不更好?

所以,大多禅师都不正面回答这类问题,要么就搞「行为艺术」,对提问者「眨眨眼」、「伸出一根手指」、「画一个圆」、「沉默良久」......

「眨眨眼」仿佛在问,你看「我为什么会眨眼」?这肯定是有意为之的,那是谁的意呢?自己去体会。

「伸出一个手指」或许在说「法无高下、诸法平等」,亦或在说「当下的现象就是唯一,除此以外的二元对立都不是真相,仅仅是人的知见而已」,我可没这样说,你自己体会。

「画一个圆」或许想表达「一切皆空」、「起点就是终点」、「千辛万苦付出一生的沧桑,就为了年老之时能回归最初的童真」,「沉默良久」也许在表述「没有说的必要」......

总之,「行为艺术」表达了什么,禅师没有说,自己去体会。「无声胜有声」,这不正是「空」生「万有」吗?但这还是自己的体会,禅师会说:「我可没这样说过啊!」

还有的禅师,不搞「行为艺术」,说一些毫无关联、无意义的话,比如:

「老僧在青州做得一领布衫重七斤」

「庐陵的米多少钱一斤?」

「庭前柏树子。」

但不管哪种回答,都在说一个共同的话题:不可说!言语道断杀死佛性。

云门文偃的手法非常高明,在「戏弄」疏山匡仁的同时,也把「不可说」的意思传达到位了,而且给了对方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正如前面举的例子一样:「这顿饭是什么味道?」其实这就是疏山匡仁的问题,只不过是把「修行」换成了「这顿饭」,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云门文偃的回答,意思就是:既然你吃过了,难道你不知道吗?还到处大呼小叫的询问,这不就是骑驴找驴吗?

另一层意思也是:除了吃饭睡觉这等实打实的生死大事,少问些「是什么」、「为什么」等形而上的问题,放下自己的思维与理性,回归当下生活的现实才是最重要的。

人们很多时候就是喜欢「明知故问」,或者说「揣着明白装糊涂」,心中明明有自己的想法,非要听听别人的。而明知别人的想法并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但就是想去问问。往往得不到「可靠」的答案,还给自己带来更多困扰。

其实,修行如此、学习如此、工作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呢?哪里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需要别人给你,不需要四处问、外面找。只要安于自己此刻的,坚定自己脚下的路,处处都是「风景」、时时都有「答案」。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