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书法运笔,当知「疾」与「涩」二字,疾涩互补,方显笔墨气象

2024-06-13国风

冯武的【书法正传】载蔡邕的女儿蔡琰述她父亲的书法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他所说的「疾」,就是快;所说的「涩」,就是笔不从纸面上滑过去,使其发生摩擦,画乃有力。古人论运笔,张旭有「挑夫争道」,苏东坡有「逆水撑船」。张说是「涩」字,苏说是「逆」字。总之,都是用笔的逆势涩进和纸发生摩擦,画才能得劲。「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用软笔,使逆势与纸摩擦,画自然生动有力。

笔太硬就不容易生动,是没有奇趣的。像画画,尤其是国画,用毛笔画电线,本不如用钢笔米达尺画之为像,但画家是不肯用的,就可以知道用软笔的道理。我国之所以有书法,其最大原因,就在于用毛做的笔。因为毛笔软,写起字来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肥可瘦,可干可润,且可大小、长短、方圆、肥瘦、干润错综用之。变化既多,乃能高妙。因为笔软,所以要「疾」而「涩」,乃能使笔画刚健而发挥变化之奇。

二、「疾」不可忙,「涩」要势险、节短

「涩」是容易学的,「疾」就不是初学容易做到的了。不能快而勉强快,其病在忙,忙必乱,是很不好的。所以人手要从「迟涩」做起,渐渐进到「疾涩」。「涩」是和「逆」分不开的,笔固要用中锋,但笔管略向左后倾斜,指着鼻准,这样笔锋就略向右前(就是地图上的东北方),则锋得逆势而仍正。快是多写可以做到的。「涩」可以慢慢来,步步停顿而做到,「疾」就万不能勉强,要顺其自然,不然会出毛病的。

古人运笔,一画三折,就是从近中起,收也收向近中处,已说到「涩」字,但是未曾说清楚,可以说只说到一半,只说到画的首尾,未曾说到中截。因为「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不过只说到画和收画,中截必需停顿,未曾说到。

唐、宋以后书家,渐渐忘了「涩」字的意义,画的中截,就觉薄弱,两寸以上字,就是苏东坡也不能免,画的中截,就乏饱满劲健了。「涩」的用法,是要步步停顿,是要把长画变为短画(长画是短画积累而成的)。所以画无论怎样长,也不会靡弱而成强弩之末。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我们写字的道理也是这样的。「其势险」,也就是说要快、要猛,就是「兵贵神速」。

三、当疾则疾,当涩则涩

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写字要快,但不是绝对不能慢,也可以于使转之处,有「视为止,行为迟」的时候,—尤其是写楷书写大字的时候,有时是不能不参用迟缓的。但快慢并无共同的标准,而各人自有标准的。可能善书者的最慢,比一般人的最快还要快。前人说过,「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着纸而成画是笔锋的作用,所以要使毫得力,会使用毫的力,「万毫齐力」。抓笔的是五个手指,全身的力要通过五指而达于笔毫,所以又要会用五指的力。

怎样才可以使万毫齐力呢?就是在于用中锋,使逆势,使万毫齐铺。若用偏锋,就不能用全毫的力,因为斜扫过去,谈不到用万毫的力。这一个「齐」字是很要紧的,不用中锋,则笔毫的力,也不会「齐」的。四指不能齐力,笔抓得不紧,则毫也不会得力。剑锋不论怎样快利,不用力去执,是不能发挥其力量的。所以又要谈到用全身的力量。要用全身的力,则又要提肘悬腕(也就是悬臂)—最好是写小字也提肘悬腕。此外左手也要用力,与右手「称翼如之势」,免其偏枯,乃能用全身之力。包慎伯【自题笔阵图诗】说:「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人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这是运全身的力到毫端的说法。拳术家要使拳打得有力,必先使双脚站得稳,才能发挥全身的力量,运笔也是一样。鹅的拨水,脚是由前而后。后代人执笔,许多人是肘伸向前,其势远而弱,作书时腕向左右摆动,就违背了这个道理。肘伸向前的,放下笔,张开掌,掌是向前的。必须肘横于前—就是肪横于前,放下笔,张开掌,掌是向左的,这样才合鹅拨水之势,而画乃有力,写横画尤为得劲。

但执笔的是指,所以要说「五指齐力」(应说四指齐力),这一着搞错,是不容易发挥「涩」的作用的。包慎伯说「五指齐力」,康长索说「四指争力」,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指数是五,通通要用力,但着管的只有四个手指,小指不过是附在名指之后助名指出力。要使四指的力相等,而指在管的周围,所以说「争力」。包慎伯说名指的力能和大指的力相等,则字未有写不好的,这些话很可靠。因为名指最难用力,要下相当苦功。大指是容易出力的不必说,所以名指能用力了,其余各指就不成问题而能齐力了。「涩」固由于善用逆势,善用摩擦,但指不得力是不能发挥作用的,是会打折扣的。

四、「迟涩」进到「疾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