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顿渐之争:密宗莲花戒与禅宗摩诃衍的那场辩论,谁胜谁负?

2024-02-05国风

禅宗主要盛行于汉地和日本、韩国。为什么近在咫尺的青藏高原却没有禅宗呢?其实,禅宗也曾传入过青藏高原,但在密宗的较量中,当地的人选择密宗而放弃了禅宗。而放弃禅宗的原因,据说是密宗高僧莲花戒与禅宗高僧摩诃衍展开了一场辩论,结果摩诃衍失败了。但是,根据【布顿佛教史】【修习次第论】【顿悟大乘正理诀】【勇授问经】【实相宝藏论自释】等相关史料的记载,摩诃衍似乎并没有输,甚至可能赢了,但为什么禅宗还要退出吐蕃呢?

公元7-8世纪,印度密教和中国禅宗几乎是同时传入吐蕃。密教传入后与当地苯教发生了冲突,导致很多人不再信苯教,信众都向密教寺院进献供养。而禅宗的摩诃衍大师更狠,他主张佛门弟子不需烧香拜佛,不需修布施六度,不需念咒做法。结果使吐蕃的众多寺庙,不仅是苯教寺院,连密教寺院都断了香火。没有人再来布施了。寺庙的收入大减。

因此,密教与禅宗在吐蕃爆发了冲突。为了平息纠纷,赤松德赞赞普将印度的密宗大师莲花戒请了过来,让他与摩诃衍辩论。

辩论的地点在桑耶寺。

密教以莲花戒为主辩手,另有益西旺波等数名密宗高僧为助手。

禅宗以摩诃衍为主辩手,另有吐蕃弟子南卡·娘波、鲁钦·桑吉益西等人为助手。

赤松德赞赞普先向双方各献一个花环,然后宣布辩论规则,谁输了就把自己面前的花环敬献对方!胜利的一方将确定为吐蕃的国教。

然后,双方就开始辩论。

这次辩论共进行了三年,讨论了很多个问题,下面略举两例。

例一:关于什么是「大乘佛教」的问题?

密教和禅宗都自称是「大乘佛教」,但两者的修行方法却有很大的差异。当时的吐蕃僧人对此非常迷惑,不知何者才是真的大乘。

莲花戒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摩诃衍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摩诃衍的意思,大、小乘的区分本就是一种妄想,执迷于大小乘区别者实已落于小乘,只有离于分别想才是大乘。

又问:「【楞伽经】云:所言与声闻授记,化佛化声闻授记,据此只是方便调伏众生,数个义中,涅槃道是三乘也。若离于想,大小之乘,无可言者,谓无想不?观大小乘,非无大小;譬如声闻,证涅槃后,大小之乘,更无所观,此声闻人,岂得言入大乘道不?」

答:「所言化佛与化声闻授记者,声闻人为未见法身,及以报身,唯见化身。所以化身授记,正合其理。【楞伽经】云:我所说者,分别尔焰识灭,名为涅槃;不言涅槃道,是三乘也。【楞伽经】偈:预流一来果,不还阿罗汉。是等诸圣人,其心悉迷惑。我所立三乘,一乘及非乘,为愚夫少智,乐寂诸圣说,第壹义法门,远离于三趣,住于尤境界。何建立三乘,诸禅及无量,无色三摩地,乃至灭受想,唯心不可得。准斯经义理,所说三乘皆是方便导引众生法门。又【思益经】云:网明菩萨问思益梵天言,何为行一切行非行?梵天言:若人千万亿劫行道,于法性理,不增不减,是故名行一切行非行。我念过去阿僧抵劫,逢无量阿僧抵诸佛如來,承事无空过者,并行苦行十二头陀,入山学道,持戒精进,所闻智慧,读诵思惟。」

摩诃衍认为,从「果」上说本无大小乘之分。佛陀区分大小二乘,是为慧根浅薄的凡夫设立的方便法门。在「方便」这一点上,大乘和小乘是一样的,其实都是「小乘」。

而莲花戒则以「菩提心」作为划分大、小二乘的标准,具备救世的慈悲心和证道的菩提心者就是大乘,反之就是小乘。莲花戒认为大乘需要广修方便、智慧二道,智悲双运,既要通达空性,又要广修布施,攒足福德资粮才能成道。

概括起来就是:禅宗的摩诃衍认为,大、小乘都是对凡夫设立的方便法门,从佛果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大、小之别的。连佛果本身也是无所得的,如果认为有一佛果可证,那还是落在小乘里面,因此不需要去广修种种方便。

而莲花戒认为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广修种种方便,才能证得果位。两者的区别在于:莲花戒认为佛果很重要,是要一步步地「证」。而摩诃衍认为佛果本就是一种方便,不必认假为真,种种方便可修也可不修。

敦煌壁画中摩诃衍大师像

例二:关于是否要修「六度万行」的问题?

六度是指:布施、持戒、精进、安忍、禅定、般若。这是修菩萨道的六种途径。

莲花戒问:六波罗蜜等及诸法门,要不要?

摩诃衍答:如世谛法、六波罗蜜等,为方便显胜义故,非是不要。如胜义离言说,六波罗蜜及诸法门,不可说言要与不要,诸经广说。

问:世间及第壹义谛,是一是异?

答:不一不异。云何不一?妄想未尽已来,见有世谛。云何不异?离一切妄想习气时,一异不可分别。

问:此方便为显示第壹义故,只为钝根者;为复利钝俱要?

答:钝根不了胜义者要;利根者不论要不要。

又问:六波罗蜜等及余法门,不可言说要不要者,何为不可说?

答:为法性理,即不可说。据法性理中,要不要,有无一异。俱不可得。

又问:言经文广说,如何说为说言要不要不会。

答:经文广说,钝根说要;利根不论要不要,譬如病人要药,求渡河人要船,无病之人不言要不要,渡河了,更不要船。

莲花戒认为,六波罗蜜是菩萨必修之道,方便与智慧需要同时修(双运),二者不能截然分开。菩萨不仅要修学佛法,还要学世间技能工巧。否则如何利益一切有情?智慧与方便双运,就是在修佛法的同时,也要修医、工等世俗技艺。莲花戒认为,如果专修佛法,而不修世俗技艺者,很难证道得解脱。

摩诃衍禅师认为,在世俗谛中,要修六波罗蜜,因为凡夫未离妄想,离不开这些世俗技法。但在胜义谛中,则不必强调智慧,也不必强调方便。因为两者本无区别,世俗谛即是胜义谛,两者无二无别。若离妄想,世谛及第壹谛,不一不异,不作分别。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患病的人要吃药,而没有病的人无需吃药;要渡过江河的人需要船只,不过河的人当然也不需要船只。

莲花戒认为有江河需要渡过(求得解脱),所以渡船很重要。而摩诃衍认为证知本无河需渡,渡船也就无所谓重要不重要了。你误以为需要过河,那渡船当然非常重要,但如果你明后了不需要过河呢?

此外,双方还讨论了很多其他问题,但归结起来还是一个顿、渐之争。这在汉传佛教中曾进行过详细的讨论。禅宗内部也因此分为北宗和南宗。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主张渐修。而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主张顿悟。

其实,在汉传佛教中,除了慧能的南禅,其他宗派都是主张渐修的。而密宗的渐修只是加入了一些持咒、设坛、身法等秘密内容。

后世为了调和顿渐两派,而提出「渐修顿悟」,认为事需渐除,理则顿悟。认为法理可以顿悟,但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做。这貌似有理,实则与慧能的本意不符。但不符也没办法,因为无知凡夫占了众生的绝大多数,你如果从大悲心出发,不可能抛下他们不管。

莲花戒与摩诃衍的那场辩论发生于赤松德赞赞普的晚年。而信奉密宗的巴·赛囊是他在宗教方面所倚重的大师。辩论进行到第三年时,赤松德赞已病入膏肓,他将辩论的事完全交给了巴·赛囊。

莲花戒与摩诃衍的辩论,本来都有自己的佛理依据,很难说某一方完全正确或不正确。但巴·赛囊还是代表赤松德赞宣布:摩诃衍和尚输了。

几天后,赤松德赞赞普病逝。

传说摩诃衍的弟子认为自己的师父明明赢了,而巴·赛囊却判他输,对此十分愤怒。于是他们在一次法会上公然刺杀了莲花戒。

当然,这只是传说。没有资料显示刺杀莲花戒的人是摩诃衍的弟子。况且,辩论结束后,摩诃衍就回敦煌去了。三年后,莲花戒才被人刺杀。此事明显与摩诃衍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