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中国为什么有三大鬼节,却只有一个人日?

2024-03-03国风

刚刚过去的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也叫「鬼节」,说起鬼节,顾名思义,就是跟鬼有关的节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真正能称得上「鬼节」的有三个,每一个的意义不尽相同。除了「鬼节」,中国传统节日里还有一个「人日」。

为什么老祖宗要设置三个与鬼有关的节日,却只设置一个与人有关的节日?这背后的精神源流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三大鬼节和一个人日。

清明节:割肉奉君的介之推

清明(阳历四月四日至六日间,多为四月五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温上升,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因此得名。」

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这个节日,也是纪念春秋晋国的介之推而设立的。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祸乱晋国,扰乱朝政,导致公子重耳先后被父王、兄弟追杀,不得不被迫外逃,这一逃就是十九年。

由于重耳重情重义,逃亡中有五人始终随行,即赵衰、狐偃、咎犯、魏武子,包括介之推。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

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之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

当吃后知道是介之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之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之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是为晋文公。他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之推。一位记得介之推的大臣对晋文公说:「一龙升天,还得九蛇相助。」

晋文公才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之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之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之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护卫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馊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之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觉得有道理,心道:你介之推再怎么躲,也不至于让老母遇险而死不下山吧?便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也终不见介之推出来。上山一看,原来介之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大恸,望着介之推的尸体哭拜一阵,准备依重臣之礼安葬介之推母子的遗体,士兵们搬运遗体前,发现介之推身体堵着个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其中一句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又将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之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折了一段柳枝圈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牢记介之推死前的嘱托,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之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也有的地方做成馍馍,叫做「之推馍」。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韩非子·用人篇】评价介之推:「昔者介之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

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对介之推大加赞赏:「介子忠而立枯,文君寐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忧游。思久古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但有些人认为,他不免有些矫情,为了博得清名葬送了自己和老母的性命。事实上,他是一个把名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为了名节可以牺牲任何东西。

于是,世上有了一个节日叫「清明」,它纪念的是一个患难中见真情、忠义不求回报的人。

中元节:救母渡厄的目莲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日,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照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历史上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独特的民俗色彩。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十殿阎罗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整个七月又称鬼月。

相传中元节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关:「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因惦念其过世的母亲,遂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恶鬼道,受着食物一沾唇便化为焦炭的无尽折磨。

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谁知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便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盂兰盆会」的由来。

「盂兰盆会」本是古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思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定为「盂兰盆节」,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施孤」。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于是世上有了一个节日叫「中元」,它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欠着父母的养育之恩,慎终追远、不忘孝道,方能代代赓续,不堕家风。

中元,是生者和逝者的交汇,也是情感的寄托与慰藉。理解了中元节的意义,也就慢慢读懂了它背后的庄严敬畏,温情慈悲。

寒衣节: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寒衣节,又称秋祭、鬼头日、十月朝、祭祖节、烧衣节、授衣节等,因为在鬼节这天祭祀祖先的虔诚标志之一是哭,所以又叫「哭节」,与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三大鬼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先人,表达哀思。

寒衣节的渊源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

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寒衣节。

寒衣节具体是如何起源,现在不得而知,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民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故人虽已去世,他们已经在阴间做鬼,但民众还是把他们纳入了人情的范畴,时刻记挂着他们。并专门设了节日来抒发这份人情,其中寒衣节就是其中之一。

寒衣节与自然时令密切结合,又与生者的生活相关。十月一天气渐寒,正需要添加冬衣,人鬼同此情,由阳间推及阴间,便要送寒衣,又可劝女红。

寒衣节又因寒衣之「送」其实是烧,因此又叫「烧衣节」。寒衣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是送寒衣。节日当天,人们祭拜祖先坟墓,并在祖先墓前焚化彩纸剪成的寒衣等,或于晚间在门外焚化。

也有学者认为,寒衣节是从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

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

于是世上有了一个节日叫「寒衣」,它阐释了朴素的爱之真谛:爱,不在于朝朝暮暮,不在于说了多少甜言蜜语,爱一个人,就是知寒知暖,就是至死不渝。

人日:卑微的人族纪念日

农历正月初七,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日。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只是,这个节日现代人已知之甚少。那么,正月初七为何称「人日」?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天地万物是上帝用自己的能力创造的,上帝用六天创造了组成万物的各种要素,第七天上帝休工,是为安息日。

与西方相类的是,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也有类似的创世记载。传说女娲初创世,从正月初一到初六依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称为人日。

中国过人日的习俗,大概始于汉代。东方朔在其【占年书】中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

魏晋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结合性节日,且渐渐有了自身的节日习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由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早在南北朝时代,人日就有了喝七宝羹、戴人胜、互赠华胜、登高赋诗等诸多节庆习俗。

人胜,指的是人形的饰物。人日节时,人们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或戴于头上,或贴于屏风等处。

华胜,系古代妇女的花形首饰,以剪彩为之。梁简文帝【眼明囊赋】:「杂花胜而成疏,依步摇而相逼。」人日时节,人们会制作各种华胜,相互馈赠,互致祝福。

一般情况下,正月初七多是晴朗天气。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人日】:「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人日晴朗,不仅可以出游赋诗,还预示着新的一年,人类的生育旺盛、繁衍不息。

如果人日逢阴雨,则被视为不祥。东方朔的【占年书】中说:「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比如杜甫【人日两篇】之一中就有这样的忧时之句:「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表达了诗人忧心年成,恐怕丰收无望的焦虑。

戴人胜,赠华胜,其主角多为女性,而赋诗而游,则多为文人拥趸。这一传统得到不断传承,并被发扬光大。人日节文人墨客纷纷登高赋诗,以抒情怀,多有怀人思乡之语。

于是世间有了一个专属于人民的节日——人日。这个节日代表人类的尊严,自爱自强的中国人,静下来思考生命的价值,不向权势低头,不为金钱媚眼,言行举止皆出己心,丝毫不为名和利,做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

为何鬼节多于人日?

中国人常说:事死者,如事生。对待死去的人,要像对待活人一样,恭敬妥帖,衣食住行,样样周到。比如清明节扫墓是为先人打扫房间;中元节是祭祀先祖,是让先祖尝到刚刚收获的粮食;寒衣节烧寒衣则是天气转凉,为先人寄去衣物。

鬼节,是分别后的追忆和重逢。逝者已矣,阴阳两隔。怀念去世的亲人,寄托沉痛的哀思。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但是它让我们的心灵有所皈依,让我们的感情得以寄托。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民风自然朴实敦厚。一个人知道自己从何处来,才能知道自己往何处去。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祖先,知道自己的来处,才能慎独,慎微,慎初,有勇气面对得失,面对多寡,面对死生。

祭祀不是迷信,鬼节也并不恐怖。焚香祭祀,新米寒衣,在告慰先人的仪式上,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灵魂才真正有了归宿。

人日,是对女娲或者造物之神的崇拜,但同时也是对个人自身存在的一种肯定。人,万物之灵,是仅次于女娲诸神的灵性物种,同时也强调了人的延续。

然而,古代社会中强调「顺应天命」,天是真正的主宰,在人日的传说中,人族是被最后创造的物种,这已充分说明,在上天(即统治阶层)的视角里,人民是多么微不足道。

因此,古代的人日包含了广泛而恣意的内容,登高祭祀,感受赞美春天,梳理自我,绵延子嗣,有着精神和现实的双重肯定。

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非常可贵的一个节日。这样的节日只能有一个。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他劝诫人们,少去纠结虚无缥缈的死亡。但是希腊人却说:向死而生。一个人真诚地面对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贵。有死的恐惧,才有生的眷恋。

逝者已逝,活在当下,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人生百年,不过是光阴一瞬。此时我们纪念先人,彼时我们也会被后人纪念。

既然人生终归寂灭,不如活在此时。对生活保持热爱,不愧对岁月里的每一天,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