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传度和冠巾,成为道士的两大标志,你知道吗?

2024-03-04国风

网络上有很多朋友好奇,道士是怎么来的?带着这个问题,大家跟随小编来简单了解一下成为道士的标准是什么。

东汉中叶,祖天师张道陵在蜀地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广行阴德,创立了道教的雏形——五斗米道。自此以后,道教正式形成,也就有了道士的出现。

现在看道教是一个整体,然而实际上道教内部有很多的派别,除了最初以祖天师为名的天师道,又有净明道、上清派、神霄派、灵宝派等等。

随着王重阳创立了全真道,道教的队伍又不断壮大,王重阳的七位弟子又分别创立了遇仙派、华山派、龙门派、清净派等等。

小编总结了一下,道教内部的门派多达20多个,每个门派的理念不一样,供奉的神明也是不同,这样容易造成混乱。比如灵宝派,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和上清派太上大道为最高神灵。这样显然不利于道教的发展,那么该怎么办呢?

后来道教根据修行方式的不同,将道教分为两大门派,即正一派和全真派,或者说是丹鼎派和符箓派。像净明道、上清派、神霄派、灵宝派这些以祈福禳灾的符箓活动为主的门派,就被划归为正一派,或者叫符箓派;而遇仙派、华山派、龙门派、清净派以炼金丹求仙为主的门派则是被归为全真派,或者叫丹鼎派。

也就是说,道教的道士分为全真派道士和正一派道士。如果道士出现在你面前,怎么区分全真道士还是正一道士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去分辨。全真派的道士都要蓄发修行,而正一派的道士则不需要。如果看到一位身穿道袍,但是发型与常人无异的道士,那么他就是正一派的道士了。

另外有「道有九巾,僧有八帽」的说法,「巾」就是道士们日常所戴的帽子,大概有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九梁巾等几种帽子。混元巾是道教全真派的道士所戴的帽子,九梁巾是正一派道士戴的帽子。

那么,全真派道士和正一派道士都是怎么来的呢?传度和冠巾,成为全真派道士和正一派道士的两大标志。

正一派传度从字面理解,「传」是传承,「度」是度化。传度的意义就是师父将道法传承与弟子,并对他度化。这个传统来源较早,可以追溯到道教最初创立时期,据道经记载:「汉代精邪遍行。太上老君垂慈,下降鹤鸣山,授张天师【正一盟威符箓】一百二十阶及【千二百官仪】、【三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师遂建二十四治,度化弟子」。

太上老君传授祖天师道法秘要,以正信正行演教布化,祖天师又将这些道法传授给自己的弟子。传度也就作为道教重要的仪式流传下来,也成为了正一派培养道士的规范。

传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需要拜师才可以。正所谓「道经不师授,则行之不神」,没有师父的传授,道法也就没办法传承,传度也没了意义。拜师的时候,师父一般会择黄道吉日,进行一个简单的科仪,通过焚香奏表,举行收徒仪式。

传度仪式比较复杂,小编就不详说了,经过传度仪式之后,也就正式成为一名道士了。虽然正一派戒律不严,可以婚娶,也不忌荤腥,但是有四种动物不能吃,即牛肉、乌鱼、大雁、狗,它们在道教中分别代表忠、孝、节、义。

再来说说全真派的冠巾,「冠巾」是全真派正式成为道士的仪式。【说文解字】:「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礼记·曲礼上】亦记:「男子二十冠而字」。古代男子举行冠礼并赐字,标志着男子进入成人年龄,可以履行家族及社会职责,包括可以结婚成家。

也就是说,全真派的冠巾与古代传统文化里的冠礼较为相似,冠巾又称「小受戒」。行冠巾礼,有数师,高功为冠巾师。度师即恩师,是亲师父。梳发挽智者称:拢发师。引导行礼的称:引进师或引礼师。

与正一派的传度一样,全真派道士的冠巾也需要有师父的。道经记载「倘有出家时本师未请冠巾,而本师远游他方,或已羽化, 可专拜学师,傍设本师牌位,遵科冠巾,亦无不可,切不可更改本师与己后取之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