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五大禅院之首显通寺,五台山最早最大的寺院,铜殿令人叹为观止

2024-07-06国风

显通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全山寺院之首,位于大白塔北侧,是五台山最早、最古、最大的一座寺院。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五台山佛教协会也设在这里。

显通寺历史悠久,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摄摩腾、竺法兰来到清凉山,在灵鹫峰下建灵鹫寺。汉明帝为了表示信佛,加"大孚"(据说是弘信之意)两字,叫做大孚灵鹫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北魏孝文帝时重建,唐太宗时重修,武则天时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时敕令重建,赐额大显通寺。明万历年间,改名为永明寺。明永乐三年(1405年)在寺内设"僧纲司",统辖全山寺僧。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复名为大显通寺,一直沿用至今。

现存建筑均为明、清重修后的建筑。显通寺坐北朝南,占地79920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严整,院落宽敞,建筑独特,殿宇奇伟,松柏苍郁,环境幽雅。有殿堂房舍400余间,其中殿堂65间,沿中轴线一连七进大殿: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后高殿。东西廊坊对称配合,建筑式样无一雷同,多带宫廷建筑色彩,堪称明清寺院建筑的典型。

过当街口三柱四间牌楼,沿坡北上数十步即到钟楼。

下部为石券洞,上部为木结构钟楼。石洞的门额上,刻有"震悟大千"四字。"大千"即"大千世界",是佛教所说的一个广大范围世界的名称。"震悟大千"是说浑厚悠久的钟声,能把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震彻得醒悟过来。钟楼为两层三檐廊庑式结构,上承十字顶,十字脊的四端有四个龙头。通体望去,廊柱排排,飞檐层层,极为壮观。楼内梁上悬有铜钟一口,名幽明钟,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铸造,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钟高8尺,最大外径5尺,厚3寸,据说重9999.5斤。钟口边缘为波浪形,钟身铸有楷书佛经一部,共有一万余字,字迹清晰。

过钟楼门洞左折向西即到山门。山门高大雄伟,在五台山寺院中首屈一指,门额上悬有"大显通寺"四字金匾。

两侧各立石碑一通,左边的碑身上大草"龙"字,右边的碑身上大草"虎"字,字体挥洒自如,摹龙虎形象,为明代雷雨居士所书,至今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是五台山珍贵文物。这种布局,传说叫作"有龙虎把门,不劳驾四大天王"。原来明永乐五年(1407年)将大华严寺分为塔院寺和显通寺,将前面的天王殿划归了塔院寺,显通寺也就无天王殿。天王殿内供四大天王,四大天王的职责是保护寺院。显通寺因地方狭窄,在无法建造山门殿和天王殿的情况下,只好用这"龙虎"把门,以起到"保护寺院"的作用。

山门左侧有一座硬山顶砖结构高层建筑,壁上留有许多通气窗口,造型笃实而壮观,这是显通寺的粮仓,据说可存放30万斤粮食。

观音殿俗称南殿,系木结构建筑,位于寺院最南端。

殿内供奉主像三尊,中间是观音菩萨,身旁站着金童和玉女,右边是文殊菩萨,左边是普贤菩萨,因此又称三大士殿。殿内东西两侧摆满了经架,上面藏满经书,因此又叫南藏经殿。

文殊殿为显通寺的第二进殿宇,位于观音殿之后。因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这里的寺院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所以显通寺专门建造这座文殊殿供奉文殊菩萨。殿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门上悬有"大文殊殿"匾额。面宽15.5米,进深11.6米,后置重檐抱厦,装绘华丽。

殿内供奉大小七尊文殊菩萨塑像,正中是大智文殊,他的坐骑是一头威武的猛狮。他的前面从左到右供奉着五方文殊,依次是西台的狮子吼文殊,南台的智慧文殊,中台的孺童文殊,北台的无垢文殊,东台的聪明文殊。文殊的后面,有一尊铜质文殊,手拿"甘露瓶",故称甘露文殊。

殿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碑亭,每座亭内立有汉白玉石碑一通。石碑高2米余,宽近1米,为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月十九日立。左边那通石碑上有清康熙皇帝御书的碑文,称为"有字碑",右边碑亭立的却是一通无字碑,不知何意,任人猜想。

大雄宝殿位于文殊殿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大雄"是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即"一切无畏"的"大勇士"之意。

大殿建在平台之上,重檐庑殿顶,周围环绕廊柱,上覆筒瓦。占地约800平方米,布局紧凑,高大巍峨,气势磅礴。

殿内横梁上高悬清康熙御笔"真如权应"木匾一块。殿内供奉三尊主佛,释迦牟尼位居中间,东边为药师佛,西边为阿弥陀佛,佛像前为迦叶、阿那两位弟子。东西两壁是十八罗汉,均为明清时期雕塑。佛像背后中间塑有骑朝天的观音菩萨,两旁分别为骑狮子的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普贤菩萨。佛像前宽敞的地面上,摆满了跪垫和经案。经案上有铜钟、木鱼、磬、鼓等佛家乐器,每逢重大佛事活动日,在五台山佛教协会的主持下,全山各寺院的僧尼都身披袈裟,汇集到这里举行礼佛仪式。

无量殿位于大雄宝殿之后,为显通寺第四进殿宇,是五台山一座独特的建筑。殿内供奉着传说中佛法无量的毗卢佛铜像,人称无量殿。

该殿是由一块块青砖垒砌而成,无梁无柱,故又称无梁殿。造型古朴,雕刻精湛,结构奇特,气势恢弘是我国砖石1无梁建筑艺术中的杰作。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面宽28.2米,进深16米,高20.3米,重檐歇山顶。外观看像一栋两层楼房,殿内却是三间砖窑,当中间大,左右两间小。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依靠开拱门联系。

殿内供奉的铜佛像,连同须弥座高约7米,神采奕奕。佛像背后盘坐着大肚弥勒佛,袒胸露怀,表情生动。左右两间各有墙洞五处,据说是僧人坐功的地方。殿内两侧有夹墙,经墙内砖砌楼梯,上边有围绕殿内一圈的走廊,置身廊上俯视殿内,一览无遗。殿正面每层设有阁洞,阁洞上嵌有砖雕匾额,名为"夜摩天宫"、"普光明殿"、"法菩提场"、"兜率天宫"、"逝多园林",意喻释迦牟尼佛"七处九会",传说释迦牟尼在七处地方九次讲【华严经】。

千钵文殊殿位于无量殿之后。殿内供奉一尊造型独特的铜铸千钵文殊像,顶五个头形相叠,胸前有六只巨手,其中两只举上头顶,手捧一只大金钵,钵上端坐释迦牟尼坐像。另外四只手握铃、持杵,举在胸前。身后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内有一金钵,故称千钵文殊。这尊铜像是文殊菩萨多种法像中的一种,意味着文殊菩萨有一千个僧人的智慧。佛教认为,一只手握一个钵代表一个僧人,一千只手握一千只钵代表一千个僧人,一千个僧人的智慧集中到文殊菩萨一个人身上,那他的智慧就无穷无尽了。

铜殿位于千钵文殊殿后依山势建筑的高台上。

铜殿是一座用铜铸成的仿木建筑物,铸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它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铜殿、湖北武当山金顶铜殿和昆明鸣凤山铜殿称为中国现存古代四大铜殿。

据介绍,这座铜殿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是为了祝愿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娘娘万寿无疆之意建造的,因而在建造过程中处处取"万"字的吉利语,颇得万历皇帝的赞赏。铸造用的铜是当时五台山高僧妙峰从全国十三省一万家募化来的,共计用铜十万余斤。

铜殿在湖北荆州浇铸,运至现场组装。据说先后铸成三座铜殿,一置南京(今江苏句容)宝华山,一置四川峨眉山,一置五台山,现只有显通寺这座仅存。铜殿雕花镂空,飞晕四起,夔护螭蟠,光彩夺目。平面见方,面宽4.7米,进深4.5米,高8.3米,外观两层,实为一层,四角四柱,重檐庑殿顶。

上层四面各有六块格扇,下层四面各有八块格扇。上面铸有二龙戏珠、鱼跃龙门、丹凤朝阳、喜鹊登梅、犀牛望月、牡丹出瓶、玉兔拜月、莲下松鹤、狮子滚绣球、老鼠盗葡萄等花卉人物、飞禽走兽,铸工精细,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格扇内壁铸有佛像,重重叠叠,号称万尊,中间台上供奉一尊高约1米的文殊菩萨坐狮铜像,神态自若,表情逼真,造型优美,金光闪闪,共称为万佛朝文殊。

整个铜殿造型优美,结构完整,显通寺铜殿及后高殿整,布局巧妙,图案生动,是我国古代铸造艺术的杰作。殿内的景泰蓝供器,均为清康熙皇帝朝山时所赐。殿前原有五座铜塔,小巧玲珑,精致无比。

两座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铸造,三座为清代铸造。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暗合五台山五座台顶。古代因五台山天寒路远,香客无法一一朝拜台顶,礼拜此五塔,意即朝拜五台顶。可惜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掠去三座,现仅存东西两座。塔高8米,直径约0.7米,13层,每层8面。塔身铸满佛像、图案和各种铭文。底座呈正方形,四角各铸一尊力士,手托、肩扛、头顶塔身。西塔下层西南角有一拇指大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20世纪90年代,丢失的三塔按原塔形补铸,放置原处,使五塔又完整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藏经殿位于铜殿后的高台上,处于寺院的最北端,居高临下,俯瞰全寺,因是显通寺最后一进殿宇,故俗称后高殿。面宽16.3米,进深8.2米,原是藏经书的地方。

显通寺的经书非常多,一般的经书藏在观音殿,叫南藏。珍贵的经书藏在这里,叫北藏。20世纪80年代改作五台山文物陈列室,里面陈列陶、木、金、石及书画等众多的佛教文物。其中的【华严经】字塔,是在长5.1米,宽1.7米的白绫和黄绫上,楷书【华严经】八十卷,六十万零四十三字,裱糊成一座七级宝塔,尤为珍贵。显通寺内的每一处殿宇,每一件文物,每一通石碑,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或动人的故事,置身这里,既能观赏寺院景致,领略佛国风光,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雕塑、铸造艺术,又能听到许多传说和故事,增长知识。

游览时长 :1-2小时

门票 :无

推荐指数 :4星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 关注 我,和我一起继续这晋北自驾之旅吧。 更多精彩请查看 【晋北自驾之旅】 合集。

写作不易,感谢您的 点赞 评论 转发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 关注 我,跟我一起发现旅居路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