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12首醍醐灌顶的诗词,大彻大悟

2024-09-09国风

01

【江城子草堂潇洒淅江头】

——金.元好问

草堂潇洒淅江头。傍林丘。

买扁舟。隔岸红尘,无路近沙鸥。

枕上有书尊有酒,身外事,更何求。

暮云归鸟仲宣楼。敝貂裘。为谁留。

千古书生,那得尽封侯。

好在半山亭下路,闻未老,去来休。

在淅江的岸边,有一座潇洒的草堂。它依傍着山丘和树林。还购置了一只小船。

江的对岸是世俗的繁华喧嚣之地,但这里没有路能够接近沙鸥。意味着此处远离尘世纷扰,环境清幽宁静。

枕边放着书可以阅读,酒樽中有酒可以品尝。对于身外的那些事物,还有什么可再去追求的呢?表达了作者对当前这种有书有酒、简单自在生活的满足,不再渴望功名利禄等外在的东西。

傍晚的云彩和归巢的鸟儿,让人联想到仲宣楼。身上破旧的貂裘,不知道是为了谁而留着。这里可能蕴含着作者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索。

从古至今的书生们,哪里能够都获得封侯拜相的成就呢?感叹读书人的命运并非都能功成名就,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机遇和成就不确定性的感慨。

幸好还有半山亭下面的路。听说自己还没有老去,那么是去是留都可以随心所欲。

体现出作者一种豁达的心态,即使人生未必如意,但只要还未衰老,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

02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世间万事就如同一场大梦,人生在世能经历几度秋天的凉意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虚幻无常、充满沧桑变化的感慨。

夜晚来临,秋风吹动树叶,在长廊上发出声响。看看自己,眉头和两鬓都已增添了愁绪和岁月的痕迹。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酒质不好常常为客人稀少而发愁,明月皎洁却常常被云彩遮挡。这里以酒和月为喻,抒发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和不被理解,以及人生的坎坷遭遇。

中秋佳节,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孤独的月光呢?手持酒杯,心中凄凉,向北遥望。

在中秋这个本该团圆的节日,作者却倍感孤独,北望或许有对亲人、故土的思念,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惆怅。

03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 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病后初愈,两鬓已经斑白稀疏。躺在床上看着一弯残月缓缓升上窗纱。描绘出病后身体虚弱及岁月流逝带来的衰老之态,同时营造出一种静谧、略带忧伤的氛围。

用豆蔻的连枝梢一同煎煮熟水饮用,不进行分茶(一种茶艺活动)。这里体现出病后的一种生活状态,或许是因为身体不适而选择较为简单的饮品,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闲适、不刻意追求精致生活的心境。

靠在枕头上阅读诗书,在闲暇之时感觉格外美好;门前的风景在雨中来临时更加美妙。表达了作者在病中从诗书和自然风景中寻得宁静与慰藉,体现出一种对生活中小美好、小确幸的发现与欣赏。

整天对着人散发着深沉、含蓄韵味的,是那木犀花。以木犀花的含蓄之美来象征一种内敛、不张扬的品质,也可能是作者借木犀花自喻,表达自己在经历病痛后依然保持着优雅、从容的心态。

作者在病中仍能从诗书和自然风景中找到宁静与美好,提醒人们保持乐观的心态。

04

【清平乐留人不住】

—— 宋.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想留住人却留不住,那人在醉酒后解开系着的兰舟离去。开篇点明主题,即有人要离开,而主人公想留却未能留住。

(离去的人)划着船桨行驶在碧波荡漾的春水之上,一路经过了处处有黄莺啼鸣的地方。描绘出离人乘船远去的画面,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但也衬托出主人公的惆怅与失落。

渡头边的杨柳青青,每一枝每一叶都饱含着离别的情思。杨柳在诗词中常作为离别的象征,这里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氛围。

从今以后不要再寄书信来了,画楼里的欢爱就像那云雨一样虚幻无凭。主人公在离别后的决绝之语,表达了对这段感情的失望和无奈,同时也有一种放下的洒脱。


对待逝去的感情要果断放下,不要纠缠,体现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05

【酒泉子长忆观潮】

——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常常回忆起观看钱塘江潮的情景,满城的人都争相到江边眺望。开篇表达出作者对观潮这件事的深刻记忆和怀念,也描绘出当时观潮的热闹场景,全城的人都被钱塘江潮的魅力所吸引。

潮水涌来的时候,让人怀疑大海的水都被掏空了,潮水的声音如同万面战鼓齐鸣。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潮的汹涌澎湃,潮水的声势浩大,仿佛把大海的水都席卷而来,其声音如同无数面战鼓同时敲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勇敢的弄潮儿在汹涌的浪涛顶端站立,手中拿着红旗,红旗却不被潮水打湿。展现出弄潮儿的勇敢无畏和高超技艺,他们敢于在最危险的浪涛顶端展示自己,手中的红旗更是象征着他们的勇气和荣耀,即便在如此汹涌的潮水中,红旗依然不被打湿,凸显出他们的非凡能力。

自从分别后,好几次在梦中看到这场景,醒来后仍然感到心惊胆战。说明观潮的场景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分别后还常常在梦中出现,而且每次梦醒后都还心有余悸,进一步强调了钱塘江潮的壮观和弄潮儿的勇敢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赞扬勇敢无畏的弄潮儿,激励人们在生活中勇于挑战,迎难而上。

06

【题都城南庄】

——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个门里面,姑娘的脸庞与鲜艳的桃花相互映照,格外红润美丽。

诗人回忆起去年此时在此处偶然邂逅一位美丽女子的情景,桃花的娇艳与人面的美丽交相辉映,给诗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如今那位姑娘不知去向了哪里,只有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含笑盛开。诗人旧地重游,满怀期待地寻找去年的佳人,却不见其踪影,只有桃花依旧如去年般灿烂绽放。

这里通过桃花依旧而人面不见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惆怅与失落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感叹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可能转瞬即逝,让人懂得珍惜拥有的时光。

07

【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春潮,巨大的舰船就像羽毛一样轻盈。描绘了因为春水上涨,原本沉重庞大的艨艟巨舰在水面上变得轻盈起来的景象。

以往花费了许多力气去推移它却徒劳无功,今天它却能在江流中央自在地航行。这两句是作者的感悟,过去在水浅的时候,想推动巨舰十分费力却难以成功,而现在春水涨起,巨舰可以毫不费力地在江水中自在航行。

作者以巨舰的行止来比喻做学问等事情,强调了知识积累、时机成熟的重要性,当条件具备时,事情就会变得顺利,如同巨舰在春水中自在航行一般。

强调知识积累和时机把握的重要性,当条件具备时,事情会变得轻松自如。

08

【别滁】

—— 宋.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鲜花盛开,光彩绚烂,柳树的颜色鲜嫩明亮。人们在花前摆酒为我送行。描绘出滁州城春日里鲜花盛开、柳色清新的美丽景象,同时点明了人们在这样的美景中为作者送行的场景。

我也要像平常日子一样喝醉,不要让弦管演奏出离别的声音。作者在这里表达出一种豁达的离别态度,他不想让离别充满悲伤的气氛,希望像平常一样尽情饮酒,不让音乐演奏出离别的哀愁之声,展现出作者乐观洒脱的心境。


面对离别,以豁达的心态处之,不被悲伤情绪所左右。

09

【放言五首其三】

——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惑的方法,不必去用龟甲占卜和蓍草占卦。开篇表明作者要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占卜的方式来判断事物。

检验玉的真假需要烧满三日,辨别枕木和樟木要等七年以后。以 「试玉」 和 「辨材」 为例,说明对事物的判断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能仅凭一时的表象就下结论。

周公在被流言蜚语困扰的时候,王莽在还没有篡位的时候表现得非常谦恭。用周公和王莽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例子进一步阐述,周公曾被人误解,但最终证明他的忠诚;王莽在未篡位前伪装谦恭,后来却露出真面目。这表明人的真伪善恶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表现。

假如他们在当时就死去了,那么他们一生的真伪又有谁能知道呢?强调如果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考验,就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只有经过足够的时间,人的真实面目才会显露出来。


看待事物不能仅凭一时的表象,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辨明真伪。

10

【苔】

——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苔藓却长出了绿意,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即使生长在阴暗潮湿、阳光难以照到的角落,苔藓依然能凭借自身的力量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

苔藓开出的花朵像米粒那般微小,却也像牡丹一样努力地盛开着。

苔花虽然极其渺小,但它并不自卑,有着和牡丹一样绽放的勇气和决心,表达了即使是最微小、最平凡的生命,也有自己的价值和美丽,也能勇敢地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


即使是微小如苔花的生命,也有自己的价值和美丽,不要轻视自己的存在,勇敢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11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雨过天晴,天空即将放亮还未完全明亮的时候,放眼望去,满目的奇异山峰总是十分值得观赏。描绘出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即黎明前夕,天空刚刚放晴,此时看到众多奇特的山峰,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

却有一座山峰忽然看起来像是长高了,这时候才知道那些看似静止不动的山峰才是真正的山。

这里先是出现一种奇特的视觉现象,一座山峰仿佛突然变长,随后引发作者的思考,从而领悟到那些始终保持稳定、不动的山峰才是真正的山,这里蕴含着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即真与假、动与静的辨别,也可能暗示在生活中,那些稳定不变的品质和事物才是真正可靠的。

12

【望江南】

——宋·净圆

西方好,随念即超群。

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

人世自纷纷。凝望处,决定去栖神。

金地经行光里步,玉楼宴坐定中身。方好任天真。

西方极乐世界非常美好,只要心中有此念想,就能超越众人。这里的 「西方」 通常指佛教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强调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能让人在精神境界上超越凡俗。

一点灵明之光随着落日西沉,万千尘世之事都托付给浮云。「灵光」 可理解为人的灵性或觉悟之光,随着落日,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把各种世间琐事都看作如浮云一般,表达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人世间自然是纷纷扰扰。进一步感慨人间的喧闹和杂乱,与前面所描绘的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形成对比。

凝视远方的时候,下定决心让自己的心神栖息在西方极乐世界。表明作者在经过思考和感悟后,坚定了追求西方极乐世界以获得心灵安宁的决心。

在金色的土地上行走,如同在光芒中迈步;在玉楼中静坐,让身心处于安定之中。这是对西方极乐世界景象的想象和描述,强调那里的庄严美好以及能让人获得身心的宁静与安定。

这样才好,能够任由自己回归本真。即只有在西方极乐世界那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摆脱尘世的束缚,回归自然纯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