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这6首唐诗,背下来能提升一个人的境界

2024-07-25国风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素怀远大的抱负,他曾说欲「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一直没有得到机会。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召李白入京。此时的他已42岁,但是以他的率真,丝毫没有「人到中年万事休」的伤感,反而因为即将入京而变得异常兴奋。

这首诗就是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烹鸡、酌酒,儿女欢笑、高歌痛饮,扬鞭策马,还怕自己到得不够早。然后想起了朱买臣不得志的时候,他的老婆因嫌弃他贫贱,弃他而去,结果后来汉武帝赏识朱买臣,封他做了会稽太守。言外之意,那些曾经轻视李白的人都和会稽愚妇一样。

诗的最后两句写得尤其酣畅淋漓,多少踌躇满志的人听后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似乎是李白一生最喜悦的时刻,舒豪、旷达,志得意满溢于言表!

在这之前,李白过着一种近似游历隐居的生活。所以,等到皇帝终于下诏请他入京为官的时候,他立刻放弃了隐居生活,兴高采烈地去当官了,而且还写下了这首感情昂扬的诗。从古代士人的角度看,这无可厚非,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目的在那里,读书所为即是施展抱负。

诗人独运匠心,既正面描写也间接烘托,有曲折,有起伏,使感情更为强烈、鲜明真挚。

长歌行

【唐】李泌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这首诗的大意是:天覆盖着我,地承载着我,天地生我应该是有意义的吧。否则,可以不食人间烟火,直接得道成仙,或者也可以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总之是应该有意义的。不然的话,难道让我既得不到富贵功名也不能修炼成神仙吗?这岂不是令我枉为七尺男儿,愧为大丈夫!大丈夫啊,就是要有志气有抱负,将平生的理想都放在建功立业之上。诸君,可以看我这短短人生,百年之事,等到我功成身退的时候,就会乘一叶扁舟,到五湖四海中过自己逍遥快乐的日子!

诗人李泌的理想,似乎和春秋时的范蠡有所相似。治国平天下,可以为国为民生死不惧,一旦成就霸业,反而功成身退,隐姓埋名,过隐居的日子去了。李泌在结句说「业就扁舟泛五湖」,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完成了历史的转折与递进,功成身退便了无遗憾。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有人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意气风发的时代,因为强大,也因为壮美。唐朝战争频繁,且胜战较多,所以,只有金戈铁马的纵横,才能更好地泼洒青年人的赤诚。而这份热烈的冲动,也燃烧了更多的激情。在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织下,苦寒之地的边塞荒凉,也常常变为诗人眼中的奇绝美景。

岑参的边塞诗似乎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语意新奇,壮烈而又瑰丽。诗歌从茫茫黄沙写起,戈壁的荒漠与寂寞都在这幕天席地的浑黄中展开。首先是狂风怒吼,那些像斗一样大的碎石,随着狂风满地滚动,飞沙走石的险境历历在目。匈奴借着草黄马肥的机会,率领大军侵犯大唐江山。将士们晚上都不脱盔甲,顶着如刀的狂风在暗夜里行军。那些同样劳累的战马,在寒冷的天气里,毛上虽然沾着雪,却因连夜行军的奔跑,而令它们浑身冒着热气。而天寒地冻,那热气一遇到冷空气,则形成了一串串冰花凝结在战马的身上。军帐里正打算起草檄文,却发现砚台里刚刚倒出来的墨水也凝成了冰。

在这呵气成霜的时候,诗人的笔墨却似乎更加酣畅淋漓。他说战士们顶风冒雪的姿态一定会吓倒敌军,料想连仗也不用打了,我们就可以胜利还朝。虽然这只是岑参浪漫的幻想,但他对边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摹,却给人以蓬勃的激情、豪迈的气势与力量。

古意

【唐】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自古幽燕一带多豪客,那里的男子都会沾染慷慨悲歌的士气,也便多了几分刚烈与彪悍。长大以后更是从军戍边,将勇武的气概泼洒在疆场之上,争做杀敌的英雄,为取胜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凶煞的胡须如刺猬的毛刺一样密密地直竖在脸上,强敌当前,居然不敢向他靠近。

在这紧张的节奏中,一个手持雪亮战刀的七尺大汉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其背后黄沙漫漫,他怒目而视的眼神,吓倒敌军无数。就是这样一副雄壮与伟岸,将男子汉的铮铮铁骨都展现出来,胸中的激情陡然升起,「未报国恩,未立战功,怎可回还」?然而李颀笔下并不是一味这样渲染疆场战士勇莽的形象,反而一转笔写到,辽东少妇年方十五,善于弹琵琶也善歌舞,今天忽然用羌笛吹奏了出塞的歌曲,曲波荡漾下,三军将士挥泪如雨。如此写来,不仅将虎虎生威的硬汉写得柔肠百结,也勾起了离家多年的军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对戍边或征战的将士来说,乡音最令人难以承受,当年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之声响起,军心动荡,思乡情切,部队再也无意征战。此诗以这样前后反差式的描写,既奔腾顿挫,又含蓄细腻,全诗一气贯通,使得诗人笔下的这些将士,既有执着的血性,也有无尽的铁血柔情,堪称七言诗佳作。

致酒行

【唐】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一个落魄的游子,一个心地善良的主人。主人好客,而游子却总是充满忧愁,忧能伤人,折人之寿,只有保重身体,才能再图后进,因此,主人「客长寿」。主人的美好祝愿,游子并没有听到心里去,每当忧愁之时,他总是想起历史中的那些往事。汉武帝时主父偃西入关,郁郁不得志,资用匮乏,屡遭白眼的境遇与现在的自己何其相似,想起来都让人感到心酸。

主人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他仍然没有放弃对这个年轻游子进行开导,上进心切是典型的少年心理,引古自伤是文人常用的伎俩,既然如此,那就以唐初名臣马周为例来说吧。马周年轻时受地方官吏侮辱,在去长安途中投宿新丰,逆旅主人待他比商贩还不如,他的处境比主父偃更为狼狈。抱荆山之玉而「无人识」的悲苦,似乎直到「天荒地老」都不可能再看到希望,这是绝望。但即便曾经遭遇如此困厄难堪,后来也可以时来运转,年轻的游子,现在何必整日愁眉不展呢?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主人的开导使游子茅塞顿开,仿佛雄鸡的啼叫,把人从梦中惊醒,睁开眼睛,看到的是天下大白的光明前景。此情此景,如何能让人不充满斗志?于是,少年幡然惊觉:少年时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这是游子的心得,也是他的誓言。

行路难(其二)

【唐】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世间的道路,在别人看来都是如此宽广,为何到了自己这里就没有出路可寻?久久郁积在内心里的不忿,一瞬间喷发出来,气势磅礴,如瀑布落于九天之上,如幽泉涌自九地之下,浩荡而悲凉。

上层社会喜欢拿斗鸡进行游戏或赌博,就连唐玄宗也曾在宫内造鸡坊,有许多斗鸡的小儿因此得宠。这种事情,他们愿意去做,却终究有些人是不屑的,李白是其中一个。也有人像冯谖一样,去和那些达官贵人交往,「曳裾王门」当然是一条出人头地的捷径,然而终究有损气节。要与王侯交往,那也应该是「平交王侯」,卑躬屈膝去求得一个青眼,一句称赞,这不是李白所为。他不把王侯们当回事,此时的长安,权贵们也并不把他当一回事。

然而,这些小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韩信未得志时,在淮阴曾受到一些市井无赖们的嘲笑和侮辱。贾谊年轻有才,汉文帝本打算重用,却因受到权臣的嫉妒、反对,竟遭贬逐。现在来自长安的嘲笑、轻视、嫉妒、打击,不过尔尔。

苦难会使没有被击垮的人更加坚强,坚强的人首先要有希望。李白的希望是得到一位像当初的燕昭王一样的明君,君臣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建功立业,到时候不过手到擒来!可惜的是,昭王已死,没有人再洒扫黄金台,玄宗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横扫六合的天子。

既然长安不欢迎他,那么他就只有拂袖而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学陶渊明,隐居东篱,寄情山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