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宋词 李清照【风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赏析

2024-08-19国风

飞花令里读宋词,「秋」字令 。宋词李清照的【风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原文】: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译文】:

狮形铜炉里的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李清照故居

【赏析】: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感情深厚。这首词写于丈夫即将出游之时,抒发了她难以尽述的离恨别苦。

上阕描绘离别前的情景。「香冷金猊,被翻红浪」,通过对偶的手法,营造出冷漠凄清的氛围,既表示熏香已燃尽,暗示时间流逝,也映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冷」。「被翻红浪」此句,有学者认为化用了柳永【蝶恋花·凤栖梧】「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的句意,暗示夫妻间的云雨情事。「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因即将与丈夫分离而无心梳洗打扮的慵懒神态,一个「慵」和一个「任」字,深刻地刻画了她的情绪。「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真实地写出恩爱夫妻分别时的感受,想说又怕增添对方烦恼而咽下的话,更体现出爱情的共通之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运用排除法,不言明消瘦的真正原因,实则是因离愁所致,这种写作手法新颖且富有想象空间。

下阕设想别后的情形。「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叠字「休休」加重语气,极写词人留人不住的失望。「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运用「武陵人」和「秦楼」两个典故。「武陵人」既可以指【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也可借指刘义庆【幽明录】中刘晨、阮肇天台遇仙故事中的人物,以之比拟丈夫赵明诚,有埋怨之意。「秦楼」即凤台,借指自己的居处,暗含弄玉与萧史的故事,也表达了刻骨揪心的离情别绪,「人去楼空」之感尽显。「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作者赋予楼前流水以人性,设想其能知晓自己的思念,而「凝眸」处又添新愁,通过顶针的手法,使各句衔接紧凑,加快语言节奏,增强感情的激烈程度,将「离怀别苦」推向高潮。

整首词层层深入地渲染离愁别绪,以「慵」点染,「瘦」形容,「念」深化,「痴」烘托,逐步展现不断加深的离愁别苦,真挚感人。虽用了两个典故,但总体仍保持了李清照「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格调。

李清照故里

【该词创作的时代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存在一定争议。

一说此词当作于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 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离青州赴任前夕。当时李清照与赵明诚已屏居乡里十年,在他们回乡的第四、五个年头上,赵挺之妻郭氏奏乞朝廷恢复挺之司徒等职,这表明赵明诚从此时起有恢复做官的资格。而新旧党争早已平息,赵明诚可携眷前往任职地,但他却要将李清照独自留在青州,李清照可能多次祈求同行而未被答应,故而心灰意冷,什么也不想干,才有了词中「炉香熄灭不管,被子不叠,太阳高起才起床且头也懒得梳,首饰匣上落满灰尘」等描写。她最害怕的是离怀别苦,还有更担心的事却难以言说,近来的消瘦并非因为饮酒或悲秋。下片说为了留住丈夫,她反复咏唱【阳关曲】,但丈夫执意要走。她担心丈夫像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那样遇仙女而乐不思蜀,自己会像被萧史遗弃的弄玉一样孤单留居闺楼。

另一说认为此词作于赵明诚赴莱州任职之际,时间约为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 年)。

李清照婚后第二年党争加剧,反反复复约五、六年,至徽宗大观元年(1107 年),蔡京再度复相,赵挺之被罢右仆射五日遂卒,此后赵明诚偕李清照屏居乡里十年。这首词主要抒发了李清照在丈夫远行前夕难以离别的心情,以及对别后孤寂情状的拟想。

总的来说,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乡里之后,赵明诚即将外出任职之时,具体年份存在不同说法。在那个时代,夫妻间的离别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而李清照通过这首词深刻地表达了她内心的离愁别绪和种种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