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王维与白居易,一人一首独处诗,均道出人生不易、且行且歌的情怀

2024-03-28国风

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独处的空间,为了躲避红尘纷扰,或者不愿再疲于奔命,或者单纯想静一静,回味一下一路走来,哪些事值得,哪些事错付。

在回味的过程中,思绪慢慢平静,身心得到放松,我们开始关注一些看似无意义,却十分颐养身心的事,比如,忽略已久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常常无视的大漠孤烟、落日长河。

这些本是唾手可得的美好,却被我们忽视太久。苏轼曾感慨,「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李清照亦自我安慰,「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面对压力,何妨看淡一些,寄情山水,简衣素食,无欲则刚,也许这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款待。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唐·王维【酬张少府】

不一定到了晚年才好静,在人生的某个关卡,经历了一些事,可以瞬间成长起来。未必是心冷了,却一定是看开了,所以对许多事不再牵扯,从此「万事不关心」。

颔联「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表明王维不但对许多事不再关心,而且对自己的认知也已非常清醒,明白自己的能力终是有限,与其再去做徒劳的事,不如从此归隐山林,落得个清净。

其实,王维在年轻时志向远大,希望为国立功,笔下的诗总是激情澎湃,「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可惜,他先被造反的安禄山囚禁,后被新帝唐肃宗审讯,之后又被奸相李林甫贬去边塞,仕途荆棘丛生,坎坷不断,很难不萌生退意。

在山林中解衣纳凉,晚风习习,山月照在琴弦上,琴声随着水声四处流淌。此时的他回顾往昔,想去理顺无常的际遇,却也没有那份心思了。

他宁愿去听那水浦深处的渔歌,往来古今都在歌声中,人生的际遇到头来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瞬。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唐·白居易【船夜援琴】

公元815年,唐朝廷发生了一起惊天血案,宰相武元衡被刺杀,官员们噤若寒蝉,不敢妄议。这时,白居易站了出来,提出严惩凶手。似乎并不意外,他很快被贬谪到江州反省去了。

于是便有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千古名篇。除了在瑟瑟秋风中听一曲悲凉的琵琶,更多时间,他都在独处,这首【船夜援琴】就是在独处时有感而发的。

月亮照着深邃的江面,四周无声,红尘俗事都很遥远,小舟中只有我和一张琴。琴弦高低起伏,似知道我的苦衷,琴声轻盈疏淡,抚慰着我的心。

琴弦就是我的好友,带给我片刻的忘忧。我的耳朵亦是琴弦的知音,它明白我,我懂得它。我与古琴在天地间相伴相惜,超然物外。任时光飞逝,古今变迁,这与我们又有何干呢?

白居易完全处在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他忘记了被贬谪的悲惨现实,同时也让他接受了事实,并且调节着自己的情绪,以便重新再来。

看似轻松,实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韧性。并非不需要努力了,而是,有入世的勇气,也有出世的洒脱。只要心中留有一盏明灯,存着一丝热爱,生活纵然不易,也不妨碍我们且行且歌。

—— 春祺 ——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