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郭嘉讲透【孙子兵法】33:人生的干法,就是不断埋伏笔!

2024-04-01国风

13人生的干法,就是不断埋伏笔

原文:

以虞待不虞者胜。

译文:

随时有作战准备而对付没有准备的军队,就能胜利。

郭嘉讲解:

「虞」,有预判、有预备、有准备,未雨绸缪的意思。

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但战场上,敌人不但防你,而且要挖空心思害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加害于你。

三国时期,魏国讨伐吴国,先锋满宠率领先头部队到达积湖这个地方,与吴军隔水相望。

满宠对部下将领说:「今天这么猛的风,贼军一定偷袭,火烧我军大营,我们要做好防备。」于是部队时刻警惕,做好防偷袭的各项准备。

夜半时分,吴军果然拍了一支部队来烧营,满宠给吴军来了个反偷袭,打得吴军败了也没缓过神来。

一名优秀的将领带兵打仗,做到常备不懈是基本素养。

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吴起,有句名言,叫作「出门如见敌」。出了家门就如临大敌,打起十二分精神,一刻也不放松警惕。

孙老师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能寄希望于敌人不来打,我先做好准备,万一他来也打不败我。

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换个角度看,不抓训练、不能准备的军队,即便机会来了,也抓不住,也没办法取胜。

我们经常听到、自己也经常说的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是孙老师的第二个意思。

打仗也好,经营公司和人生也罢,这一条都是朴素的真理。

小说创作中有一种手法,叫作「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不断埋伏笔,不断吸引读者往下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曹雪芹先生写【红楼梦】,把这种手法用到了极致,经典的侦探小说,比如【福尔摩斯探案】也是如此。

人生的干法,就是不断埋下伏笔。

一个阶段为下一阶段埋伏笔,然后辛勤耕耘,等机会来了,时机成熟了,摘下桃子。

这一点很关键,咱们需要用心体会。

14和老板多沟通、勤汇报

原文: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译文:

将帅有才能而国君干预的,就能胜利。这就是五条预知胜利的办法。

郭嘉讲解:

预见胜利的五条办法,这是最后一条,也就是那句俗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司马法曰:「进退惟时,无曰寡人。」根据形势来决定进退,不要管国君说什么——这是不是太单纯了?!

在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是君王的,他有所有权,而战争情况再特殊,也没有特殊到连君王也不能过问战事了。

孙老师开篇说,兵者,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君王对关系自己生死存亡的事情,全权委托给将帅,自己不发表意见、不干预,一点可操作性也没有。

更何况,君王还有一群文臣、奸臣。将帅根据战场形势做决定,即便是正确的,但如果和君王、朝臣的看法不一,事后也会被弹劾、清算。

汉宣帝时,七十多岁的赵充国受命出征西羌。

西羌人在四川、云南一带活动,而且和匈奴等部落勾结,为患中国。

赵充国率部「擒贼先擒王」,灭掉了带头闹事的先零部落及其首领,战事进入一个新阶段。

百闻不如一见,出自赵充国出征前和汉宣帝的谈话。

宣帝问平乱之策,赵将军说,臣需要到达战场后深入了解情况后,才能制定相应的对策。

平定先零部落后,赵充国认为,对于作乱的部落,不能光打,应采取剿抚并重的策略,写了报告,命人快马呈报给宣帝。

于是赵充国和汉宣帝、朝廷的辩论开始了,可忙坏了传递书信的骑兵,因为汉宣帝有很多问题要问赵将军,来来回回一万里是有了。

赵充国在前线、一线,而汉宣帝和朝臣在长安,在后方,相隔千里,他并没有君命有所不受,而是有问必答,最终汉宣帝和朝臣都认可了他的方针。

曾国藩率湘军和太平军干,咸丰皇帝经常问战况,曾国藩也是有问必答,而且经常上折子主动汇报战况。

所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理想情况,这条路行不通。

而可行之道是,汇报、汇报、解释、解释,像毛主席评价赵充国的那样,敢于坚持真理,能说服皇上采纳自己的意见。

这叫做向上管理。

商场如战场,职场也像战场。

咱们谁没做过职场人,在职场,在公司,作为管理者,特别是高管,要多往老板办公室跑,多沟通,勤汇报。

充分了解老板的想法、意图,充分解释自己的建议、意见、行动方案,中间沟通问题、沟通进度,这样才能一条心,做事一条心。

这一点,咱们也要用心体会。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分享一下吧!也请关注「长睫毛郭嘉」,多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