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道家智慧下的治国之道:从休养生息到高度干预

2024-08-30国风

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高度干预,国家大政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是不是违背了道家哲学呢?其实并不违背。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老子】有这样的名言:「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涵义可以一言以蔽之:反其道而行才是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

这是最有【老子】特色的话,在那个时代足以颠覆普通人的三观。

其实古代的普通百姓也有同样的智慧,只是表达方式太市井气,重要的是没能举一反三地把规律抽象出来。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一句民谚:「棒打出孝子,慈母多败儿。」想让孩子好,就要下得去狠手,否则「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如果对孩子百般疼爱,千依百顺,孩子的性格就毁了,前途也就跟着毁了。

帝王将相治理天下也是同样的道理,想为老百姓好,就要对他们狠。比如【窦娥冤】里边错判窦娥的那位太守,他的座右铭是「人是贱虫,不打不中」,断案全靠刑讯逼供。

其实把治理百姓当做父母管教小孩子,这是古人的共识,标榜仁爱的儒家也不例外。理想型的地方官要「爱民如子」,怎么爱呢,当然不排除「棒打出孝子」。这就叫刚柔并济、文武之道。我们不要拿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去想象古人。

「爱民如子」其实在道理上很难成立,因为「民」有千千万万,一个人的爱不可能分给那么多人。柏拉图的【理想国】设计理想国家的蓝图,其中有一个惊世骇俗的共产共妻计划:废除家庭,婚配和育儿交给公职机构管理,让孩子和亲生父母互不相识,于是所有长辈是所有晚辈的父亲,所有晚辈是所有长辈的儿子,大家亲如一家,这有多好。后来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反驳柏拉图,说这太违背人之常情了,人们宁愿是某人的嫡亲堂兄弟,也不愿意成为柏拉图意义上的儿子。

柏拉图毕竟生活在城邦时代,人口规模不大。而在广土众民的大汉帝国,要让皇帝「爱民如子」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汉朝初年的几位皇帝,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天下,那么,哪怕不是出于对千千万万不知名的百姓的爱,而仅仅出于管理家业的心,休养生息无论如何都是正确的选择。等到几十年过去,民生复苏了,经济繁荣了,这些民生与经济又何尝不是帝王的产业呢?所以到了汉武帝时代,家产已经足够丰富了,皇帝也是时候「后天下之乐而乐」了。「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连养猪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要想过年吃上肥肉,总要花上很长时间和很多饲料来把猪养肥。休养生息的代价比养猪更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最容易释放出来。所以,治大国不是养肥猪,而是——用【老子】的话说——「若烹小鲜」。

我们今天读历史,往往不自觉地就会套用现代国家的概念来理解古代国家,事实上,当我们把皇帝「治国」理解为「齐家」,或者「打理家业」,对许多问题就更容易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