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3·15」曝光陶瓷餐具存在安全隐患?专家教你快速辨别

2024-03-22国风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厉亦平 施涵予

你在购买餐具的时候,会关注它们的材质吗?刚刚过去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不少媒体和消费者关注到了生活中餐饮器皿的安全问题。据传不合格的「釉上彩」陶瓷餐具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还有公益组织在淘宝等3家电商平台随机购买仿瓷餐具送检,均检出三聚氰胺超标、无产品标示等问题。

陶瓷工艺中的「釉上彩」和「釉下彩」有何区别?如何辨别陶瓷餐具的安全性?选购餐具需要注意什么?美术报专访浙窑总策划、杭州大运河画院副院长、中国美院风景院艺术中心主任司文阁,回答大家的疑问。

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浙窑创意园

「釉上彩」为何有安全隐患?

司文阁的工作室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浙窑创意园,记者走进房间,形态各异的陶瓷器皿摆满了书桌和陈列架,一张张水墨写意艺术形象「大运鱼」游弋其中。司文阁拿起面前的几件器皿作为示例,介绍起陶瓷的制作过程。

釉上彩和釉下彩是陶瓷加彩的不同技法。釉下彩工艺始于东汉,釉上彩始于南北朝,有悠久的历史。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上色步骤顺序和烧制温度:釉下彩是在坯胎制成后,在泥胎上用色料绘画,再施透明釉或浅色釉,以1200-1400摄氏度高温烧制;釉上彩是在已烧成的白釉或色胎瓷器上,再用色料进行彩绘,然后经过600-900摄氏度的二次烧制。

釉下彩经高温烧制后,坚固稳定。釉面形成一个难以入侵的保护层包裹住色料,色料中的物质基本不可能渗出。

相比釉下彩,釉上彩的优点在于颜色还原度更强,易于掌握,呈现的色彩更丰富。但由于烧制温度相对较低,如果器物使用不当,外层釉面会受到磨损或腐蚀,色料中的重金属物质就可能溶出,产生一定危害。

工作室一隅

如何分辨釉上彩、釉下彩?

司文阁告诉我们,釉上彩和釉下彩的陶瓷制品,最容易区分的一种方法是观察有色区域的表面平滑度。釉下彩的色料被釉面包裹,其表面晶莹温润,平滑柔和,没有凹凸和粗糙的地方;而釉上彩的陶瓷摸起来会有比较明显的凹凸不平,如果使用不当,磨损比较多,色料可能会暴露在外。

但大家也不必过度担心,他表示,无论是釉上彩还是釉下彩,通常情况下都是比较安全的。即使是釉上彩,只要没有磨损得太厉害,对人的影响极其微小。

总而言之,釉下彩陶瓷餐具是最安全的;对于釉上彩,可以选择彩绘在外壁的产品,只要碗盘内侧、边沿等与食物、口腔接触的地方没有图案,那么也不会产生危害。

前排两件为「釉上彩」瓷器;后排三件为「釉下彩」瓷器

餐厅里常见的「仿瓷」餐具安全吗?

在陶瓷餐具的「风波」中,安全隐患最大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陶瓷,而是一种「仿瓷」餐具。

「仿瓷」的主要成分是密胺树脂,过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高温条件下热固化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密胺树脂餐具的手感像陶瓷,又不易破损,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在快餐店、小吃店就很常见。

实际上,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质量合格的密胺树脂餐具在正常使用时,几乎不会产生有毒的、游离状态的三聚氰胺及甲醛单体,因此不会对人产生危害。

但这种材料不耐高温,若在其上再印制图案,在遇急冷急热、表面磨损、承装酸性液体等情况时,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一些质量低劣的不合格产品,也会释放出有害物质。

仿瓷和真陶瓷很容易区分,仿瓷的密度较低,拿起来明显比陶瓷要轻。而且正常商家在销售时也会标注仿瓷的材质,让消费者知情。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司文阁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餐具时,最好选择值得信赖的品牌企业,留意查看它的质检报告;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分辨陶瓷质量的方法,并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正确得当地使用。

陶瓷的多种工艺体现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观察、对器物审美的提升,漫长的历史文化底蕴悄然浸润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能够放心地使用陶瓷,也是我们共同的希望。一方面,我们期待自律的行业、严格的监管;同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需要擦亮双眼,明智选用,让美丽的器具在手中发挥更大作用。